编者按
6月中旬,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参加了由中国记协指导、中国行业报协会和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青藏铁路蹲点走基层”活动后,以蹲点日记方式,分别从青藏铁路综合效应、铁路网规划、运营管理特色、旅游业发展、典型人物等角度,分层次、多角度描述青藏铁路在过去70年中的发展变化和巨大成就。本组报道共5篇,敬请关注。
青藏铁路蹲点日记(4)
摄影/李慧莲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慧莲
【6月15日,拉萨,晴朗】
能像有首歌里唱的那样“坐着火车去拉萨”,对很多旅游爱好者来说,是一次神奇之旅、浪漫之旅,有几个人能拒绝雪域高原的“美色”诱惑呢?因此,亲自体验一下行走在雪域天路上的感觉,对我而言,是一个梦想,是一个挑战,是一种缘分。如今三因齐备,终偿所愿。
人们通常笼统地把青藏铁路线叫“天路”,其实真正的“天路”,指的是从格尔木到拉萨这一段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这是全球唯一一条司机带氧开车、乘客车厢带制氧设备的铁路。其修建之难、创新之最举世闻名,而天路的沿途风光之美更是名扬天下。
在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习服”两天之后,6月14日21时18分,采访团在格尔木站乘坐兰州去拉萨的Z6801次列车去拉萨。当地人说,为增强平原地区的人们去海拔更高地区的适应性,上拉萨前一般要在格尔木停两天,叫“习服”。“习服”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上高原来的人一定要牢记“四不”:吃饭不能饱、走路不要跑、说话不要吵、睡觉不能早。我们一一记在心里。
格尔木站夕阳如火
摄影/李慧莲
14日下午从南山口站采访回来,本来一天都阴雨不停的格尔木,傍晚时分突然放晴,显出她妩媚的一面。晚上快9点时我们到达这几天来过好几次的格尔木车站,感觉很亲切。站台上,可以看见晚霞浓烈如火,绚烂异常。好多旅客争先恐后在标记着海拔字样的格尔木站牌下拍照留念。我们也未能免俗,拍风景的同时也给自己定格了几个记忆瞬间。
摄影/李慧莲
上车刚安顿好,陪同采访的青藏集团宣传部部长韩永林带着这趟车的列车长王晓燕和西宁客运段党委宣传助理高峰来了,于是开始晚间采访,一直聊到晚11点半才结束。
从早上8点半出门调研到午夜时分结束最后一个采访,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奔波,在平原地区可能也会疲倦吧,这里可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不知道是累过了头,还是王高二位的故事太精彩,还是出现了高原反应,躺在铺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隔壁车厢中国大妈的欢笑
摄影/李慧莲
隔壁车厢几个典型的中国大妈的欢声笑语不停地传过来。她们在点评各自照片姿势的美丑、当地食品的优劣,好不热闹。刚上车时碰面,我跟其中一位聊了几句,知道她们几个是专门从浙江结伴去拉萨游玩的游客。
每年这种慕名而来的游客应该不在少数吧。反正也睡不着,干脆坐起来翻起青藏集团公司提供的素材。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青藏两省区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并成为支柱产业,为青藏两省区的餐饮、宾馆、交通等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借助青藏铁路旅游知名度,2016年,由北京、上海、青海、西藏等17个省区市共同成立了青藏铁路沿线旅游推广联盟,围绕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美丽中国·天路之旅”系列旅游产品,促进青藏两省区旅游业进一步升级发展。青藏集团公司更是创新“铁路+景区”模式,动态调整进藏旅客列车运行方案,优化运输组织,在全路无经验可借鉴的模式下,采取“摆渡换乘”及优化车底套用方式,助力旅游发展。
数据显示,自青藏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2019年4月,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1.94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3176.3万人次,年增长率为14.2%,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2561.7万人次。
果然是“井喷”式增长!
唐古拉山的皎洁明月
摄影/李慧莲
已过午夜时分,到了玉树地区,列车奔驰在颇有神秘色彩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里。窗外月色如水,几颗钻石般闪烁的星星陪伴着无眠的旅人。今天采访内容太多,一直都在车上,还没顾上整理第四天的蹲点日记,于是坐起来写初稿。
整理好日记,已是6月15日凌晨2点,强迫自己入睡。在车轨的咔嗒咔嗒声中断断续续睡了一会儿,又醒了。想起王晓燕列车长说,列车4点多会经过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站,决定起来看看这个世界铁路第一高站的样子。过了这里,就告别青海进入西藏地区了。
摄影/李慧莲
天空是那样的近,伸手可摘的星星、可抱的明月,不是挂在天上、需要仰视,而是像被谁随手扔在平视的山尖上,等你去捡。随着路转,星月在山后面忽隐忽现,仿佛在跟人捉迷藏。
我站在车窗前,静静地看着一轮明月在玩够了捉迷藏之后,倦了,渐渐消失在山下面。满天的繁星开始更加欢快地点点闪烁。不觉看得人湿了眼眶。
不知是我看得早了还是晚了,终究还是没看到唐古拉站。我记得在西宁采访时听他们介绍,这是个无人站。附近风景秀美无限,可惜此行无缘一观。
魔幻的青藏高原第一缕晨曦
凌晨时强迫自己躺下,仍然不能入眠,最终放弃睡觉的想法。已是凌晨4点多,干脆等着看日出吧。我看过海上日出、山上日出、湖上日出,还没有看过青藏高原上的日出呢。
这里的海拔应该在4500米以上,山都不算高。火车在绵延起伏的像丘陵般的世界屋脊上不紧不慢地奔驰。我坐在窗前,静静等待日出时刻的到来。
摄影/李慧莲
快5点时,天边渐渐泛白。地上有水的地方变得明亮,像女人手里的梳妆镜。云彩渐渐多起来,跟着明亮起来,浅薄处透得像纱般轻盈,只有远处山丘的线条显得更柔和、更婉转。天与地的颜色浓淡适中,云与山则动静相宜,让车窗外看起来像一幅水墨山水。
太阳升起的时候正好被一座山挡住了,当我看见头顶上那些云朵都被第一缕晨曦镶了金边时,就知道,日出这个最精彩的时刻已过去了。不过,持续的过程依然动人心魄。
跟其他地方的日出相比,高原上的日出,最神奇、最漂亮、最魔幻的是云的变化。真可谓神出鬼没、鬼斧神工、千变万化、千娇百媚。让人惊叹,让人着迷,让人的手机根本停不下来。
摄影/李慧莲
晨曦中,依稀可以看见高原上的草地,有点黄、有点绿,分不清到底是黄是绿。我想起韩愈那首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述这种场景最合适不过。
那曲的晕眩
摄影/李慧莲
摄影/李慧莲
早上7点多,列车到了那曲站。这里的海拔4513米,因海拔高而久负盛名。那曲是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它的平均海拔高达4500米。它还是国内面积第一大城,面积抵得上两个广东或一个日本。不过这里的人口只有50万左右,称得上地广人稀。火车走了半天,才能看到一片房子,有的几户人家,有的多些。跟东部的密集不可同日而语。
摄影/李慧莲
我看有6分钟的停车时间,就下车到站台上走走。不知道是该感谢还是应该后悔这个决定,在站台上也就走了不到一分钟,此次青藏之行一直不曾感觉到的高原反应终于来了:那是一种晕眩,一种朦胧,一种飘忽,一种脚踩棉花上的软绵,一种醉酒后的迷离。太阳完全升起来了,阳光明亮、热烈、刺眼,落在皮肤上火辣辣地痛。拍了几张图片,赶紧上车回到车厢里,大口大口地呼吸车里的氧气。
摄影/李慧莲
我这才下车几分钟,皮肤、身体就有点受不了,那些常年在这里的人到底都经受了什么?!想到这里,不免对那些坚守在高原地区的人们敬佩起来。
梦中的雪山草甸
摄影/李慧莲
列车过了那曲站,太阳升得更高了,隔着车窗玻璃,照在皮肤上,还是火辣辣地疼。地势也更加开阔起来。远处开始出现连绵的雪山、草甸、湖泊、牛羊马群,点缀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像画里的风景,却又比画里的风景更有韵味,更富想象力。跟我多次梦到的雪域天路一模一样!不,比梦中的更秀美、更诱人。
摄影/李慧莲
临近拉萨,火车窗外最大的变化是满眼的绿,还有成片的油菜花的黄。跟铁路线并行的马路上时时可以看见拉满建材的大卡车和建筑工人。哦,拉萨还在建设,是个在建之城。她古老又年轻,充满活力和魅力。
11点25分,列车整点到达。拉萨站宽敞、高大、一尘不染。跟其他任何一个东部城市的车站比都毫不逊色。应该说,比很多车站更宽敞、舒适、时尚。跟列车长等一行人依依惜别后,我们开始了拉萨采访的工作。
满是游客的拉萨的夏天
在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房建生活段拉萨公寓车间的职工食堂吃过晚饭后,我们步行回宾馆,可以细致打量这座梦幻之城。
跟我2007年来时相比,拉萨的变化很大,有点认不出。街道变宽敞了,城区也增多了,商业味道更浓了,到处可以看见游客、宾馆……唯一不变的是这里的蓝天白云,还有阳光。拉萨很温暖,暖得可以像北京一样穿夏衣,不像西宁和格尔木,像春天,或者是秋天,这里是真正的炎热的夏天,名符其实的阳光之城。
摄影/李慧莲
看到这里随处可见的游客,我想起材料里有段来自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的数据:青藏铁路通车前的2005年,西藏仅拥有旅游星级酒店150家,到2014年底,西藏拥有各类旅游企业2000家,其中旅行社149家、星级酒店266家、A级景区90个,全区旅游从业人员达30万人。青藏铁路通车运营13年来,进藏旅游人数由2005年的180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3368.7万人次,旅游收入由2005年的19.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90亿元。
摄影/李慧莲
“最近几年,来这里的游客就更多了,还有外国人呢。”我跟入住宾馆的服务员聊天,这个25岁的四川姑娘有点自豪地说。
这样的线路,这样的风景,这样的城市,这样的人们,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忘的美好记忆。为什么不来这里一次呢?!为什么不坐着火车来一次拉萨呢?!
(本文6月15日初稿于拉萨,6月28日修改于北京)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史晓强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