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牦牛来了 神奇动物在北京

作者: 时间:2022-04-13 12:03:18 浏览量:

近日,“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览尽情展示了牦牛背上驮载了数千年的藏族文化,也让牦牛这种来自雪域高原的神奇动物变得触手可及。

~~~~~~~~

地球上的神奇动物无所不在,不一定非得靠魔法才能找到它们。这个冬季,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便是一个近距离接触神奇动物的所在。这里的“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展出的包括4.5万年前的古牦牛化石、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岩画、2000年前的金质野牦牛饰品、数百年前的壁画和唐卡在内的500余件珍贵展品,从探秘牦牛、相伴牦牛、灵美牦牛、风尚牦牛四个主题,尽情展示了牦牛背上驮载了数千年的藏族文化,也让牦牛这种来自雪域高原的神奇动物变得触手可及。

两年前,作为北京重点文化援藏项目,一座展示牦牛与藏族、藏文化历史的西藏牦牛博物馆在拉萨开馆,这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一手创建这家博物馆的馆长吴雨初说,从牦牛馆正式开放那天起,他就隐隐有个愿望:要带这座筹建中发生了无数故事、承载了无数人念想的博物馆去一趟北京,再出一趟国,以巡回展览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牦牛和藏族。在他看来,牦牛博物馆所讲述的故事,不仅是牦牛的故事,也是牦牛和人的故事,因此牦牛博物馆是一座人类学的博物馆,牦牛是载体。高原上的牦牛,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象,它所蕴含的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尽命的精神和意志,更成为巍巍高原上的文化符号。

牦牛走进北京

神奇动物飞跃巍巍高原

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来说,牦牛这种动物不是轻易能见到的。它们大多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雪域高原,过着“高冷”的生活,感受着最高的风、最稀薄的空气、最触手可及的阳光和同样生活在高原上的人。

全世界超过90%的牦牛生活在中国,有趣的是,它们的分布与藏族的族群分布基本一致。大约3000年前,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将野牦牛驯养,从此,牦牛与高原人相伴相随。

 

牦牛来了 神奇动物在北京

 

藏族驯养了牦牛,牦牛养育了藏民。吃牦牛肉、喝牦牛奶、穿牦牛皮衣服、住牦牛毛帐篷、乘牦牛皮船、烧牦牛粪做饭取暖……藏族人和牦牛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藏族谚语说: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十世班禅大师说: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

2016年底,牦牛博物馆第一次走出西藏,来到万里之遥的北京。为了这次展览,馆里从2016年10月中旬就开始闭馆,发动所有人给展品清理、打包和装箱。只有13个正式职员的牦牛馆为此忙了大半个月,他们给牦牛头骨、牦牛标本等大件物品包上碎纸、塑料泡沫和绒布,小心、紧实地装入定制好的木箱,又把贵重的小件文物和易碎的陶罐分配给每个馆员,随身带上飞往北京的航班。

经过一道道手续、一关关安检,60多个大木箱盛放着牦牛馆一多半馆藏,“坐”了7天火车,从拉萨抵达北京。数万年前的古牦牛化石、数千年前的牦牛岩画、数百年前的壁画和唐卡……琳琅满目的各色文物和艺术品穿越巍巍高原,越过大江大河,来到了首都博物馆。

探秘牦牛

高原之舟 雪域之魂

牦牛是藏族先民最早驯化的牲畜之一,它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生活在世界上海拔的最高处,它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因此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牦牛是以前高原人民生存、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和重要的生活基础,被誉为“高原之宝”“高原之魂”。在藏语中,牦牛称为“亚克”,英文称为“YAK”。亚克是牦牛的统称,但在西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牦牛的称谓更为具体、细致。牦牛是牛属牦牛亚属的大型哺乳动物,它与黄牛、水牛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原牛。最早的原牛出现在300万年前,而人类驯养野生动物的历史大概开始于3万年前。

野牦牛是何时、怎样出现在青藏高原的,科学界还没有明确定论。在此次展览中,有一具巨大的野牦牛头骨化石非常稀有,出土于“九曲黄河第一弯”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经过科学检测,其历史超过4.5万年,这证明野牦牛比人类更早地出现在青藏高原。从现有资料分析,牦牛的驯养历史大概在距今3500~4500年前就开始了。驯养前的野牦牛,身躯庞大,性情威猛,每头体重都在1吨以上,甚至更大。

 

牦牛来了 神奇动物在北京

 

▲ 金丝野牦牛头标本

探秘牦牛展厅以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为背景,结合实物主要展示牦牛的起源与迁徙、驯化与蓄养、变迁与分布、生物学特性、科研与保护等内容。在展厅中,牦牛的习性、分布范围被一张张地图直观地表现出来。厅内还挂有唐卡画家桑多创作的三幅唐卡,名为《驯化牦牛三部曲之猎杀》《驯化牦牛三部曲之驯化》和《驯化牦牛三部曲之和谐》,分别生动地描绘出藏族人民的先辈驯化野牦牛、用牦牛耕地等场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金丝野牦牛头标本。金丝野牦牛因全身毛色为金色或金黄色而得名,是野牦牛中一个奇特的品种,仅生长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它们虽然群居生活,但不与其他色系的野牦牛集群生活、繁殖,故而数量极其稀少。据统计,截至2013年,世界范围内金丝野牦牛数量仅为200余头,堪称是比国宝大熊猫还要稀有的动物。

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此次展览的入口处除了摆放了十几个转经筒之外,还摆放了一个玛尼堆,本来应该刻上经文的玛尼石被刻上了牦牛在藏文中的不同称谓。玛尼堆上堆放着社会各界和牧民捐赠的野牦牛头,它们有的角上缠绕着洁白的哈达,有的头骨上贴着金灿灿的金饰,展现着藏族人民对牦牛的敬重之情。

相伴牦牛

传统习俗与牦牛息息相关

牦牛是藏族人民的劳动生产伴侣和财富源泉,也是藏族人民物质生活的主要来源。数千年来,牦牛尽其所有,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运、烧、耕。牦牛的存在和使用,涉及青藏高原的政治、宗教、商业、战争、娱乐、医学、文化等,还深刻影响了藏族人民的性格与精神信仰。

展览的第二部分“相伴牦牛”是此次展览的重头戏,展示了很多重量级的展品。同时,这里也是此次牦牛文化展最为有趣的一个展厅,展厅里,有用蜡像与传统物件一起模拟出的藏族百姓的传统生活情景。为了给观众营造更好的观展体验,展厅中最大化还原藏式风貌,无论牦牛标本陈设,还是牧民居住的牦牛帐篷,高高垒起的牦牛粪,从大环境到小细节,无不彰显着西藏风情,使人仿佛置身于雪域高原之上。

实景展示区被布置成了一座藏家小院,观众会看到西藏传统的耕作模式“二牛抬杠”的情景:田野里一位牧民男子正在牦牛后面拉犁,一位牧民女子紧随其后播撒种子。在他们身后长长的空间里摆放着曾长期在雅鲁藏布江上使用的交通工具—牛皮船。同时在墙上还播放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牛皮船舞的视频。牛皮船旁边则堆放着一堵牛粪墙,这曾是牧民最原始最有效的取暖方式。

 

牦牛来了 神奇动物在北京

 

▲ 牦牛是藏族人民从事耕作的好帮手

在藏语里,牦牛粪被称为“久瓦”,意思跟“粪便”全然无关,指的是“燃料”。在树木稀少、氧气稀薄的高原,易于点燃、烧起来有牧草香的牦牛粪是人们千百年来烧茶做饭取暖的重要燃料。藏族人搬新家,也会先把“久瓦”送进新房,招财引福,求得吉利。

这或许是北京的博物馆有史以来头一回展出一种动物的“粪便”。把几百斤牛粪从西藏运到北京,这样的举动近乎于行为艺术,但牦牛馆馆员尼玛次仁表示,从西藏不远万里带牦牛粪来不是为了好玩儿,藏族人的生活离不开牛粪,在牦牛博物馆里,有牧民用牦牛粪垒出的墙,所以来北京他们也专门从牧区收来牛粪,请人弄干、手工做成粪饼,堆放在实景展示区里。馆长吴雨初在被问到什么是牦牛馆的镇馆之宝时也说:“我们不是古董店,没有这个概念,所有反映人类历史生活和文明进程、反映牦牛跟藏族人关系的藏品都有同样的价值,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牦牛粪好了。没有牦牛粪,牧民靠什么度过寒冬?”走进1200平方米的展馆,不少人会吸吸鼻子,感叹有青草的味道,而那正是牦牛粪堆散发的气味。

随着视线和脚步的移动,一顶黑色的藏式帐篷格外引人注目,很多观众好奇地站在帐篷前向里张望,想一窥究竟。这是西藏普通牧民家最常见的牦牛帐篷,用牦牛毛编织而成,帐篷顶则是用牦牛腿上的毛编织成。据介绍,这个帐篷顶非常神奇,太阳出来时,它就自动张开缝,通风透气。一下雨,它又自动封闭起来,滴水不漏。帐篷里依照牧民家的传统陈设,摆放着酥油桶、茶壶、木桶、铜锅以及盛放着青稞的木盒子等各种生活用具,原汁原味地展示出藏族牧民简单质朴的生活。

帐篷外,一头高大威猛的仿真藏獒,虎视眈眈盯着来往的观众,它的脖子周边一圈浓密的黑色毛发更显其个头巨大,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在帐篷门口,还挂有许多用黑牦牛毛编织的粗毛“吾尔多”。“吾尔多”是西藏牧民放牧时驱赶牛羊、野兽的工具,是一种用毛线编织而成的长约一米半的绳状物,中腰部位有一个不规则的菱形小兜。使用时将其一端套在食指上挥舞,等惯性加大后松开并投向目标。如今,“吾尔多”也成为了民间收藏的新宠。在这个展厅里,一个个模拟场景,一个个精致蜡像,生动地再现了西藏农区、牧区与牦牛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

 

牦牛来了 神奇动物在北京

 

▲ 用牦牛皮制成的船是雪域高原特有的交通工具

牦牛全身都是宝。除了牦牛毛编织的帐篷之外,牦牛绒织成的氆氇、毛牛皮缝制的藏靴、牦牛角做的鼻烟壶、牦牛粪点燃的炉火、牦牛骨制成的工具,都为藏族人民提供了生产生活资料,而牦牛肉和牦牛奶更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在相伴牦牛展厅里,用牦牛皮制作的秤、皮箱、皮画、胡琴、盾牌、面具、包含牦牛成分的藏药都一一呈现。而在古代打仗时,藏族军人们穿着牛皮制成的盔甲,拿着武器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而使用的武器中,有许多也是用牦牛的角或者骨头制成的。

牦牛的材质也越来越多地被藏族人民用来欢庆节日。展厅中有一件毛牛头道具,是表演“仲孜”时所使用的。“仲孜”的“仲”藏语意为“野牛”,“孜”藏语意为“舞”或者“玩耍”,是一种集唱腔、道白、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藏族人民在吉祥的日子里,用“仲孜”的形式祝福生活幸福、吉祥。表演“仲孜”时,通常为一雄一雌两头“牦牛”,时而蹦跳,时而吼叫,时而打滚斗角,时而欢腾歌舞,特别是用犄角挑起哈达,献给最尊敬的客人,使表演达到高潮。这件道具并非价值连城的古董,却意义非凡,它是藏族人民美好和谐生活的见证。

灵美牦牛

演绎绝美艺术 彰显牦牛文化

牦牛对藏族人民的贡献,让藏族人民感动着并铭记在心。于是,自古以来,人们创作了诸多关于牦牛的艺术品。汉代的金质牦牛、清代的彩绘牦牛哈达、12世纪的斯巴宰牛木质雕刻,都表达了人们对牦牛的喜爱。牦牛博物馆开馆以来,许多艺术家纷纷献出了自己的作品,有绘画、雕刻、摄影作品等。这些作品,都被展示在最后一个展厅—灵美牦牛展厅中。在艺术作品中,牦牛的形象和精神都得到了升华,人们用绘画、用雕刻、用照片,用一种种艺术的手段纪念牦牛对人类的贡献。

在灵美牦牛展厅,一尊巨大的青铜牦牛像摆放在展厅中央。这尊牦牛像为天祝青铜牦牛像,原件于1972年6月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出土,是甘肃出土的两件动物形象国宝级文物之一,堪称中国青铜雕塑史上卓绝千古的作品。这尊牦牛铜像的原件珍藏于天祝县博物馆。天祝是白牦牛的故乡,这件青铜牦牛的出土,反映出牦牛文化的悠久历史,也反映出藏族人民对牦牛的热爱与依赖。

 

牦牛来了 神奇动物在北京

 

▲ 牦牛帐篷下的各种陈设,展现出藏族牧民简单质朴的生活场景

牦牛在当代社会广泛用于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乃至于创意产业。牦牛的日常功用和形象,不仅成为西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的重要资源,也是西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纽带。为此,西藏牦牛博物馆还特意布置了风尚展厅,从创意娱乐、形象设计、潮流商品和绿色饮食几个方面,展示现代以牦牛为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

作为北京重点文化援藏项目,西藏牦牛博物馆的建设过程可谓艰难,跌宕起伏,中间也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被一一记录在博物馆的创建者、馆长吴雨初的《最牦牛—西藏牦牛博物馆建馆历程》一书中。他说,随着西藏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藏旅游、经商、工作、飘泊和生活,对于西藏的认识也更为多元。此次展览,不仅让人们了解了牦牛与藏族人民之间的故事,也让人们看到牦牛和藏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另外一种灿烂的文化。

文/高媛 摄影/陈硕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