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管辖的双苏堡村,是西宁市北川河东岸最北面的一个大村庄,距西宁市区约20里名由红山城演变为苏家堡,由苏家堡变成今天的双苏堡。双苏堡这个称谓流传了百余年。
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位置
村东有一座高高的东山,好似一个屏障,俗称“吊岭”,翻过山便是互助县蔡家堡乡杨家湾村;西边隔北川河与二十里铺村和莫家庄村相望。南面与郭家塔村为邻;北面与大通县后子河镇的双庙村土地相连。鸡犬声相闻,地与地相挨,中间没有什么障碍。北川河中间有一条电沟渠拦河大坝和北海公园钢筋混凝土桥,将东岸与西岸连接在一起河与村中间有一条碧波荡漾的电沟渠水从村中流过。宁(西宁)大(大通)高速公路伸向南北,北川河东岸通往大通县的旧公路,车辆依然可以行驶,西宁市公交公司汽车能抵达这里,交通还算方便。
主要姓氏
新中国成立前,双苏堡村的主要姓氏有:刘姓、顾姓、王姓、毛姓 张姓、赵姓、薛姓、常姓、杨姓等。
(一)刘姓。有四支,同姓不同宗,不是一个地方来的。其中一支刘姓是村里的老住户。《西宁府续志》载:“清同治二年(1863 年),西宁县城、乡殉难死亡的乡绅,北川双苏堡刘应伸等240 名男人”;“西广县城、乡殉难的妇女有北川双苏堡,刘应桢妻杨氏等58人。杨小庄(即杨家湾村)杨占俊妻贺氏等57人”。上述资料,群众也公认刘应伸、刘应桢他们家是村里的“老扎根”。清同治后,他们家新造了家谱,瓜瓞绵绵,传至现在有六七代人了。
其二支刘姓,村人称“磨沟刘”。磨沟刘与西宁北川河西岸二十里铺村磨沟刘为同一老祖宗,大约民国初年从二十里铺村迁此定居。
其三支刘姓,村人称“大庄刘”,这支刘姓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前后,从今互助县蔡家堡乡大庄村迁来。
其第四支刘姓,村人称“刘家底下刘”,这支刘姓于新中国成立之前,从互助县蔡家堡乡刘家底下村迁来。
(二)顾姓。传说:其先祖肇始江宁(今南京)人,因明朝初年过春节,正月十五耍社火,冒犯了皇帝朱元璋之妻马皇后凤颜,兄弟三人被发配到古湟中劳动。开始在西宁城内贸易为生。西宁市南门外南滩(今南门外体育场,现在不存在了)有祖坟可以证明。后来,长子后裔住城内,次子、三子后裔迁居双苏堡村。现在顾姓居住地以双苏堡为主,本镇辖的花园台、下孙家寨两个村,湟中县海子沟乡的顾家岭村,大通县的上孙家寨等村也都有顾姓的族人。
(三)王姓。原家谱毁于“文化大革命”。他们从何处来,无从查证。只知道与湟中县海子沟乡的阿滩和湟源县西门一带的王家是同宗。据说大约清雍正元年(1723年)平息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到这里定居下来。
(四)毛姓。据其清同治十年(1871)修谱记载先祖是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洪武十年(1377年),随征西大将军邓愈沐英追剿蒙古贵族残余势力至昆仑山,后抚安戍边住西宁城内。西宁南门外有祖坟可证(现在没有了)。明制户籍规定:军有军籍与民户不同,军籍不受地方官管辖,并且是世袭的固定的,一近为兵,远为军,住在被指定的卫所里。一家之内正军之弟为“余丁”,军属称“军余”正丁死亡由余丁补充缺额。或正丁操练作战时,余丁从事农田耕种。大约到了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前后,明朝设置屯兵通判官,办理屯田、水利、兵马、器械,改为民户。清顺治初年(1544年至1644年),社会安定,毛氏家人由城内迁西宁河北东山孙家湾(今互助县蔡家堡乡孙家湾村)定居,民国九年(1920年)住在孙家沟的后裔迁居双苏堡村。到现在繁衍了十一二代人了。
(五)赵姓。传说:先祖南京人,明朝初年因过春节,耍社火闹元宵,冒犯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之妻--马皇后,被贬谪来到古湟中,住今互助县沙塘川东山乡甘家岭村。传至现在有十余代。大约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后,战事平息,社会相对安定,迁来定居。
(六)张姓。同姓不同宗,来源地不一样,可分为三支。其第一支张姓,村里人称“老扎根”,但现在人数却很少,无家谱,何年代在村里定居自家说不清楚,旁边的人就难知其一二了。
其第二支张姓,约清末民初从今湟中县西堡村迁来。村里人俗称“西堡张家”。
其第三支张姓,村里人称“沙塘川张”。这支张姓,根据其家谱记载:祖籍湖广沔阳州景陵县(府、州名,辖境相当于今湖北省仙桃市、天门县)。始祖因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疆扩土有功,授世袭百户之职。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二世祖袭职,调来古湟中戍边,世居互助县沙塘川总堡(今沙塘川总寨)。《青海地方史略》(征求意见稿)驻军与电田曰:现今青海汉族居民中广泛传说从南京迁来的,云云,考之史实,大都是明初的军户或民屯而来的。大约到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明朝在西宁设置西宁屯兵通判官办理屯田水利兵马器械,转为耕种农的民众。这支张姓大约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后,从今互助县东山乡甘家岭来到双苏堡定居。
(七)薛姓。与本镇北川河西岸二十里铺村薛姓人为同一个宗族.清同治后见这里的土地无人耕种,遂从二十里铺(七)薛姓。与本镇北川河西岸二十里铺村薛姓人为同一个宗族.清同治后见这里的土地无人耕种,遂从二十里铺村迁人,从事农业生产。
(八)常姓。与本镇北川河西岸二十里铺村常姓人同为一个宗族,清同治后见这里有很多荒地无人问津,遂从二十里铺村迁来从事农业生产。
(九)杨姓。既无家谱,也无传说。在双苏堡繁衍到现在已有四五代人了。据此推算大约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后,从今互助县蔡家堡乡杨家湾村迁来。
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村名的变迁
双苏堡的村名,最初称“红崖山城”--后易名“苏家堡”--又易名“双苏堡”,都是有内在原因的。其村名的变迁,是该村人文状况的反映。
(一)“红崖山城”是因当地的特殊地貌而得名。
双苏堡早先称红崖山城,亦称红崖堡。明朝编撰《西宁卫志》(兵防志)堡寨篇中记载,“北川河东有红崖山城、双庙堡。”按照古人通常的写法是由右向左,从南而北,从东到西。这就是说红崖山城村址在南,双庙堡村址在北,符合两个村现在处的位置。此地自古以来是西宁近郊与远郊的分界线,西宁近郊堡寨中有时找不到它,北川远郊堡寨中却是第一个。现在也一样,双苏堡村归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阳镇管辖,双庙堡村则由大通县后子河镇管辖,杨家湾村则归互助县蔡家堡乡管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村东有一座高耸的山岭,长五六里,山上没有树木,只有稀稀拉拉一些小草,山高坡陡,全是红色土壤,呈火烧状。山上的红土裸露,经日月交替,寒暑冰霜,风吹雨打,雨水冲刷,随山势而下,滚滚流入北川河。人们把这个山岭俗称“红吊岭”,简称“吊岭”。把山水冲成的沟称“洪水沟”“山水沟”,亦称“悬沟”(高于周围地面)。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沟的两岸也被洪水淤积成平坦的红土地,并分成几个大的台阶地。山城就处在洪水沟之南,靠吊岭山根有台阶的地方。红崖山城由此而得名。简称“山城”。
山城的具体位置在今电沟渠之东,顾家巷之西,张家巷之南,杨家巷之北,现王姓人家、刘姓人家住的巷道。寨墙长160米,宽120米,占地近30亩。寨墙高7米,底阔6米,顶阔0.60米,大门朝南.寨内有敌角护门、墩台、悬楼、敌角门楼、壕沟、水井等人们生活与防御必须的设施。山城的遗迹截止到1958年还隐约可见,以后由于多年的平整土地,将寨墙挖掉当作肥料,今已基本无痕迹了。现在村庄的分布大致分为三大块,以洪沟(亦称悬沟,高出地面四至五米)为界,居住在沟北的,因位置在村北,故而称“上庄”“北庄”、亦称“上湾”,又因顾姓人家占90%以上,也称“顾家湾”;居住沟南的因位置在南,称“南庄”“下庄”“下湾”居住的姓虽比较杂,但这是旧堡寨的所在地顾姓人家仍占多数,;堡寨以南的称“下下庄”,亦称“下下湾”。实际上在旧寨之南,教而称之。现在主要住着杨姓人家。
(二)易名为“堡”是村中姓刻意改变的。
星转斗移,日月如梭.清顺治年间编撰的《西镇志》(兵防志)把红崖山城写成了苏家堡。书中写道:“苏家堡,城北二十里、双庙堡,城北三十里。”红崖山城为什么会变成了苏家堡呢?村里人有这样传说,是这个堡早先虽住有苏姓、姚姓、张姓、刘姓、顾姓,但都没有苏姓人口多,土地广,财产富有。苏姓为了排挤其他姓氏,苏家的主事者特意安排,苏家人花钱雇放羊的儿童、老年人,让他们传播红崖山城是苏家堡,向他们交待说:“若外来人打听这个村庄叫啥名字,你就说叫苏家堡;若有来找姓苏的人家,你就把他领来,我给你们领路钱。”并在村里开设饭馆、旅店、车马店、理发店、澡堂、小百货店等商店,门都挂着冠名“苏家堡”的招牌,招揽生意。实际是借做生意为名,联络四面八方反清势力,进行其反清活动。当时这里曾是西宁地区回民众头领聚集的一个据点。村民并不知其用意,在金钱的诱惑下,就按其交待去做了。从此,苏家堡的村名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了,渐渐地红崖山城被人淡忘了,而苏家堡的名字却闻名河湟地区。
(三)再次易名“双苏堡”具有双重涵义。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编撰的《西宁府新志》,苏家堡又变成了双苏堡。书中写道:“北川河东双苏堡,城北二十五里,双庙堡之南四里苏家堡合。附北六里田家庄,东七里杨家湾庄。”记载的非常清楚,双苏堡是取了双庙堡的“双”字和苏家堡的“苏”字,合称“双苏堡”。它包括双庙、苏家堡、田家庄(今田家村)、杨家湾庄(今杨小庄),共四个村庄简称“双苏堡”。准确的说法,双苏堡是四个村庄的合称。村名易称“双苏堡”后,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直如今村名都用双苏堡三个字。
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为什么要称称双苏堡呢?
其一,因双苏堡和苏家堡曾为同一个行政村。两个自然村,一个取了“双”字,一个取了“苏”字,合称双苏堡。
其二,据《西宁府新志》书中记载:(这里有)三条水渠,总长十七多里,电水渠也是双庙和苏家寨两村伙用合起来称“双苏渠”。将水渠名用为村名。与上不同的是,有人另有说法,把“双苏堡”解释为村里位有两个大姓,一个姓方,一个姓苏,故而称“方苏堡”,其实村里根本没有姓方的,怎能叫“方苏堡”呢?
还有一个可信度很大的说法,《西宁府续志》(纲领志)说:“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苏家堡的苏代源家族为了配合苏四十三的反清斗争,在西宁苏家堡煽众滋事,被北川永安堡(今长宁堡)都司率弁兵平息”。《西宁府续志》(献征志)说:清同治二年(1863年),西宁县城、乡殉难死亡的乡绅、北川双苏堡刘应伸等240 名、殉难的妇女刘应桢之妻杨氏等58名。《西宁府续志(纲领志)说:清同治八年(1869年)北川苏家堡,多巴匪众各筑土城堡,驱 乡间良民作伕役。《西宁市志》历史部分说: 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895至1896年)六月,北城苏家堡回众
攻陷李什门庄,长宁堡,死难男女约三千人,逃出来的人都涌入府城。苏家堡回众首领的多次反清,遭到清廷的其残酷的镇压。
清朝同治六年(1867)清廷命左宗棠为差大臣”办陕甘军务,率领湘军,赶至西北,镇压反清的回民军。他利用回民军没有统一指挥,宗教教派之间的矛盾重重,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招降了河国民首领马占鳌,马海晏,西宁回民首领马永福陕西回民首领阎兴春,陈琳,宋全德,崔三 禹得彦 毕大财将军攻克北川苏家堡。杀死多巴回民头领马大头,结束了清“同治之乱”和“乙未之变”。在清廷大镇压、大搬迁政策指导下,北川苏家堡残匪,赶出水峡,逃亡今海晏河西走廊和新疆。因此今天双苏堡村不但没有回民,亦没有苏姓,但有苏家坟这个地名。这里的民众记恨原苏家堡的苏姓人家为当地带来的巨大灾难,怕沾这里苏姓昭著的臭名,村里的顾姓、刘姓、孙等,都有意回避“苏家堡”之村名。所以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民国政府实行保甲制度,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时,有意将“苏家堡”写成双苏堡。从此,双苏堡这个村名就流传下来。
参考资料:
①本村新造的《刘氏家谱》。
(西宁府续志》(献征志)313 页和 320 页。③本村《顾姓家谱》。
④本村(王姓家谱》。
⑤本村《毛姓家谱》。
⑥本村《赵姓家谱》。
⑦本村《张姓家谱》。
⑧《青海地方史略》(征求意见稿)109 页。
⑨《西宁卫志》55 页。
⑩《西镇志》185 页。
⑪《西宁府新志》311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