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780米。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海拔大多都在3000米以下,相比而言,更适合人类的生存与生产活动。因此作为柴达木盆地中心的格尔木,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格尔木1954年建政,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因修建青藏公路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因为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急需修建一条从青海进藏的公路。但从青海香日德到西藏拉萨,多为人迹罕至的无人区,筑路大军的物资补给需要保障,应先修建一座物资补给站。1953年秋,西藏运输总队的开拓者们来到戈壁荒原格尔木,在这里设立了进藏沿线的第一个转运站。建设者们艰难地在荒无人烟的盐碱地上,种活了一片柳树林。当时的格尔木没有一处地名,慕生忠将军提笔在一块木板上写下“望柳庄”,格尔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格尔木地形复杂,大体可分为盆地高原和唐古拉山北麓两部分。高山分布于唐古拉山与祖尔肯乌拉山地区,最高山峰为各拉丹冬雪峰,海拔高度为6621米。盆地高原海拔2625—3350米,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平原分布于山间盆地谷地,那棱格勒河与格尔木河河源宽谷地带;冲积平原由格尔木河、大灶火河、乌图美仁河、那棱格勒河形成的洪积扇联结而成;沉积平原分布在东、西达布逊湖,东台吉乃尔湖,甘森湖的北部至格尔木市域边界。
格尔木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格尔木河、那棱格勒河、沱沱河、尕尔曲河、当曲河。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脉阿克坦齐钦山,流经格尔木汇人达布逊湖,为内陆河,全长468千米,流域面积18648平方千米;那棱格勒河发源于昆仑山布喀达坂峰南坡,是青海省最大的内陆河,全长439.5千米,汇入台吉乃尔湖,流域面积21898平方千米。
格尔木市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河流一般均具有主河道干流长、坡降大的优势。格尔木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9.24万千瓦,可开发资源为11.32万千瓦。那棱格勒河理论蕴藏量为27.417万千瓦,尚未开发利用。大格勒河年发电量1.82万千瓦小时。
格尔木地区共有湖泊38个,其中盆地区10个、唐古拉山区28个。总面积2193平方千米。湖泊以咸水湖为多,也有少量的淡水湖。昆仑山以北盆地范围内,湖泊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咸水湖有南、北霍布逊潮、达布逊湖,东、西台吉乃尔湖。以达布逊湖为最大,面积342.8平方千米。
格尔木市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格尔木市东140公里的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有一处青铜器文化遗存,被命名为"诺木洪文化",其时代约为中原的西周时期,距今2700多年。
格尔木的交通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尔木)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格尔木机场开通至西宁、西安等地的航班。格尔木至察尔汗至大柴旦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格尔木至敦煌、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已经开通,以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不断完善。格尔木地处西部的地理中心,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内地通向西藏、新疆的重要门户。
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决定了格尔木在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出台、兰西格经济带的确立以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加快建设,使得格尔木的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
(图片来自网络)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