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汉族民间小调,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海汉族民间小调,流传在青海东部的汉族聚居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青海汉族民间“小调”起源较“花儿”、“叙事歌”为早,成熟于清代,兴盛于现代。 其演唱题材广泛,经过历代的流传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据《青海志》记载,早在西周以前,河湟地区就有先民居住。十六国前凉置河州(今甘肃临夏),辖境今日之河湟大部(黄河和湟水河流域,即今青海东部及甘肃西部);北魏太平六年(445年)置袍罕镇;至汉代以前,青海是西羌所居地,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领汉兵百万余人在湟水流域屯田守边,繁衍生息;唐代“唐蕃古道”的开辟,使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河湟,给青海土著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明洪武年间,大规模军屯、民屯,数以万计的内地汉人进入河湟流域,更加促进了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青海民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的传唱范围也主要集中在市区和近郊,如海东地区是青海省内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就是社火小调最流行的区域。
其发展渊源有:一是来自于江南的汉族移民及文人。因此,青海汉族民间“小调”就有了江南民歌细腻、典雅、委婉、流畅的一面,如《茉莉花》《绣荷包》《放风筝》《尕老汉》《搬船调》《五更调》《对话》《十二月调》等等,与江南民歌有不解之渊源,甚至个别“小调”就是江南民歌的翻版。二是河湟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其文化必然会产生融合,如青海汉族民间“小调”的发展也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的影响,使其逐步形成了质朴、豪放、嘹亮、悠扬的个性,成为南北交融的音乐奇葩。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并形成“叙事歌”。从时代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小调”中有些陈词已被新词所代替,民间称“旧瓶装新酒”,也有些“小调”通过音乐工作者的改编、创新,已发展为“新民歌”。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主要流传地在青海东部的汉族聚居地区。因受地理和历史演变的影响,这里的汉族民间小调蕴藏丰富、色彩多样,并以其特有的高原风格在中国民间歌曲中占有独特的位置。青海汉族民间小调对研究当地历史、民族、宗教、信仰、民俗、民风、地方志等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尤其是对中原文化在青藏高原的传播、融汇,以及当地各族人民的生活观、价值观、民俗民风的演化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是环西宁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藏铁路总起点环西宁文化圈遗产旅游的重点推荐项目。
(责任编辑/姚泽民)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