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等。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正月十五日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祭祀祖先。合称三元。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也称灯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河湟一带,元宵节虽然仍有中原汉族元宵习俗的痕迹,但也有很大的差异。到了正月十五,就意为着过年的结束。所以,汉族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至正月十五前后,共二十几天。
在元宵晚上,在城市里要挂灯笼,观灯会,闹元宵。但在广大的农村,在这夜有送火把的古老习俗。家家户户在这天下午,用菜籽杆或树枝为骨干,外绑上胡麻草,麦杆等扎成火把。火把共绑成七节。还有的在火把里面卷上鞭炮。绑好后,供放在当堂院中。待夜幕降临时,人人都在家里插香凑灯,点火把。
点火把是从主房内的灯上点上火,再到院子里转上三圈后出门。出门后把事先在大门口放好的三堆草点着,再送到长期固定的石磊、峨博或高山顶上。送火把时,全村的人一个跟着一个,远看像一条火龙在曲曲折折的山岭上蜿蜒盘旋,犹如火龙游荡,特别壮观。
最后,全村人家的火把都集中放在一起时,在高山岭上腾空燃烧,形成一个巨大火球。
另外,在十五晚上,每家除了送火把的外,家中其余的大人、小孩都在大门上来来往往跑跳在点着的三堆火,叫“跳火塔儿”。跳了火塔儿,据说是可以除瘟消灾,百病消散。老人们出门观看火把,通过火把燃烧的旺盛颜色来判断来年的庄稼的好坏。如火把特别红旺,则预示这年小麦、胡麻丰收。假如在十五晚上点火把时,偶然下雪的话则有:“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的庄稼太平”。十五晚上下雪就预示这年的庄稼会平安丰收,不会受到雷打雨击等的自然灾害。
关于正月十五点火把的习俗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正月十五晚上点火把是关老爷留下的。据说关老爷是天上的火神爷转世的,他生在蒲州城。玉皇大帝听说蒲州城里没有善人,就拟出火烧蒲州城的玉旨,叫火神爷在正月十五晚上火化蒲州城。
火神爷接到玉旨后,发了慈悲之心。就在正月十五以前,私自下凡到蒲州城,向人们说出了在正月十五晚上玉皇传旨火烧蒲州城的事。并让全城的老百姓这天晚上家家在门口点上火堆,再点上火把在院中绕圈,城内点上火把满街乱跑。
到了正月十五晚,火神爷领玉旨,去烧蒲州城。他降到了蒲州后,偷偷的藏起来,只等晚上的火把燃烧后就回去复旨。
到晚上玉皇大帝派天官查看,只见蒲州城内火光冲天,一片火海。就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说,火神爷真的火烧了蒲州城。火神爷也就按时交旨了。蒲州城避免了一场灾难。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点火把的习俗。
另外,在正月十五,在米拉沟的李二堡有庙会。庙会是以寺院庙道为单位,举行的群众性的活动集会。也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参加庙会的人也是来自四面八方。
李二堡庙会是在米拉沟的中心李家村聚集的。米拉沟地处松树沟和巴州沟的中间,而李家村又是米拉沟的中心地带。每年正月十五,在这里要举行一次山场会。称其为庙会者每年以李家村的社火在这天出动降香,并为浪会的人们演出眉户戏。
每到正月十五这天,浪会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身穿新衣服,成群结队,从四面的山头熙熙攘攘,蜂涌此地,浪会的不下万人,把一个小小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在前几年靠近南大山的山货匠们编上背斗、耱子,按上榔头、木锨。背的背,驮的驮,也来赶山货会。小商贩们也扎下帐篷,开起饭馆。摆下摊摊,买起杂货,核桃成堆,果子芳香。老农们选购即将为春播所需的农具。在过去还举行赛马会,优胜者,由好友和亲朋搭红披绿,以示庆贺。赛马也成为当时集会的一道风景。虽着社会的沿革,这些都已成了过去和历史了。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