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祁连山腹地孕育生长
到玲珑多元的宝藏小城
再到如诗如画的灵秀山川
在很多人心目中
祁连县,更像是祁连山的一个注脚
当四月底的微风又一次吹起
祁连雪山氤氲的云雾
也吹开了这座小城的冰山一角
戚伟民 摄
它是祁连山怀抱里的一座城
在巍峨的祁连山脉中
四面雪山连亘,云霞相伴
有最具风韵的草原
雪山、峡谷、冰川、林海
以及鲜为人知的石林
构成了天境祁连别具一格的风情
这里的人们天生就带着一股爽利
叶星箭 摄
就在青海省祁连县大山深处,生活着一些头戴回族白顶帽,脚蹬蒙古族长靴,口说蒙古语、藏语和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听懂的“方言”,信仰伊斯兰教的托茂人。“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由于托茂人生活在莽原腹地,依靠内部通婚繁衍生息,罕与外界来往,所以充满了神秘色彩。
黄云 摄
托茂人的起源
作为祁连神秘、未知的存在,就“托茂之意”众说纷纭。青海其他民族对这个神秘群落的称呼有:“托茂人”、“托茂家”、“托茂公家”,或以“茂”与“毛”同音而称为“托毛人”、“托毛人家”,他们亦自称“托茂”、“托茂家”。
托茂人的起源更是源流众多,一说,“托茂”是俄罗斯境内一个叫“托合乃”地名的变音。托茂家人的祖先原是生活在俄罗斯草原上,讲蒙古语的游牧民族。因不堪沙俄统治者的暴虐,他们族中的一部分人从俄罗斯的托合乃迁徙到了中国青海。
一说中亚细亚人、波斯人、色目人与蒙古族通婚,蒙古军西征时先后攻取了葱岭以西、黑河以东广大地区。那里的许多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及其他色目人随蒙古军迁徙东来。
他们当中,有军士、工匠、商人和传教士,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些人皆未携带家眷,这就使他们势必与蒙古族通婚。这样,他们既保留了原来的习俗和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同时也吸收了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经逐渐发展形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托茂人。
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性
提起托茂人,人们总认为他们均信仰伊斯兰教,其实不然。原托茂公的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后来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或其他色目人)到了此地,所以就有回族托茂和蒙古族托茂的说法。
现居祁连县的托茂人皆信仰伊斯兰教。饮食方面既保留了蒙古族的炒面、酥油、曲拉、奶皮和肉食,又吸收(或继承)了回族的揪面片、面条、油炸食品、包子、饺子及冰糖盖碗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托茂人说蒙古语,住蒙古包和黑牛毛帐房。冬季习惯穿较宽大的长袖皮袄,用色彩鲜艳的长布(绸、缎)带束腰,戴狐皮帽,穿长筒马靴;夏秋则着长短袍,男多戴黑白色圆顶或呢礼帽,女子多梳小辫,辫套上缀有各种珊瑚、玛瑙、翡翠等装饰品,成年女子还戴盖头,一看这种奇特的服饰便知是托茂妇女。
如今,托茂族语言上以汉语为主,大多老年人喜欢说蒙古语或他们自己才能交流的“方言”。除长相与众不同外,不经人介绍或自己说,基本看不出他们是托茂人还是回族。服饰已从传统的式样、制作方式逐步向新颖、美观、实用发展,老年人中还保留有头戴盖头或圆白帽、身穿蒙古族服饰的传统。
托茂变样,生活美好
托茂人的数量在全国不多,且分布散落。过去,托茂人(尤其老年人)殁后,不论原居住何处,都不远千里用牲畜运到湟中县上五庄或青海门源县吊沟公墓埋葬。目前,在托茂人居住的多隆、野牛沟、托勒牧场均建有清真寺,他们可在当地开展宗教活动。
何吉鞍 摄
如今,祁连山草原深处的托茂人家都建有美丽的乡村住房、整村扶贫畜用暖棚,硬化路、自来水通到了家门口,每家每户都将在迎接美好生活,不少托茂人已经过上了自足安暖的小康生活。
张捷 摄
天空是奔腾的,它似穹庐,笼罩四野,苍苍茫茫,无边际。在祁连山深处,炊烟升腾而起的地方,那是托茂人的不渝信仰,也是绚烂多元的人文风采,还是那温馨自在的人间烟火。
王占奎 摄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