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绣娘”俞兰的别样精彩人生

作者: 时间:2023-04-07 12:45:34 浏览量: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通讯员 吴婷婷 报道) 大大的操作台前,俞兰用拿惯了绣针的手拿起小镊子细心地在盘子里比对挑选大小合适的石片,再用白乳胶细致地黏贴在活性碳盘上,一双手蛱蝶穿花般忙碌着,不一会儿一朵栩栩如生的石花牡丹就“开”在了盘中。

“绣娘”俞兰的别样精彩人生

“绣娘”俞兰(左4)

俞兰是省级河湟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青海伊人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海西俞兰文化旅游艺术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一颗昆仑石、一束秸秆、一团绒毛、一堆沙和一粒盐,俞兰化草木沙石为神奇,用一幅幅石画、沙画和盐画记录柴达木人的生活点滴和大美海西的壮丽山水。

双手创出新天地

这是青海荷包系列,上面绣的是民族团结;用柴达木的沙子做的海西昆仑沙画,展现海西大美风光;青稞秸秆做一带一路的图案,游客很喜欢……初见俞兰,她高兴地翻阅手机相册展示她的作品,如数家珍,脸上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但不难发现,她的手很粗糙还脱皮,也许,这是她付出的痕迹。

2018年,是俞兰事业和生活的一个分水岭。

这一次的回归,让她将昆仑石艺画、昆仑盐艺画、昆仑沙艺画、昆仑绒毛画等带到了柴达木旅游营销大会、上海国际旅交会、浙江文化走亲等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人通过一件件手工艺品认识到了柴达木的美,看到了海西旅游文化产品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欣赏到了柴达木的一块石一束绒毛一粒盐一缕沙化平凡于神奇的过程。

1970年,俞兰出生在青海省互助县,她大哥当时在德令哈红卫中学教书,母亲便带着7个姊妹来到德令哈。当俞兰读到初二时,因家庭困难不得已辍学,但她从未放弃对学习的渴望,辍学后当过小保姆,干过建筑工地的小工,工作辛苦,但仍舍不下爱读书的情怀,一挣到钱就直奔书店,几乎工资的大部分都用在买书上。6岁时,她便向祖母、姥姥和奶奶学习河湟刺绣,1986年,青海棉纺织厂招工,她进厂当了一名挡车工,对于在外边奔波多年的她来说,这是最好的归宿,有固定的收入,自己写作的特长,在厂办的内部报纸上也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命运总是和她开完笑,2000年棉纺织厂破产,她下岗失业了,再次将她的命运推向另一个起点。

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俞兰属于前者,失业的两年她也没闲着,一直在寻找新的目标。2002年,毛衣编织机上市,俞兰重操旧业,经营毛衣纺织店。有在纺织厂工作的经验,她自己设计花样,织出的毛衣款式新颖、花样丰富,很受欢迎。纺织技术应用得得心应手,她又开始学刺绣,尝试将各种图案绣在毛衣上。

后来,毛衣编织生意做不下去后,她转而学习刺绣,自学了一段时间后,她在电脑上利用光碟自学立体绣,她仍觉得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随后走出青海来到了刺绣之乡苏州学习苏绣,学习绣品设计、创新绣法。那时每年她都要去苏州两三次,一学就是一两个月。学习回来后,她将学到了苏绣绣法与河湟民间刺绣结合起来,延伸绣品。

“画说”诗意柴达木

参加青洽会期间,每年都会参观海西展馆,有感于海西文化旅游产品很少,文创类展品几乎没有,她心里特别难受,于是,她就有了一个心愿:要把海西文化打造出来。“一定要把海西的文创产品搞起来,带动当地妇女发展。”海西展馆里昆仑玉石、各类化石给了她创作研发的灵感。

前年青洽会上,俞兰在海西展馆看到有人现场创作油画,画哈里哈图森林公园、金子海,让她萌生了用海西的沙、石、绒毛等原材料制作旅游产品的想法。说干就干,一天都不耽误。7月1日她的公司撤展,4日她就驾车踏上了回海西的路,车行至茶共高速时出了车祸,腰椎骨粉碎性骨折连夜赶到省上做手术。“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来海西。”一个月后,俞兰带着腰上的6个钢钉和腿上的2块钢板再次回到海西。“愿望不实现,我是不会罢手的。”她继续在沙滩上捡石头,研发产品,经常做刺绣到半夜2—3点,用了4个月时间,她研发出了昆仑沙画、石意画、床头灯等新品。“昆仑石意画的活性炭摆件,这里面是柴达木的石头、沙子,是净化空气的艺术品”“柴达木的风光结合昆仑玉做到烟灰缸里,里面有青稞秸秆,柴达木沙子,展现一带一路,把柴达木风光全部展现出去……”她说:“我还想利用柴达木的羊毛、骆驼毛与沙子结合作画,创新出各种各样的旅游产品,带动更多困难妇女和残疾朋友致富。”

苏绣针法多样,以双面绣为主,绣在薄如蝉翼的丝布上,要求针法细腻,以平绣为主,河湟民间刺绣多绣在棉布上,大多是单面绣。她说:“青海应该有自己的刺绣品牌。”结合所学,她创新了平安伊人绣,这种绣法针法细腻、图案立体感强,绣出的图案形象逼真。在不懈努力中,她的作品不断得到肯定。绣品《情系玉树大受无疆》表现玉树地震、救灾场景,现收藏于玉树地震馆。《大美青海》《环湖赛》等系列都再现了青海自然景观,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学习研发制作,成立青海伊人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吸纳带动当地妇女同胞创业就业,300多名下岗职工、残疾朋友、贫困户进入公司实现就业,“公司+农户”的订单方式帮助他们增收。接到订单后,免费培训员工,自己家里做活,一名妇女年平均收入达到4万多元,既不用出远门就能近挣钱,还可以照顾家照顾孩子,一举两得。

这几年,俞兰参加过青洽会、深圳文博会等大型展会,推介青海河湟刺绣,借助绣品展示大美青海。有一年,在北京文博会上,环湖赛、藏羚羊、牦牛等青海风光系列立体绣绣品一经展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既感慨于青海的壮美风光,又惊叹于精湛的河湟刺绣技艺。“这些作品太美了,从来不知道青海还有这样好的风光”“您可否在当地举办培训班,传授技艺……”她说:“我的绣品体裁大多是青海风光,就是为了让更多人通过绣品认识青海,了解青海,走进青海。”

情系海西绣精彩

她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分享着她带领其他人一起刺绣的照片,展现她的创意特色绣品,引来不少人点赞。

从小吃着巴音河的水长大的她,对第二故乡有很深的感情。15年的经历,对海西这片热土有着深深的眷恋。

2018年9月4日,海西俞兰文化旅游艺术品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发了下来,公司正式成立。“现在旅游提倡生态旅游,旅游产品也倾向于健康、自然。海西地大物博,矿产资源已经很好地利用了,但盐、沙、石、绒毛被忽视了,这些都是做盐画、沙画、石艺画、绒毛画的好材料,加工后都能成为有海西特色的艺术品。”俞兰的大姐家在德令哈市尕海镇,小时候她常在那里的石堆和沙滩上玩耍,这些在常人眼里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在她的眼里都是制作旅游工艺品的宝贝。

石头、沙子随地可见,但要成为制作工艺品的原料还要经过精挑细选。沙子要选细绵沙,红沙、本色沙是首选,做画讲究色彩搭配,带颜色的沙子不好找,俞兰在各地找的石头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挑选有颜色的石头,加工研磨成细沙用于做画。

远处石山若隐若现,近处沙丘犹如镶了一圈黄边,胡杨林金黄绚丽,两匹骆驼一前一后昂首向前。小时候经常骑骆驼行走农牧区,放眼望去就是这样壮美的景象。这样的画面在俞兰的脑海里存了几十年,她根据脑海中的图像创作了这幅1.2米的昆仑沙画《不忘初心踏征程》。制作用时一个星期,先构图,再用手一点点将沙子撒上去,哪个位置用哪种颜色的沙,脑子里就像有电脑一样精确定位。她说:“这幅沙画用了10多种沙子近2斤,有15种颜色,制作前沙子原料经过筛选、清洗、消毒等10多道工序,初稿完成后,后期要经过多次修整,直到满意为止。”

沙石画是将昆仑石与沙与结合的一种画。石头选用昆仑石,50天时间就三次去格尔木捡石头,两三天就去沙滩、巴音河河滩捡石头。这些别人觉得一文不值的石头,在俞兰眼里是艺术品也是创作原料。

石头经过风吹日晒失去了原来的颜色,只有砸开才能看到本身的颜色,很不容易找到符合要求的满意的石头,每次都碰运气,有时能找到好石头,有时空手而归。“创作时虽然很累,费脑费心,但心却是静的,完成一幅作品时非常有成就感。”她说,“最初创作时,先从小幅的做起,前后废掉了3、4块板子,多多尝试,熟能生巧,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在全省工商联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都对沙画、盐画、石画等非常感兴趣,当即就表示想要购买。她说:“当天很多人都说与以往见到的用手绘画,与音乐、光效结合的沙画不一样,这样的产品更易于携带,方便保存,具有收藏价值。来海西第一次参加展览效果就非常好,也让我更有信心把这些旅游文创产品做下去。”

从辍学当小保姆,到编织女工,再到创办旅游文化情怀,俞兰的每段人生都是一场诗与梦想的约会,她用文学会诗人的情怀与梦想同行,完成自己人生的三段式发展,要诗与远方的路上逐梦,在精彩的人生中圆梦。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