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作者: 时间:2023-04-25 12:31:30 浏览量:

本文作者: 东格卓玛,藏族,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藏族社会历史文化

藏民族在独特的居住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知识,形成了独特的烹饪技术。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营养价值上都为世人瞩目。

族源与食源概说

【藏族及其神话起源】

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江河之源之称的青藏高原自古便栖息、生活着一个聪明睿智和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藏族。根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藏族总人口为7060731人,其中西藏自治区藏族总人口为3137901人,其余的藏族集中分布在青海、四川 云南及甘肃的一部分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按藏族传统的地理概念,整个藏区分为卫藏、康区和安多3大部。虽然3大区的方言各异,但使用的文字相同。藏族自称“博巴”(bob-pa),称世代居住的青藏高原为“博”(bob)、“博域”(bob-yul)或“博迥”(bob-ljong)。“藏”是以汉族为主的其他兄弟民族对藏族的他称,“此称谓出现当在清朝中叶以后[1]。”最早之时,也就是唐朝时期,各种文献中称古代藏族及其建立的政权为“吐蕃”。

关于藏族族源的讨论一直是藏学界的热门话题,直到19世纪初,大多数人们的认识才逐渐趋于一致。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和人类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充满了神秘感。因此,神话传说便成了人们解释周围诸种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演变的重要手段。藏族关于本民族的起源就有多种不同的神话传说,藏学家王尧在其《藏学概论》中论述了东来说、鲜卑说、南来说以及本土说四种起源,记载较为详尽,在学界最普遍的一种便是猕猴变人说。

《王统世袭明鉴》等许多藏文史书记载着这样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观世音菩萨派一只神变的猕猴到西藏地方修行。这只猕猴到一个黑色山岩上修行,当他修习菩提慈悲之心,有一个被业力所驱使的罗刹女(也有译为岩魔女)来到其身边,用尽各种办法请求猕猴与其结为夫妻。并哭诉如果猕猴不答应,她的命就没了。

面对罗刹女的苦苦哀求,猕猴倍感纠结,做她的丈夫,就会破戒,如果拒绝,罗刹女就会丧命,在请求菩萨点化后,二者结为夫妇并产下六个猴仔。他们分别从轮回六道的生灵投胎而来,因此相貌、性情各不一样。从地狱投胎的生灵,面色黑暗,能吃苦耐劳;由饿鬼处投生的猴崽,相貌丑陋,贪吃爱喝;由牲畜处投生的猴崽,相貌愚笨而性情懒惰、顽固;由人世间投生的猴崽,见多识广,细心小气;由非天投生的猴崽,身体健壮,容易嫉妒;由天声处投生的猴患,深谋远虑,性情善良。

当时,藏地森林茂密,河流遍地。这6个猴崽被他们的父亲送到了一个鸟语花香水果丰盛的地方(相传是西藏贡布)。从而繁衍出最早的原始人类,这些原始人类逐渐分成色(se)、穆(mu)、桐(ldong)、东(stong)、查(dbra)、楚(vdru)等“六氏族”。后来,贡布地方的水裂开了一条口子,所有的水都往那里流去,于是有了平原和谷地。人们在上面开垦种地,修建城堡。不久,产生了西藏第一个王—聂赤赞普,开始有了君臣之分。

关于青海藏族的来源,一般认为是以原本居住在本地的羌人、鲜卑人,同西藏、西康等地迁徙而来的吐蕃人融合后形成的。“解放前,青海藏族统称为番族,其社会基层组织是‘封建部落’制,有玉树25族、同仁12族、化龙上10族、环海8族、三果洛、湟中的申中6族、大通的广惠寺5族、门源的仙米寺6族等。明清期间,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其统治,实行所谓‘以夷制夷’的千百户统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原始部落制和封建的千百户制度即被消除,青海藏族人民当家作主,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2]”

【食物及其神话起源】

关于藏族食物的来源也同样有很多传说。在《王统世袭明鉴》中如是讲到:在猕猴与岩魔女诞下六子3年后,当猕猴前去探望时,猴子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500,这时候树林中的果实越来越少,即将枯竭。众猴子嗷嗷待哺,饥饿难耐,其情景惨不忍睹。猕猴不得已,只好又前往普陀山向观世音菩萨求救。

观世音菩萨从须弥山缝隙中取出青稞、小麦、豆子、荞麦、大麦等五谷种子,撤到大地上。于是,地上长满了不种自生的谷物,解决了众猴子的生计困难。渐渐地,猴子身上的尾巴和毛都逐渐变短变少了,又慢慢懂得使用语言,如此就有了雪域的先民。

西藏的人种因父母的缘故而分为两类:父亲猕猴传出的一类,性情宽和,信仰虔诚,心地慈悲,勤奋努力,爱做善业,语言温和,长于辞令。而罗刹女传出的一类,贪欲好怒,经商谋利,喜好争执,嘻笑无度,身强勇敢,行无恒教,动作敏捷。猕猴变人的故事,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并记录在古老的经书之中,还搬上了布达拉宫、卢布林卡的壁画。猕猴住过的洞穴民间传说在泽当附近的贡布山上,而“泽当”也是因为“猴子玩耍之地”而得名。“离泽当五里地的撒拉村,是藏族传说中的第一块青稞地。每逢播种时节,人们都要到这里来抓一把‘神土’,以求祖先保佑获得丰收[3]”。

关于藏族事物的来源还有一则《青稞种子的来历》的神话,它讲述了古代有一个聪明、勇敢、善良的阿初王子,为了让人们吃上粮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山神的帮助下,从蛇王处盗得了青稞种子。可不幸被蛇王发现,罚他变成一只狗。只有得到一个姑娘的真爱时,才能恢复人形。后来,这只狗果然获得一个姑娘的爱情,恢复了人身。由于他们的辛勤播种和耕耘,大地上长满了青稞。人们从此吃上了香喷喷的糌粑。因为人们当初看见一只狗撒下青稞种子,长出了像黄金一样的粮食,所以便以为是神狗给他们带来的青稞。为了感谢它,人们便在每年收完青稞,吃新青稞磨成的糌粑时,先捏一团糌粑给狗吃。因而藏族人也把狗当成家人和朋友,甚至是神圣的图腾祭拜,更不会吃狗肉。

还有一种说法是种子是文成公主带来的。“据《贤者喜宴》记载:公主进藏时随身带有骡、马、骆驼等百十驮载嫁妆……同时还带来了蔬菜、谷类等种子……[4]”公主在入藏的路途中,指导藏族地区人民耕翻土地、种植粮食、安装石磨等。因而,很多藏族人认为种子是文成公主带给藏族人民的,因而公主在藏地享有极高的地位与荣誉。

【藏餐及其发展】

藏餐的发展变化并形成其特色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为原始时期,藏族人与世隔绝的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吃着自给自足的食物。如牛羊肉、糌粑、牛奶及其制品等。

第二个发展阶段可从公元6世纪开始。此时吐蕃与中原内地、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而随后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入藏、丝绸之路的开通等都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藏族地区烹调原料的内容和烹调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这时期藏医药的发展在食补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个发展阶段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以后。这时,西藏基本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除了与元朝中央在政治方面的关系更加密切之外,以藏传佛教为纽带,藏族与蒙古族的民间交往也日趋频繁,丰富了藏餐的内涵。

第四个发展阶段从公元18世纪开始。这一时期,随着与清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以”杰塞柳久结”(十八道汉餐)为代表的内地饮食文化传入到西藏,内地的各种瓜果、蔬菜、厨具器具,以及烹饪技术都流传到藏区,促进了藏餐烹饪技术的发展。

第五次发展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兴起,藏餐饮食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新的原料不断增加。烹调技术不断成熟,出现了藏餐、中餐、西餐多种餐饮文化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新格局,揭开了藏餐烹调的新篇章。

青海藏族传统食物与地理环境

【青海自然地理环境】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藏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孕育出了独具风格的餐饮文化。整个藏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由此,气候和自然生态等都不尽相同。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藏族先民们在不同的地区发展了不同的经济生产。海拔与地势高的地方气候寒冷,但水草丰美,以畜牧业为主,故称“卓”(vbrog),从事畜牧业的人称“卓巴”(vbrog-pa);低谷平原地区以林业为主,故称 “绒”(rung),从事林业的人称“绒巴”(rung- pa);而介于卓巴和绒巴之间的地方温寒相宜,农牧兼营,以农为主,故称“博”(bod),从事耕种的人称之为“博巴”(bod-pa)。不同地区的生活也孕育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与风格。

青海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其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是藏族聚居的典型地区之一。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在-5.1~9.0℃之间,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7.4~4.7℃,其中祁连托勒为最冷的地区;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在5.8~20.2℃之间,民和为最热的地区。

较暖的东部湟水河谷地、黄河谷地、年平均气温在6~9℃左右。气候干燥,少雨,年降水量总得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境内绝大部分年降水量灶400毫米以下,祁连山区在410~520毫米之间,东南部的久治、班玛一带超过600毫米,其中久治为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达到745毫米;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在17~182毫米之间,盆地西北少于50毫米,其中冷湖为降水最少的地区。无霜期东部农业区为3~5个月,其他地区仅1~2个月,三江源部分地区无绝对无霜期。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仅次于西藏,位居全国第二。多风、寒冷,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霜冻、雪灾和大风。

藏族是青海五个世居的少数民族(藏族、蒙古族、撒拉族、回族、土族)之一,五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其中有五个藏族自治州: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以及一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藏族群众主要聚居在这六个自治州地区,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其余少量分布在海东地区各县和西宁市大通县,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各自治区孕育了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大家庭模式。

藏族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一个喇嘛有一个教派,一个地方有一个方言”,这句话反映出了藏传佛教教派繁多的情况,也透露出方言分析的事实。藏语在语言学上属汉藏系藏缅语族下的藏语支。藏语包括卫藏、康巴和安多方言,加上在国境以外的拉达克(西部方言)、不丹(南部方言),共五大类。在一个方言内部,还有若干个方言和土语,其间也有不少差异。青海藏族主要为康巴(如玉树)和安多(如海南、海北、海西、果洛、黄南等)方言,而各地的藏语也有细微的差距,发音不尽相同。

“生活在牧业区的藏族,多居帐篷,以炒面(糌粑)为主食,乐饮奶茶,喜食酸奶、牛羊肉等,农业区的藏族,多居庐室,以面食为主[5]”。青海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也相互影响着彼此生活与饮食习惯,因而青海饮食丰富多彩,可谓群英荟萃。

【青海藏餐主要食材】

青海藏餐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青稞酒、酥油、曲拉、牛羊肉、蕨麻、各类奶制品以及黄蘑菇等,蔬菜类较少。藏餐中也会放入一些珍贵的草药,如冬虫夏草、灵芝等。现代藏餐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如煮、烤、蒸、炒、炖等,由于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与交流,调料也逐渐增加,饮食逐渐丰富多彩。

青稞于藏族如同大麦、小麦于汉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原料。青稞为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三竿直立,光滑,高可达100厘米,叶鞘光滑,两侧具两叶耳,互相抱茎;叶舌膜质,叶片微粗糙。穗状花序成熟后黄褐色或为紫褐色,小穗颖线状披针形,被短毛,先端渐尖呈芒状,外稃先端延伸,两侧具细刺毛。颖果成熟时易于脱出俘体。青稞适宜生长在高原清凉气候,分布于中国西北、西南各省,耐寒性强,能承受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生长期短,一般为100天-130天,高产早熟,一般3-5月播种,7-9月收割,适应性广。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百度网图)

青稞面,藏语叫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机器或者石磨磨成的粉状面,色白,味香浓。吃糌粑时要先倒入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食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营养丰富,热量高,耐饥并便于携带。藏族人由于游牧的生活方式需要长时间在外放牧,牧羊人需要随身携带简单方便的食物进行充饥,而糌粑很好的满足了牧民的这一需求。因为食用与制作方便,平时在家中,糌粑是可以随时食用的。除了与酥油茶、曲拉一起搭配食用以外,还可以冲糌粑糊糊,做糌粑肉汤,糌粑姜汤等等,可以驱寒养胃,补充营养。糌粑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用品,用来捏制仪式用品和充当贡品。现如今,由于各民族间的往来,糌粑也被做成汉族月饼一样的点心,不仅美观,还可以让外地游客直接品尝,而无需自己去用手捏。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百度网图)

青稞酒藏语叫“羌”,是藏民族特有的酒,亦是由青稞酿成。青稞酒的制作工艺是:1、将青稞洗净;2、倒进锅里,将青稞煮透,沥干水分后再蒸干剩余水分;3、把锅拿下来,晾20至30分钟;4、将青稞摊开,温度将到30度左右加入酒曲;5、青稞装缸里,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进行发酵;6、温度室内控制在20度到30度,发酵8到15天即可蒸馏出青稞酒。青稞酒色微黄,酸中带甜,有“藏式啤酒”之称,是藏族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欢度节日和招待客人的上品。

按照藏族习俗,客人来了,豪爽热情的藏族人要端起青稞酒壶,斟三碗敬献客人,在重要的客人酒碗口还会抹一点酥油。喝酒前,要先用食指蘸酒,向天空弹去,一共三下,以敬三宝。前两碗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点,但不能一点也不喝。第三碗斟满后则要一饮而尽,以示尊重。拉萨地区的藏族比较喜欢喝自家酿的啤酒,男孩儿从小就会被“培养”在就餐时喝些啤酒。藏族同胞劝酒时,经常要唱酒歌,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知乎)

牦牛奶是牦牛所产的奶,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3000-5000米海拔的高寒地带,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了牦牛奶天然、绿色的品质。牦牛奶营养丰富,富含溶解状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的维生素B族以及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等。具有滋润肌肤、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牦牛奶是藏族人民很多食物的制作材料,如酥油、曲拉、酸奶、奶茶、奶渣馍馍等等都是由牦牛奶制作而成。

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将奶汁倒入搅拌木桶或专用的陶器里,上下或左右用力搅拌数百次,使油水分离,上面浮出的一层淡黄色的脂肪就是酥油。之后用皮口袋包起来,或者家用,或者售出。《青海特产风味指南》中指出:“酥油的脂肪含量高达80%-90%,并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A、酵素等成分。每市斤酥油在人体中所产热量可达4000卡上下。所以食用后能耐寒耐饥[6]”。而藏区人民因为地处高原,气候寒冷,这种高热量的食物正好可以增强抵抗低温的能力。尤其是在游牧地区,由于牧人需要长期在外,不能回家吃饭,带上酥油糌粑在放牧时充饥可以抵御寒冷和饥饿,也可以有较长时间的饱腹感。

酥油提炼出来之后与奶茶一起熬制,就可打出醇香的酥油茶。酥油茶是每天必需品,在牧区藏胞家中,酥油茶壶从早到晚都煨在火塘上面,任何时候,都可以喝到又香又热的酥油茶。酥油茶营养丰富,香醇可口,并有提神、滋补作用,深为藏族群众所喜爱。熬制酥油茶后,藏族人会有茶敬,在念诵经文的同时,向天空抛洒三次茶,以敬三宝(佛、法、僧)。青海、甘肃藏区的奶茶喜欢放盐,西藏和四川的藏族奶茶分为甜茶和咸茶。也有不放盐和糖的奶茶,口味清谈醇香。没有牛奶的时候,大部分藏族人喝砖茶,由于藏族人的饮食热量高、油性大,喝砖茶可以解腻,并帮助消化。历史考证,茶叶中含有维生素,饮茶可以预防因为缺少维生素而引起的坏血病。因牧区缺乏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人们通过饮茶补充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B等。

酥油除了熬制酥油茶,还可以制作酥油搅团,搅团由酥油、曲拉以及面粉制作而成。先将曲拉在些许水中煮至软糯,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青稞面粉,在其半熟时用同样的方式加入酥油并继续搅拌直至面团熟透。因为青稞面是在青稞炒熟之后磨成粉末状因而很容易就会熟。酥油面团做好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盐巴或者糖享用,其形状犹如汉族人的搅团。在过去牧区没有蔬菜油,有钱的藏族人家用酥油充当食用油。酥油也是制作藏式点心“芯”(音译)的重要成分,“芯”是由曲拉、酥油、蕨麻和糖制作而成,后来人们还会用红枣、果丹皮和糖豆来装饰表面,犹如蛋糕上的装饰一般,因而“芯”也被人们形象的称作藏式蛋糕。

曲拉是提炼酥油时把油捞出剩下的奶渣,也可以通过牛奶发酵—熬制—沥干后得到曲拉。曲拉可以搭配糌粑,酥油搅团等制作成美味的食物,也可以放在开水中,泡入曲拉再放一些糖,等曲拉酥软时直接食用,十分美味。曲拉含有铜等矿物质与形成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能够提高免疫力。

酸奶亦是由牦牛奶发酵而成,是草原上独特的奶制冷饮。藏族酸奶不同于市面上所售卖的酸奶,形状似布丁,奶品比较稠,上面有一层黄色的奶皮。食用时加入些许砂糖,酸甜可口,饭后食用可以开胃解腻,通常是饭后甜点的意义。夏季是牛奶、酸奶较多的季节,因为夏季牦牛不产崽,无需喂养小牛犊,因而可以挤出更多的牛奶来制作奶制品。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百度网图)

牛粪灰烤馍是藏族人独有的制作馍馍的方式。在没有铝制炕锅的年代,藏族游牧民会在草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放上牛粪灰然后将揉好的面团放入红色的灰中,然后在上面盖上烧红的灰炭,烤制馍馍。烤好后,从灰炭中取出馍馍,将灰炭吹掉,即可享用。馍馍可以泡牛羊肉汤里吃,也可以就着酥油茶吃,美味极了。后来有了铝制的炕锅,牧民就会把铝锅放入点燃的牛粪炭里烤制馍馍。烤制出来的馍馍外壳酥脆,内里香软。在放牧的时候,可以装在怀里,饿的时候拿出来吃。不用担心会像馒头一样干掉,外皮像壳一样包裹着内芯,内芯不容易干瘪。

除了烤制的馍馍,藏族人还会炸各类油饼,油饼是比较珍贵的,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将在下文节庆饮食中详述。藏族有一种很珍贵而难得的馍馍类食物,叫做“སྤྲི་གོར།”,即“初乳馍馍”(意译),顾名思义,就是用刚生小牛的母牛的第一份奶水制作的馍馍,可以说是食物中的极品。只有夏天才有,也只能用刚生牛犊的母牛挤的第一股牛奶才行。所以异常稀少,一年也只能吃到一次。饼子类还有烙饼,薄薄的饼子就着奶茶吃,蘸着奶皮、酥油或者酸奶吃都可以。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中国藏族网)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类动物,是藏族人心中神圣的动物,藏语叫雅克,世界通称为“yak”,西方国家因其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也称西藏牛。“曲贡遗址出土的牦牛标本显示早在距今3700年以前,藏地的原始居民就已经开始驯养牦牛。[7]”牦牛多为黑褐色,也有白色牦牛,体躯宽健,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耐寒而性情温顺,反应灵敏,能吃苦耐劳,抵御高海拔低温及抗风雪的能力,即使大风雪来临,无人照管,它们也可以在山上经受住风雪的袭击而无需赶回村落。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牧民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藏族人喝牦牛奶(基本不喝羊奶),牦牛日产奶2公斤左右,为一般黄牛的3倍。其奶乳含脂率和蛋白质都很高。牦牛肉肉质鲜美,高蛋白、低热量、富含多种氨基酸。

藏族人以牛羊粪为主要生活燃料,还用牛粪制作围墙和牛羊圈等,可以防寒保暖。牛羊的毛皮可以做衣服和帐篷,牦牛皮是皮制品的好材料,牛角还用来制作各类生活用品,例如梳子、牛角号、刮痧板等。牦牛是牧民游牧的好帮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搬家是必不可少的,而牦牛就成了最佳的高原运输工具。除了搬家,与遥远的地方通商往来依靠的都是牦牛驮运,牦牛可以在高海拔地区运载重物往返,昼夜连续行走可达20-30天,素有“高原之舟”的称谓。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唐召明1997年摄)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西藏岩画艺术》)

牦牛不仅满足了高原藏族的生活需求,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上,藏族人有许多关于牦牛的神话传说。藏族先民曾将牦牛加以神化,视为图腾崇拜物,说牦牛是天空中的天神星宿。藏族创世纪神话《万物起源》中记载:“牛的头、眼、肠、毛、蹄、心脏等均变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藏地神话传说中描述,天神之子聂赤赞普自天而降,最先主宰的雅隆河谷之部落就以牦牛命名,称为“六牦牛部”等等。因而,对于牦牛藏族人是十分崇敬的,通常家家户户都会有放生的牦牛,以赎宰杀以及食用牦牛肉的罪孽。

牛羊肉是藏式佳肴中的重要原料。藏餐中的牛肉以高原牦牛肉为主,而羊肉大多是绵羊肉。牦牛肉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人们常说的风干肉,指的是风干牛羊肉。其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在每年的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时,把牛、羊肉割下来,或切成大块,或切成细条,撒上食盐,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水分消失了,但保持了鲜味,在第二年的2、3月份即可取来直接食用。

在藏族人朝圣的时候,尤其是一路磕长头去圣城拉萨的时候,带着的就是风干肉,方便食用且饱腹感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口味变化的需求,风干肉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制作时会放进各种调料。除了各家自制外,不少食品公司也纷纷制作风味各异的风干肉。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和需求,市场上售卖的风干肉是煮熟之后烘干加工。较为独特的食品有:“夏卜钦”(生肉酱),选用无油牛肉(比如牦牛后腿上的肉,没有脂肪为佳)为原料,将其剁成酱拌上辣椒酱,放入少许花椒、盐水及野蒜末,味道鲜美。藏族人还会用牛羊肉的肠子制作成各种肠来食用,主要有肉肠,内以牛肚、牛油和牛肉为主料;血肠,内以牛羊血和牛羊油为主;还有肝肠、面肠和肚包肉等,还会在喉管中灌入糌粑、牛羊油、肉做成肠。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牧民拍摄)

相比西藏,青海藏族聚居区的藏族可食用的蔬菜以及植物类香料较少,常见的有蕨麻、冬虫夏草、黄蘑菇、藏茴香、藏荨麻、野葱、蒲公英等。

蕨麻又称“人参果”,是藏族人饮食中的佳品。蕨麻(拉丁学名:Potentilla anserina L.),原名人参果,是蔷薇科,委陵菜属多年生草本。根向下延长,有时在根的下部长成纺锤形或椭圆形块根。茎匍匐,在节处生根,常着地长出新植株,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叶柄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小叶对生或互生,无柄或顶生小叶有短柄,椭圆形,倒卵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密被紧贴银白色绢毛,叶脉明显或不明显,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单花腋生;花直径1.5-2厘米;萼片三角卵形,副萼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圆形[8]。

在中国多省均有生产,生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该种分布较广,横跨欧亚美三洲北半球温带,以及南美智利、大洋洲新西兰及塔斯马尼亚岛等地。根部膨大,含丰富淀粉,市称“蕨麻”或“人参果”,治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又可供甜制食品及酿酒用;根含鞣料,可提制栲胶,并可入药,作收敛剂;茎叶可提取黄色染料;又是蜜源植物和饲料,植物。在藏地最常见的就是蕨麻米饭,将煮好的米饭和蕨麻上淋上融化好的酥油,再加入砂糖,就是一份美味的蕨麻米饭。

冬虫夏草即青海藏族食材也是药材,“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9]”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还有利于腰膝酸痛,久咳虚喘等。每到夏季,牧民群众便会在自家的草场上挖虫草熬汤、熬药或者售卖以贴补家用。青海地区以玉树、果洛的虫草为优,个头较大,价值较高。

黄蘑菇,学名黄绿蜜环菌,又名皇菇、黄环菌,是一种名贵食用菌,也是一种重要的高原生物资源,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其海拔分布范围约为3000-4300m,集中分布于海拔3200-3800m的草甸上,主产于海北(祁连、海燕、刚察),黄南(泽库、河南),海南(共和、贵德、兴海),果洛(玛沁、甘德、久治),玉树,海西等地;其中以青海湖畔至祁连一带纯天然无污染地区的黄蘑菇最为质优,清末年间还作为皇上贡品,是难得的佳肴。

黄蘑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中含有异常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B和C、铁、钙等多种元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藏族人会用它来熬汤,炖肉,炒菜,入药等,还会在蘑菇心口涂上酥油,放上炒面(青稞面)烤着吃。因黄蘑菇营养丰富,市场售价高,很多牧民会采摘黄蘑菇卖出以补贴家用。黄蘑菇主要生长在夏季,雨季过后,草原上就会冒出肥美的野生黄蘑菇。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百度网图)

藏茴香,安多藏语称“杂菇”。青海安多藏区藏茴香一般用做包子、饺子馅儿,《高原常用草药治疗手册》、《西藏常用中草药》等记载藏茴香可祛风法寒,健脾开胃。治寒滞腰痛,胃寒呕逆等。但是食用过量会加重关节疾病。

藏荨麻,安多藏语称“萨丘”。藏荨麻生长在山间的石崖边、草间,是食材也是药材。藏荨麻有毛茸茸的刺,边缘有细牙齿,在采摘时要待上手套,否则会刺痛难忍,肉眼又无法看见刺身。作为牧区赤脚医生的母亲告诉我,最好的藏荨麻是生长在阴凉地不被太阳曝晒的那些,其药性好,毒性小。采摘回来的藏荨麻要阴干,阴干后磨成粉末,在熬茶的时候放一些藏荨麻。可以活血、祛风。还有利于风湿和高血压等。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藏茴香 图片来源于西藏卫视网)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藏荨麻 图片来源于西吉微生活)

野葱,藏语称“ri sgong”(惹果),味道和葱差不多,生长在山间的岩石缝里。野葱具有特殊的辛香味,是深受欢迎的餐饮佐料,维生素C、磷的含量较高,有增进食欲,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一般用来做包子、饺子馅儿或者在吃肉的时候食用。

蒲公英,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蒲公英的根可以治疗溃疡疾病,叶子可以治疗胆囊疾病。容易上火的人可以食用,另外还有止痛和解毒作用。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野葱 图片来源:西藏卫视网)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蒲公英 图片来自百度)

青海藏族传统节日饮食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由于地域与人文的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及传统节日。青海藏族的传统节日相比西藏等地并不是十分丰富,主要分为民俗类节日和宗教类节日两种,在不同的节庆时节,都会准备独具特色的食物以供人们享用和供奉神灵。

【民俗节庆饮食】

青海藏族民俗节日中的饮食比较丰富,主要有藏历新年、婚礼、葬礼、六月歌会、孩子三岁(虚岁)剃发日等,但是比起吃,人们更注重的是节日的文化与仪式感,因而在饮食文化中蕴含了很多的民俗与禁忌。

1.走马观花的藏历新年饮食

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一零二七年)开始的。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藏历基本上与农历相同,特点是每月的日子有重有缺。“好的日子可以重,如初四是“吉”日,就接连两个初四,相反,不吉利的日子可以缺,如初七是“凶”日,便取消,初六过了就是初八。[10]”但并非月月如此。

藏历新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从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或者桶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馃(卡赛),油馃子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还有小小的菱形“迪热”等等。过年还会准备炸麻花、馓子、各类糖果等,但是这些都是民族融合后相互习得而来,例如麻花、馓子是从回族习得而来。在牧区,水果是一种奢侈品,由于寒冷的气候,水果都会冻坏。

于是,在青海牧区,有一种叫做“冻梨”的水果深受牧民群众欢迎,因为冻梨本身就已经是冻住的状态,所以在牧区寒冷的气候下就刚好可以很好的保存,也不容易变质。冻梨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制作。用来做冻梨的梨通常就是从外地来的普通的山梨,洗干净装入袋子放到帐篷外就可以了,因为牧区气候寒冷,门外就是天然的冷冻室,再拿回屋里解冻,然后如此重复冷冻几次就好了。冻好后,梨表皮就会变成黑褐色,酸甜可口,在牧区油腻的食物吃多了,吃一个冻梨清爽可口,解腻解渴。过年必不可少的一定是藏式点心“辛”。“辛”是由曲拉、酥油、砂糖、蕨麻、红枣和彩色糖球等制作而成。曲拉、酥油、蕨麻和糖是必须品,其余则是用来装饰的点心的食材。

首先,将曲拉浸泡至软糯,煮好蕨麻,将酥油融化好备用。其次在浸泡好的曲拉中放入砂糖(或红糖)和蕨麻搅拌均匀,然后将其放入磨具内,一般就是方形的盒子或者盘子等容器中。接着在上面均匀的淋上融化好的酥油,让酥油充分渗透进曲拉中,酥油要没过曲拉等混合物的高度,然后将其放置冷冻。在酥油稍微凝固但没有完全凝固时开始在上面用彩色的糖球以及红枣装饰。心灵手巧的藏族妇女会用剪刀将红枣剪成细条,用其来拼凑成藏文的祝福语装饰在点心上,比如吉祥如意等。最后,再让酥油进一步凝结和冷冻,美味可口的藏式点心就制作完成了。此外,还会包足够多的饺子、包子和煮牛羊肉,以备过年期间客人来家中做客可以享用。饺子的形状类似汉地沙县的饺子,不知道两者是否有什么渊源关系。有待学者进一步考察,最后包好的饺子、包子等会冻起来。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知乎)

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切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还会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牧民拍摄)

藏历腊月二十九晚饭前,藏家人会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雍仲“卍”符号,表示人寿粮丰,岁岁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通常自己家中新备的食物,都要从中取出一点先供奉给神灵佛祖,将之前备好的青苗,油馃子、酥油羊头、五谷斗等摆于佛龛前的茶几上,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会忙碌到深夜。这天晚饭前,家中的每个人就要梳洗干净,预示着将一年的灰尘和“不洁”清扫干净,然后各家要吃面团“古突”,意为“腊九粥”。

在藏文中“古”是九的意思,九在藏族文化里是个吉祥数字,如藏文化中认为有九重天、过上九节等。顾名思义“古突”一共要凑齐九种不同的食材,食材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家家户户的条件不同,各地区所拥有的食材也不尽相同,所以只取九的吉祥意义,有九样食材就行。贫困的人家可以将调味料也计算在内,比如盐巴。还有的会制作几个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通常,除夕夜里是不睡觉的,家中至少有一个人会熬夜到天明。在吃完除夕晚饭后,家里人便开始“摆盘”。“摆盘”就是将准备好的所有美食全部都装在精美的盘子里,全部都摆在桌面上,等待客人享用。这是体现藏族人热情好客的方式之一。因此,当你走进牧民家中,你会发现牧民家家户户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这也同时体现了今年一家的收成。摆放的食物越丰盛越能体现一家一年的丰收和对来年兴旺的期待。“摆盘”中必不可少的是羊尾巴肉,要将整个羊尾巴连接着背部一起煮,然后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尾捎上还要留有一塔象征吉祥的白羊毛。这个羊尾巴要宰自己家中最肥的羊,以展示牧民牧羊的能力。过了十二点,到大年初一就可以走家串户的拜年了。通常是晚辈们准备好新年礼物先去长辈所在的家庭拜年。

以前,拜年的礼物基本就是食物,如砖茶,通常送给老人。做的锟锅或以牛粪灰烧馍馍都可以是新年礼物。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便从河里背回“吉祥水”,然后唤醒全家人,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向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此后长辈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后辈回贺“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圆满)。

仪式完毕后,便吃糌粑并可以享用摆在桌子上的所有美食。初一这天一般禁止扫地,不准说不吉利的话。拜年的时候,通常女性会留在家中,一来以防有客人来时没有人,二来保证炉火旺以及奶茶的温热。去拜年自然要带着新年礼物,新年的礼物也很有考究:如果去有老人或长辈的家拜年,必须要有砖茶,将哈达和砖茶送给长者。给家中的男主人送的必定是青稞酒,给女主人送被面或者做衣服用的布段子、绸缎子等。如果家里拮据,只给对方家中的长者送礼即可。

家中来了客人互道新年祝福后,第一件事就是盛酥油奶茶,即在奶茶里放一点酥油,有条件还会放两颗红枣。紧接着,会将冻好的饺子拿出来赶紧煮上,有的人家还会在饺子汤里一起煮粉条。主人会一边让客人吃桌子上摆盘的食物,一边开始敬青稞酒。在牧区,大家都很客气,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吃摆盘里的美食,不会喝光奶茶,也不会吃光饺子,总是会剩一点在碗里,更不可能要第二碗。那样会被人笑话,觉得你没有吃饱饭,专门为吃而来,这是非常丢人的事。

而敬的青稞酒是一定要喝完的,这是对于主人敬酒的回应,也是收下祝福的表示。走的时候主人家会回礼,回礼也是同样,过去多以食物为主。80年代罐头的流行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罐头会连同砖茶一起送给年长的女性。因而,拜年在青海藏族家庭是走马观花式的,大家的目的不是为了吃,而是看谁家摆的盘多而好看,谁家盘中的肉更肥美。此时,食物就像女性的服饰和首饰,代表了这个家一年的丰收情况。

2.吃不饱肚子的藏式婚礼饮食

藏式婚礼是除却新年以外,最隆重的准备美食的日子。藏族隆重而正式的婚礼非常有意思,比起品尝美食,更多的是饮食中所包含的文化与意义,以及其间的仪式。青海不同藏区的婚礼也不尽相同,在此以牧区藏族婚礼为例描述。

传统的牧区藏族婚礼都是在家中举行,会用家中最大的帐篷作为婚礼的接待帐篷,另外还要有给新娘和新郎准备的单独的帐篷。给新娘准备的帐篷不可以是黑帐篷。在藏族婚礼前,两家人会提前商量来男方(或女方,如果是招女婿则是女方家)家中的人数,以便准备足够多的食物。在藏族婚礼中,最重要的宾客不是男方或者女方的父母,而是双方的舅舅们。男方家要明确知晓女方家里要来几个舅舅,伴郎和兄弟的人数,以此决定屠宰羊的数目。屠宰羊的数目一定不能太少,至少每个舅舅有一只煮羊尾(连接着脊背部位),越肥硕越好。还要多备用几只羊尾。

除了煮牛羊肉,灌牛羊肉肠,还要炸长条形的油饼,像过年一样在帐篷里摆上长条桌,桌子上摆盘放置所有的食物。有煮的牛羊肉、油饼、瓜子糖果、青稞酒等(现在则越来越丰富了)。每个长条桌上的食物是间隔交错摆放。在女方送亲团舅坐的位置前,一定要摆放上最好的煮羊尾肉,将尾巴朝向客人摆放。接着就是包足够多的肉馅儿饺子,饺子要比平时的小很多,包的更加精致(形状类似沙县饺子,俗称老鼠饺子)。

男方的舅舅以及伴郎团等迎亲团(均为男性)要骑上家中最好的马儿,在藏服腹兜内装上用来斟酒的银碗(敬酒的碗即可,不一定非要银质,以家庭为准),带上青稞酒,去女方送亲团(均为男性,舅舅以及兄弟等人组成)到来的路上迎接,在迎接仪式中,要用青稞酒进行三次敬奉仪式。男方会在自家的草场上,迎亲路途中一块较大的空地上骑马等候女方送亲团的到来。在这里,还将举行一场对送亲团的骑术考验的仪式。在场地远处,迎亲团有两个人拉起一条白色的绸布,藏语称为“巴腾”,(藏文:འབབ་རྟེན),类似赛跑终点的冲刺线,等待送亲团。

最重要的是,从敬奉到开始骑术的考验,所有的程序都在马背上进行,不可以下马。男方迎亲团到达以后,会拿出装好的酒碗,斟上清爽的青稞酒,一边念诵着敬山敬神的颂词和吉祥颂,一边将酒抛洒至空中,以敬神灵,这是第一次的敬奉仪式。第二次则是当送亲团来了以后,迎亲团会骑马形成一个圆圈,将送亲团围在其间,并再一次向送亲团身上抛洒青稞酒,颂吉祥词。随后,将请出送亲团的代表以最快的速度骑行到刚才的冲刺线那里,并将“巴腾”拿起单手缠绕在自己的手臂上。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技术活,如果骑术不佳或者没有将“巴腾”缠绕在手臂上都会被嘲笑。通常,在牧区,没有人会失误。当他完成这个仪式后,男方迎亲团会再次抛洒青稞酒,念诵吉祥词。

此时,在男方家中的帐篷里,炉灶上热腾腾的奶茶正在等待送亲的客人。灶旁是新郎家中担任掌勺的厨娘(不能是男方母亲),厨娘在婚礼中担任的是斟茶的工作。在凌晨时男方家中妇女就会挤好足够用的牛奶,也有的会储备好几天挤的牛奶以备婚礼使用。在迎亲队伍即将到来时熬制好奶茶,备好放入奶茶的酥油块。在海西牧区,酥油茶不像西藏等地,将酥油在熬制的过程中放进去,而是先将奶茶倒入碗中,再将一块酥油放入碗中,用奶茶的热度将酥油逐渐融化。当送亲的人(新娘的舅舅与兄弟)全部入阳帐[11]坐定后,厨娘便开始从新娘舅舅开始敬茶。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在阴帐的人并不之前的迎亲团,因为在海西牧区,有着“女不坐阳帐,男不坐阴帐的”习俗。坐着的,是男方家中的女性,而新郎的母亲此刻就坐在灶的旁边,即所谓的“压灶[12]”。在敬茶之前,厨娘会先敬三宝(佛、法、僧),再念诵颂词,颂词中包括对神灵的敬颂,对男子家神的介绍与敬颂,对灶神的敬颂,对新郎的夸赞以及这碗奶茶的渊源——这碗奶茶的牛奶源自哪头有恩情的母牛,不可忘记它的哺育;碗中茶叶来自遥远的外乡之地,千里迢迢传至藏地;碗中的水取自哪条河流的水,不可忘记河水河神的恩惠;碗中金灿的酥油来自勤劳的妇女的手,不可不知女人辛勤的劳作等等。对于一碗茶的敬颂可以道出对神灵的敬奉,对家神的介绍,对家中男性和女性优秀品质的赞美。

因此,这不仅仅是一碗简单的奶茶,蕴含在其中的意义才是其所承载的重中之重。当第一位迎亲的客人,通常就是女方的舅舅,接过奶茶后,不是立马享用,而是“接过”敬奉,迅速开始回敬颂词,从手中的龙碗或者吉祥八宝碗开始赞颂起,赞颂龙或吉祥八宝的吉利,赞颂神灵与佛祖,继而赞颂男方家的山神与家神,最后赞颂新郎的俊美与才华能力。不论谁在念诵赞词,在场所有人都会随声附和着回复:是,是。

最后,女方舅舅便拿起自己递给自己的奶茶碗, 蘸取三下,分别抛洒向天空,以敬献三宝。之后,每一位送亲团都会拿到自己的酥油奶茶,大家会象征性的喝几口,也不会喝光。在期间,新郎的舅舅坐在阳帐最靠门的位置,此刻会开始念诵一些吉祥词和祝福语。而在此期间,新娘舅舅就会将对着他的羊尾巴割下来一块,为的是留下记号,割下来的肉有时会享用有时就放回盘子里。

接着就会宣布“拉伊”对歌的开始。坐在阴帐的男方亲家团就会开启对歌模式,新娘的送亲团男性则会对歌。几曲祝福歌后,男方舅舅会宣布情歌对唱开始了, 此时,长辈们会出去,留下年轻的额男女对唱情歌。在女方舅舅出帐篷后,厨娘就会赶紧将之前做了记号的羊尾巴换出去,拿出一个新的煮羊尾放在刚才的位置。在对歌间歇的时候,长辈又都进来,厨娘开始煮饺子,给大家盛饺子吃,同样的,也不会有人以吃为主,而是都意思一下。

此时,新娘舅舅还是会给新的羊尾做记号,会这样做几次记号,以查看新郎家是否宰杀了足够的羊来迎娶自家女儿,十分有趣。在婚礼期间,桌子上虽然有很多美食,但是通常是没有人去食用的。因而,参加藏式婚礼,多半人都是饿着肚子的,尤其是来的女性,因为帐篷不可能装下很多人,也就意味着大家大部分都在外面草地上聚集。婚礼是牧区人们难得相互见面和相聚的日子,在祝福的同时,大家也会聊聊最近的消息,联络感情。尤其是对于牧区的未婚青年,此刻也是难得的遇到可能的爱人的机会,情歌对唱也让年轻人在繁忙的牧区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或许还会遇到心爱之人。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牧民拍摄)

3.鲜有美食的六月歌会

六月歌会是藏族牧区有一个隆重的集会之日,在青海夏季是藏族群众节日与活动较多的季节。因为夏季气候温暖,鸟语花香,是集会过节的好季节。六月歌会通常在藏历的六月初六举行,藏族牧区也会根据气候的暖和程度来确定具体的日子。有的地方称为“拉伊”歌会,有的地方称为“赛马会”或者“射箭节”。顾名思义都会以活动的主体项目命名。以下暂且统称六月歌会。六月歌会是牧民夏季集会的日子,六月歌会不仅仅是对唱“拉伊”(藏族青年情歌对唱),在当下更是丰富多彩。有赛马(以海西赛马节为代表)、射箭(以黄南射箭节为代表)、民族摔跤、拔河等各种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六月歌会的美食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牧民自带的野餐美食,一种就是有些牧民搭建的帐篷饭店。

野餐的食物非常的简单,会带上风干牛羊肉。风干肉是一种传统的食用牛肉的方法。因其携带方便,耐饥以及饱腹时间长而深受牧民群众的喜爱。在牧区,由于气候寒冷,放牧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长时间在外的特性,风干肉很好的满足了在放牧过程中对能量补充的需要。风干肉的制作比较简单,将肉(通常是牛肉)切成长条状,撒上盐巴,然后挂在通风的地方,如同风干腊肠。待肉干瘪后即可。现在的风干肉也有将肉煮熟以后在进行晾干,并加入了更多的调味料。

其次,牧民喜欢带上奶茶,肉肠等,大家找个草坪围坐下来,一边享用一边聊天。另一种,则是牧民为了挣钱搭建的帐篷饭店。饭店中的美食则种类繁多,各种藏餐应有尽有。如藏式肉饼、饺子、包子、水煮牛羊肉、蕨麻米饭等。但是,牧民绝对不会错过各类比赛,尤其是赛马比赛。因而,比起吃,牧民更多的是观看各类比赛,享受夏天难得的集会。因为牧户相互之间住的非常远,平时忙于放牧和生计几乎没有时间聚会或者有机会大家聚集到一起。所以,六月歌会不仅仅是各项民族运动的比赛,也是藏民族互通有无的重要周期,在此期间才会有来自各地的牧民群众集结而来,人们交换信息,年轻人也借机物色好的伴侣等,六月歌会等成为了人们难得的集体活动,也是了解各类信息和人际交往的重要节点。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青海藏族饮食文化传统成因及现状

(图片来源:今日海西网)

4.葬礼饮食

婚丧嫁娶是人一生中的大事,很多的习俗也是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特色与不同。在青海藏族的葬礼上,体现着藏民族对于死亡的敬畏与理念。在牧区,死亡是一件严肃而认真的事,是逝去的人去往另一个世界的过度。诵经和点酥油灯等都是帮助逝去之人在路上可以看清方向并且不迷路或被妖邪带走。诵经的人以请来的活佛为主,其次是亲戚,而后是相亲朋友等。每个人的饮食可能会稍微有所不同。对于来诵经的僧人们,餐食会相对丰富一些,也会安排单独的餐桌。早餐一般是糌粑,酥油茶和馍馍。馍馍通常是锟锅、白饼等,而不能吃过年时油炸的那种长条形油饼,如果吃圆形油饼在油饼上不能划超过两个口子。

午餐会吃蕨麻米饭、酥油面团、酸奶、糌粑汤等。蕨麻米饭是将煮好的米饭和蕨麻,淋上融化好的酥油,加上白砂糖(没有就不加)食用。酥油面团是在平底铝锅里加上水、盐巴和曲拉煮开,这样曲拉就会软糯一些,开了后加入面粉开始搅拌,搅拌成湿糯的面团状,然后继续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一点点加入酥油块,让酥油在搅拌的过程中融化在面团里。当面团呈微黄的时候停止加酥油,条件好的可以多加入一些。然后依旧需要搅拌,直至面团熟透。制作过程中平底锅底会有一层粘在锅底的面,用铲子铲下来就像锅巴一样,非常好吃。面团中按个人爱好,还可以加入砂糖食用,但是过去砂糖也是只有有钱人家才有的。吃蕨麻米饭和酥油面团的时候,还会喝奶茶或者清茶。清茶则是没有牛奶的用砖茶熬制的茶,有利于解腻和帮助消化。

有的时候,还会做糌粑汤。糌粑汤是在熬制好的奶茶中制作的,但是在熬制奶茶时要加入姜片(也可用一点姜粉代替),这样更加养胃。熬制好奶茶后,用茶筛网把茶叶过滤掉,将茶水倒入锅中备用。接下来准备糌粑粉,糌粑粉是将炒面(青稞面)在酥油中揉拌成浸过酥油的粉状。将过滤好的奶茶煮开,然后一边搅拌一边一点点的加入糌粑粉,因为奶茶容易溢出来,所以要不停的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糌粑粉。不能加入太多,因为是汤,所以像稀饭中的米一样加入少量即可。加入后,还是要继续搅拌,此时搅拌的方法有些考究,要用舀勺将糌粑汤舀出抬起缓缓流入锅内,然后重复,直至糌粑汤熬熟。老人常说要舀108下,就是个吉祥的饭。晚餐和午餐差不多,在牧区饮食的样式不过,大家也是以诵经和转经为主,不会太注重吃,吃饱即可。

对于家中亲人,所吃的就更随意一些,是素食即可。有时奶茶搭配馍馍也是一顿饭。但是对于家中为故人斋戒的家人又不一样,斋戒的家人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家中青壮年的斋戒,一种是老人和小孩子的斋戒。青壮年的斋戒为小斋戒和大斋戒的循环接替。斋戒第一天为小斋戒。小斋戒的早餐是在天亮之前的茶,可以是加糖的清茶,也可以是奶茶。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食物。午餐是糌粑、奶茶、馍馍、酸奶以及其他素食。可以尽可能的吃饱饱的,因为这是一天中唯一一顿正餐,但是只能是素食。

本文作者: 东格卓玛,藏族,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藏族社会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

1.苏发祥.藏族历史[M].巴蜀书社.2003年.P4.

2.赤列曲扎.西藏风土志[M].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4年12月第三版.

3.青海人民出版社编.青海特产风味指南[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4.宁世群.藏族传统节日 [J] .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5.王尧.藏学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6.刘清斌.青稞酒及其生产技术[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年8月第23卷第4期.

7.秦永章.青海塔尔寺的酥油花艺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

8. 赵宗福.塔尔寺酥油花散论[J].民族艺术.2000年02期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