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城纪念馆工作人员在采访221基地的老职工。
原子城纪念馆内部队在参观。
原子城纪念碑。
原子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走访六十年代为了221基地建设而搬迁的牧民。
和平之门。
本报记者 丁玉梅
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星星点点的银色花朵和金色花朵点缀其中,牛羊如珍珠般散落在草原各处,牧人挥动牛毛编制的鞭子,向着白色的帐篷走去……这是金银滩最初的模样。
1939年,随着王洛宾的歌声,金银滩成了美好爱情的代名词,浪漫一如这里的金银色花朵般,在这片草原悄悄绽放。
1958年7月,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央批准了研制原子弹的选址报告,正式选定在了金银滩草原。不久之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儿女奔赴这里,共同开创新中国的伟大事业,金银滩变成了“221”厂,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里酝酿,金银滩迎来属于她的高光时刻。
1964年10月,“轰”的一声,蘑菇云腾空而起,胜利的冲击波,从西部的大漠传遍全世界,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全新的中国,一个历史从这里开始。
金银滩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的所在地,1993年,她完成历史使命,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全面退役。
2009年5月26日,记录中国核工业创建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彰显人文精神、实践意义、时代价值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转瞬十年,全国各地300余万各族群众慕名到馆接受教育,20余万各界群众聆听巡回宣讲报告,凸显出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替代的强大功能和价值传承,成为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展示基地、党史党性教育基地。
历史从这里开始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批科学家、干部职工、解放军战士,满怀爱国之情和对党的忠贞之情,用智慧、青春和热血,在祖国的西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核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五十多年前,东方巨响,传遍了整个祖国大地,也震动了世界各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除了要突破科技领域中的种种难关,还要克服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生活,在国家经济最困难时期,勒紧裤腰带研制原子弹,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务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指引着我们向更远的未来走去。
秋高气爽,9月10日,走进西海镇,乳白色半掩体结构的原子城纪念馆很是醒目,整个建筑庄严肃穆,置身其中,使人不由得想起了那段峥嵘岁月。
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枚褪色的军功章,一份旧得发黄的规章制度,一件已看不出是蓝色还是灰色的军大衣……纪念馆里的每一件图片和实物,都是那样的震撼人心,因为他们承载着中国人艰苦卓绝、自信自豪的历史,同时传递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站在纪念馆大厅,看着一件件关于“两弹”的展品,听着一代人为祖国事业奉献青春的故事,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年代:一群年轻人唱着歌儿,向着戈壁荒漠挺进。在这段岁月里,他们曾为各自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而拥抱着欣喜落泪;也曾因饱受思乡之苦,夜半独自悄悄落泪。
“纪念馆原本是在海北州图书馆的二楼,自1987年221厂退役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牵挂着金银滩草原的发展和建设,曾多次来金银滩视察。”说起重新建设纪念馆的初衷,纪念馆负责人李成君解释道。
把原子城建设成国家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摆在青海省面前的历史使命。
为了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在各级政府的努力和帮助下,海北州进一步加大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开发、保护和利用力度,先后对纪念展馆、爆轰试验场、地下指挥中心、纪念碑等进行了开发改造,为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关于上报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推荐材料的报告》《青海省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大纲》等一系列文件的出炉,无不彰显着当年我省将221厂遗址建设成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决心。
2005年,原子城被评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6年,占地12.2公顷、总投资7248万元的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西海镇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纪念馆和纪念园,其中主体建筑纪念馆建设规模9615平方米,内设“历史抉择、艰苦创业、勇攀高峰、东方巨响、共和国不会忘记”五个主展厅,以及原子知识厅和序厅共同组成。
2008年6月17日,省上安排有关人员持函协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装备部司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征集东风2号甲导弹弹体及其他重要展陈实物和图片。
经过两年时间的建设和筹备,2009年,纪念馆迎来第一批参观的游客,他们中有的人是当年在此工作的职工,有的人是他们的后代,无论是谁,都捧着一颗敬畏的心,重新踏上这片功勋卓著的地方。
“我们回来了!”参观团中有几位老人是221厂基地的第一批警卫员,当他们看见221厂牌时,“快看快看,厂牌还在。”说着大家缓缓摘下帽子,抬起手敬礼。老人们眼里噙着泪水,不禁说道,“人们还没有忘记我们,我们的这一生也值得了”。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纪念馆接待中心副主任王致玲,是纪念馆建成后的第一批讲解员,这十年来她对纪念馆的感情越来越深。“十年来,每一次讲解,都会从心底涌出无限的感动。”王致玲说道,将老一辈人身上的伟大精神,化作一个个细致动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是她最自豪的事情,就在今年2月份,她凭借这些动人的故事和专业的讲解,获得了“全国优秀讲解员”的称号。
十年前,为了充实纪念馆的讲解员,海北州举办了全州的演讲大赛。大学毕业不久的王致玲参加了比赛,成为了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我是海北人,但对两弹的了解少之又少,当时普通话又一般,要给大家讲解心里实在没底。”刚来到纪念馆,王致玲心里其实十分忐忑。
从布展做起,了解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自己写讲解稿,早上坚持练绕口令,提高普通话的水平,是王致玲每天要做的事。“那时候为了讲解好,写好稿子后,拉着纪念馆的同事充当观众,一遍一遍地讲给他们听,直到大家说可以了,我们才停下。”说起十年前的自己,王致玲笑个不停,她觉得那时候大家很年轻,浑身都是冲劲。
十年来,王致玲也积累了不少两弹的故事,每一次聆听都会带给她强烈的感动。来原子城参观的不少是“核二代”,他们寻着父辈的足迹,踏上青藏高原,来到原子城,瞻仰父辈的神采。曾有一位来自安徽的“核二代”告诉她,当她乘车来到海晏县,车子行至东大滩水库时,她泪如雨下,她的亲人就是在这里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
为了挖掘更多两弹背后的点点滴滴,王致玲他们每年都会走访一批与原子城历史相关的革命前辈和科学家、科研专家、技术工人和干部职工、烈士遗属,听他们讲“221”基地的神秘历史,讲他们为祖国核事业作出的贡献。
“老家来人了!”2013年,王致玲他们行至河北省廊坊,一位原是“221”基地职工的老人,听闻他们来自青海原子城,不禁亲切地和别人说道。得知他们在挖掘“两弹”故事,老人很支持,在王致玲他们临走之时,老人非常不舍,握着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手说道,他已经和子女们说好了,等他去世后要把他的骨灰撒到金银滩。
这位老人临走时的话语,王致玲一直都记在心里,只有怀着无限的热爱,才会过了几十年,还是对这里念念不忘。此时,王致玲和其他同行的工作人员,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研制“两弹一星”是在我国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的,广大研制工作者在“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进程中,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地镌刻在中国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的迫切需要。
纪念馆如一个蓬勃的精神花园,让我们从中源源不断汲取勇往直前的力量。趁着暑期还没开学,来自西安的大学生王子鸣和父母一起来青海旅游,纪念馆的参观是他们的第一个站点。“参观纪念馆后,我了解了以前的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造出了原子弹,他们太了不起了,我接受了一次完完全全的精神上的洗礼。”走出原子城后,王子鸣不禁感慨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老一辈的人,在物质匮乏,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下,凭一己之力,造出了“争气弹”。“两弹”元勋邓稼先曾说:“从今以后,我要去办一件大事,办成了,一生也值得。为了它,死了也值得。”历史演进,不忘初心,新时代使命更艰巨,任务更繁重,也更需要我们发扬和传承“两弹”精神,努力成为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心怀梦想再出发
在原子城纪念馆,宝藏可不少,2012年10月,纪念馆成立的海北州历史上第一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是其中之一。
宣讲团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精神高地”为使命,从海北出发,走遍青海、走向全国,掀起学习“两弹一星”宏伟历史,弘扬“两弹一星”伟大精神的热潮,成为引领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严三实”的强大精神动力。
走进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武警部队……宣讲团行程过万公里,巡回北京、上海、湖南等地,一路宣讲,一路传递爱国情、奉献心,共开展了341场宣讲报告,听众超过20万人。
宣讲团的成员是馆内讲解员,脱离一件件展品,怎么样讲好“两弹”故事,成为讲解员们新的挑战。
2019年3月29日,云南省电网公司道德讲堂:
“原子城在服役的近四十多年历程中,共有14547人参加大会战,无论将军还是普通士兵,无论专家还是普通工人,都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其实选择了核事业,就是选择了隐姓埋名,选择了默默无闻……”站在讲台上,原子城宣讲团主持马晶,身着绿色军礼服,饱含深情地向大家介绍起了原子城。
为了更能生动形象地传递“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分伟大的事业、永恒的精神;共和国之恋;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共和国不会忘记;民族脊梁五个篇章。
宣讲团每次宣讲,形式都会有所创新,翔实地解说加上视频,结合大量珍贵的照片,力争更好地还原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场景。近两年,宣讲团成员还充当起了演员,以小话剧的方式,向大家演绎“两弹”元勋们的故事,每次王致玲和张寿川演绎邓稼先夫妇的爱情故事时,都会感动台下不少观众。
张海花和徐瀚生夫妇就是宣讲团的其中一员。在他们看来,每次去大学宣讲,通过宣讲员或娓娓道来,或澎湃昂扬的宣讲中,学生们仿佛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年代,来到那遥远的地方。当宣讲结束时,没有一个人在玩手机,最后播放歌曲《歌唱祖国》时,大家心情慷慨激昂,纷纷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张海花他们有一次在上海宣讲,等所有的宣讲都结束后,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找到了他们。原来这位男子在听宣讲的过程中,从视频里,看到了他母亲的照片,他母亲是当年原子弹爆炸时的报时员,他想带一份视频回去留作纪念。
每一次宣讲都有着新的感动,讲得多了就像是在讲自己亲人的故事;讲得多了连张海花5岁的儿子,都能说出好几位“两弹”元勋的名字;讲得多了每次讲还是会热泪盈眶。
“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全国文明单位”、“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新时代,新起点,原子城纪念馆带着“两弹一星”精神再出发,旌旗猎猎踏征程,我们期待着它在神州大地,敲出新时代的精气神。
原子城纪念馆供图
作者:丁玉梅 来源:青海日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