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青藏公路之父”背后的故事,有几人读懂

作者: 时间:2023-08-15 11:45:55 浏览量:

1951年8月,一支首次挺进青藏高原的部队,一边探路一边行军,从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方向,跋涉了3个多月才最终抵达拉萨,途中还损失了三分之二的骡马——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从青海进入西藏的部队,慕生忠就是这支部队的政委。

“青藏公路之父”背后的故事,有几人读懂

△慕生忠将军

入藏后,他担任西藏工委组织部部长。1953年春,西藏遇到了空前的粮荒,几万进藏解放军面临断粮的危险。上级决定成立西藏运输总队,负责把粮食补给及时安全送上高原,而干过粮草官的慕生忠临危受命,担任起运输总队的政委。

上次进藏用的是骡马,结果损失惨重。这次运输总队从青、甘、宁、新、蒙等地先后购买了27000峰骆驼(占到了当时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雇用了驼工2420名,组织了一支庞大的骆驼队向拉萨运粮。

可走哪条路线呢?沼泽遍布的黄河源区,再不敢涉足。一番打听,得知曾有商人的马帮,走到柴达木盆地的西南方一个叫“郭里峁”的地方,那里有一条从昆仑山里流出来的河,沿着河道向南就能越过莽莽昆仑,再途经可可西里、唐古拉山,最终可以到达拉萨。

第二天,慕生忠就叫人找来了一张马步芳时期留下的地图,在柴达木盆地的西南角,还真发现了一个小黑点,上面标着“噶尔穆”。噶尔穆是不是就是商帮说的郭里峁?他又让人去问牧民,得到的答案让人振奋:噶尔穆是蒙语,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郭里峁也有一条河,就是同一个地方没错了。

兴奋的慕生忠,立即派人骑着几峰骆驼去找噶尔穆。可找了很长时间,连一个村庄、一间房子、一个人影都见不到。

于是,慕生忠亲自赶到了现场,只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纠结于哪里才是噶尔穆、噶尔穆到底存在不存在。毫无头绪之际,慕生忠表现出了决策者的果断——他当场拍板,撂下一句话,结束了争论:“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噶尔穆!”

第二天,大家醒来时,发现帐篷外面立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就写着:噶尔穆。这里,成为今天的格尔木市主城区所在地。

骆驼大队从这里出发,一路向南,最终成功将救命的粮草送到了拉萨——这条路线,就是今天青藏线的雏形。然而,数万斤的粮食运到了,但损失了4000峰骆驼,仅仅一趟的折损率就高达15%。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慕生忠已经极富前瞻性地意识到:西藏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撑,而青藏高原并不适用原始的运输方式,必须靠货车;想开货车,必须修路!

他是个有心人:运粮的同时,他又安排副政委任启明组建了一支探路队——赶着木轮马车,实地勘测,探探从格尔木到拉萨能不能修一条青藏公路。

有勇有谋,慕生忠的这种性格特质,在他早年革命生涯里就已体现出来。

他是陕北人,20岁就参加了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革命斗争。残忍的反动派,将他一家四口人都杀害了,还曾悬赏10万大洋捉拿他。慕生忠可不是吃素的,他在家乡拉起了一支游击队伍,倒是砍下了很多反动土匪的头颅——这种敢做敢当、有仇必报的做派,非常像影视剧《亮剑》里的那个李云龙。而且,在反动派白色恐怖的高压下,还能坚持举红旗、打游击,慕生忠显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必然具备胆大心细的性格

1954年1月底,探路队传回来好消息:从格尔木经昆仑山、唐古拉山去往拉萨的这条路线,“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山虽高,坡度缓,河虽多,水不深”,是青海与西藏间修筑公路的最佳选择。

“青藏公路之父”背后的故事,有几人读懂

△唐古拉山口。来源/纪录片《国家记忆》截图

接到电报时,慕生忠恰好正在北京开会。他二话不说,当即去国家交通部登门拜访,直截了当地提出想修一条青藏公路,希望交通部门领导多少批点钱。

慕生忠的回忆文章里,记录了双方展开的一场神对话——

交通部门领导:“在青藏高原修公路?这是件大事,我们作为主管部门,从来没有安排这项工程呀!”

慕生忠:“所以我才来要求的呀。”

不出意料的是,国家交通部门回绝了慕生忠的请求。理由并非因为他不按套路出牌,而是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一五”计划也刚刚启动,百废待兴,国家财政实在拮据;此外,当时康藏(从四川雅安到西藏拉萨)公路已经动工,既然川藏方向的通道正在建设,那么青藏方向的通道是不是可以先搁一搁?

慕生忠明白,这一搁,就不知会搁多长时间了。在国家交通部门吃了闭门羹,他没有放弃,而是“另辟蹊径”,与西藏工委主要领导一起,去找刚从朝鲜战场回来的老首长彭德怀汇报。

这一次,慕生忠也很明智地做了一点妥协,既然修建青藏公路有困难,那先修从格尔木到可可西里这一段,看我们能不能做到?彭老总听后很支持,认为从国防角度看,修这条路很有必要,他让西藏工委写一份修路报告,由他转交给周恩来总理。

短短几天后,周总理就批准了这份报告——青藏公路项目峰回路转,国家拨付了30万元经费,支持先修格尔木至可可西里段——意思是,先看你这一段修得好不好,再说后面的事。青藏公路上马之初,其实是个“半拉子工程”。严格说,这一段只占到格尔木至拉萨的四分之一里程。

报告批了还不算完,慕生忠又去找彭老总寻求支持,潜台词是“人家周总理都批了,老首长您不赞助点儿?”彭老总于是又指示西北军区,支援了10辆十轮大卡车还有工兵、炸药、铁锹、十字镐等人员物资,慕生忠这才满载而归。

如果没有慕生忠的远见、坚持与灵活,青藏公路的修筑恐怕会推迟很多年。

然而,这种“另辟蹊径”、越级汇报,却犯了行政体系的大忌。当时的慕生忠,已经年过不惑,这点人情世故,他自然懂得。然而,为了修路,他甘愿去得罪人。主管部门否定慕生忠的提议,也是出于公心:当时国家财力确实捉襟见肘,何况康藏公路已经在建。而在工程确定上马后,各级各部门的人财物支持也迅速到位,我们并没有看到有人在中间使绊子——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大公无私。

国家批准了个“半拉子工程”,慕生忠明白,从格尔木到可可西里的这段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格尔木至可可西里段在昆仑山北麓的雪水河破土动工,慕生忠亲自担任筑路总指挥——从他最早去国家交通部门提出想法,到工程正式动工,中间只隔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这就是新中国建设者们只争朝夕的速度和效率。

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比较熟悉:

上千人的筑路大军开赴荒无人烟的高原,慕生忠同大家一起住帐篷、喝冰水、啃干馍;他们用十字镐,一镐一个火星地敲开了昆仑山坚硬的沙渍石;他们用土办法,仅花三天时间就架设了大裂谷的木桩桥,慕生忠亲自坐车驶过去,以身试险检验桥的质量……

“青藏公路之父”背后的故事,有几人读懂

△人们在筑路劳动。来源/纪录片《国家记忆》片段

筑路者的建设速度也是惊人的:7月22日,汽车就开到了可可西里,亘古无人区,留下了第一履车轮印。

慕生忠立即电报北京,提出继续向前推进,一鼓作气将青藏公路全线修通的想法。这一次,他们的努力换来了国家层面的鼎力支持:200万元经费,100辆大卡车,1000名工兵。

12月22日,最终修到了拉萨——这项前无古人的伟业,在一年之内,就变为了现实,这就叫“敢叫日月换新天”。12月25日,青藏公路与康藏公路同时通车,在拉萨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这一天,毛泽东主席非常兴奋,特地将自己的生日提前一天过,以示庆祝。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公路有120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跨越了昆仑、唐古拉、沱沱河等高山冰川,慕生忠等筑路先驱们仅用7个月零4天就完成建设,彻底改变了西藏长期封闭落后的状况,使内地进藏时间由历史上的3到5个月不等一举缩短为当时的半个月左右。

1955年,慕生忠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当年在格尔木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被保存至今,并称为“将军楼”。后来,人们更习惯尊称他为“青藏公路之父”。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