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青海省博物馆:一块残碑记录了一代名将家族为民族和睦做出的贡献

作者: 时间:2023-08-26 14:20:34 浏览量:

“青海江河连东土,河湟山川通西陲”,青海这片美丽的热土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两汉时期,居住在青海的古羌人、小月氏卷入了中原王朝与匈奴的角逐,由此引发了青海的动荡与不安,危急时刻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将军毛遂自荐来到青海,用自己的智慧和威德平定了叛乱,使各族人民过上了和睦相处的安定生活。这位将军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充国,在以后的岁月中,赵充国和他的子孙后代扎根青海,将内地先进的经济、文化引入青海,和羌人、小月氏等民族共同开发青海,使青海的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青海省博物馆:一块残碑记录了一代名将家族为民族和睦做出的贡献

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一块残碑《三老赵掾碑》就记录了赵氏家族在青海河湟流域跨越将近三百年的艰苦创业史。《三老赵掾碑》材质为青石,字体为汉代隶书,石碑原来高1.10米,宽0.55米,厚0.17米。这块石碑出土于青海乐都县高庙镇白崖子村,出土不久就断为两截,在1951年的一场大火中,石碑又被烧塌的建筑物砸碎,仅剩碗口大小就是现在观众们看到的样子。不幸中的万幸是石碑在发现之初和青海省图书馆收藏期间,当地的不少知识分子做了许多次拓片,才使这块历史和书法弥显珍贵的文物信息得以保留。

青海省博物馆:一块残碑记录了一代名将家族为民族和睦做出的贡献

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三老赵掾碑》残碑

从拓片看,碑文字体虽小,但是镌刻流畅,字迹端庄雄浑、流美劲健,是难得的东汉隶书精品。不仅如此,碑文所记载的一些历史事迹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中都不曾提及,这些内容是研究西北历史的重要参考内容。原石碑碑额为两竖行的六字大篆书“三老赵掾之碑”。碑文736字,分为23行,每行32字,行间细线分格,字体为大小约2厘米x2厘米的汉隶书,字迹主次分明、疏密有度、古朴娟美,是东汉隶书碑中的佳品。落款为“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也就是公元180年,东汉灵帝时所刻。碑额中的“三老”是古代的乡一级的官员,负责教化地方、调节民事纠纷等事务。“掾”也不是人名,是汉代主官的属官通称。碑文交代了这块石碑是为赵充国的后代赵宽所刻,因此这块石碑也简称《赵宽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段艰苦的创业史。

青海省博物馆:一块残碑记录了一代名将家族为民族和睦做出的贡献

《三老赵掾碑》拓片

赵充国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37年~公元前51年,祖籍陇西郡上邽县(甘肃天水),汉武帝收复河西后,家族响应国家号召移民金城郡令居县(甘肃兰州永登)。由于金城与羌人、匈奴、小月氏等民族为邻,所以赵充国对他们非常了解,这也为以后经营青海打下了基础。年轻时赵充国就是武勇与谋略并重的将领。公元前99年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北征匈奴,可惜李广利才能平庸,部队被匈奴包围,赵充国率领百余名勇士奋勇突围,才使汉军脱险,赵充国也一战成名,得到了汉武帝的垂青。之后赵充国在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担任高级将领,多次平定了西北边疆的叛乱,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立下汗马功劳。公元前74年赵充国又与霍光等人拥立刘询(汉宣帝)为帝,被封为营平侯。

青海省博物馆:一块残碑记录了一代名将家族为民族和睦做出的贡献

赵充国画像

进入公元前1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汉朝、鲜卑、乌桓、丁零对匈奴的持续打击,匈奴日趋向西迁徙,西域再次成为汉匈争夺的焦点。为了切断汉朝和西域的通道,匈奴挑唆青海的古羌人、小月氏中的不安定分子,发起叛乱,妄图夺取河西走廊。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青海先零羌与罕幵(jiān)羌人部落化解怨仇,交换人质后订立盟誓,欲对汉不利。得到消息后,汉宣帝向熟悉羌人的赵充国询问看法。赵充国敏锐的觉察到,这背后有匈奴的挑唆,他们的目的旨在占领张掖、敦煌,控制西域东南的鄯善国。于是提醒朝廷早做准备。

汉宣帝派义渠安国巡视诸羌,但是义渠安国做事简单粗暴、不计后果,他到达青海乐都后马上召集诸羌各部首领召开会议,会议后他以“尤桀黠(很狡猾)”之名斩杀了30多个先零羌的部落首领,这激起了羌人的愤怒,以前还在持观望态度的部落也加入了先零羌集团,于是湟水流域烽烟再起,羌人叛乱了。义渠安国率军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到公元前63年,不得不撤退到甘肃的令居(永登)。

赵充国的故乡,甘肃永登的薰衣草花海

此事上报朝廷后,宣帝准备出兵平定叛乱,于是派御史大夫丙吉来问赵充国“谁可为将?”赵充国毛遂自荐:“亡逾于老臣者矣。”此时赵充国已经七十六岁了,宣帝有些不放心让他出征,于是派人来问:“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你认为羌人的实力如何?需要多少兵马?赵充国答道:“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战争的事情必须要亲自考察后才能制定策略,等我到金城郡(兰州)以后再说。于是赵充国没带多少兵马就和儿子赵卬(áng)向金城出发。

赵充国到达金城后筹集1万骑兵渡过了黄河,留下儿子驻守金城,过河后赵充国面临的对手就是被先零羌胁迫的罕幵羌。他首先释放了被西部都尉府扣押的罕幵羌头领靡当儿的弟弟雕库,向罕幵羌抛出橄榄枝。其次赵充国派出大量熟悉羌人风俗习惯的官吏,安抚没有参与叛乱的部族。赵充国的名声在西部非常响亮,羌人对他更是十分忌惮,那些持观望态度的部落重新归顺了朝廷;摇摆不定的部落也人心惶惶,嚷嚷着要退出叛乱。只有罕幵羌想趁着人多势众的优势速战速决,但是赵充国任凭他们百般辱骂就是不出战。他是想利用自己的威望,消耗羌人的锐气,使他们的联盟瓦解。

赵充国和他的子孙屯田过的地方,青海乐都县扎龙沟的冬日美景

正当赵充国的策略开始显现成效时,京城中的宣帝和大臣们坐不住了,他们认为是赵充国的兵力不足,才不敢与羌人接战,于是宣帝又筹集了六万人马赶往金城郡增援。与此同时驻守在张掖、酒泉、敦煌的辛武贤也上书宣帝,表示他可以率兵南上,协助赵充国破羌。宣帝将辛武贤的建议告诉了赵充国,指责他迟迟不肯开战,是浪费国家的开支,并且说打算采用辛武贤的策略。赵充国急忙向皇帝写了著名的《上书谢罪因陈兵利害》奏疏,说明攻打罕幵羌的危害,先零羌才是叛乱的主谋,攻击罕幵羌只能促使他们的联盟更加牢固,不如用安抚的策略孤立先零羌。

对于辛武贤的计划他明确表示反对,赵充国用兵法中的“攻不足者守有余(进攻力量不足的但防守有余)”、“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善于打仗的人让敌人送上门来消灭他,但不被人牵制送上门去)”的策略说明原因:匈奴和先零羌勾结的目的就是夺取河西四郡,现在正是他们兵强马壮的时候,辛武贤的部队本来就人数不多,防守尚可自保,如果派他们来攻打羌人,匈奴人就会趁虚而入,夺走敦煌、张掖。宣帝看了赵充国的奏折后才明白了他的策略是最正确的,于是让辛武贤好好防守河西,让赵充国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心意办事。

青海省博物馆:一块残碑记录了一代名将家族为民族和睦做出的贡献

《三老赵掾碑》的局部拓片细节

赵充国一边向西部的先零羌进发,一边安抚羌人,一路上约束部队,对羌人秋毫无犯;抓到和汉军作战的羌人,也会立即释放,并且让他们转告自己的首领:“汉军前来是诛杀有罪的人,有没有罪他会分得一清二楚,不要跟着别人瞎起哄,自取灭亡。皇帝说了,犯法的人如果捕杀了犯法的人,不但可以免罪,还能拿到不菲的赏钱,……。”在赵充国的安抚下许多被裹挟的部落全都投降了,最后靡当儿也率领罕幵羌的所有部族向赵充国投降。不到两年,投降汉朝的羌、氐、小月氏有数万人,先零羌的一些部族也归顺了朝廷。

在青海平乱期间,赵充国愈发觉得朝廷的后勤补给是最大的弱点,于是上书汉宣帝提出“屯田”的办法来解决,接连上书了《上屯田奏》《条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状》等奏疏,最终说服皇帝和群臣,“屯田”计划得以实施。赵充国一边与先零羌作战,一边在湟水东岸屯田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当年屯田的成果就得以显现,军队生产的粮食不但能够自给自足,多余的部分还被用来赈济当地百姓。赵充国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反观先零羌犹非、杨玉等人率领的叛军,由于防止汉军进攻而荒废了农牧业生产,没吃没喝的他们只好抢劫百姓,这进一步失去了人心。

青海省博物馆:一块残碑记录了一代名将家族为民族和睦做出的贡献

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赵充国“河湟屯田”油画

公元前60年,等不及的汉宣帝还是派辛武贤、许延寿等人出兵青海西部,消灭了部分叛军,之后犹非请求罢兵讲和,汉宣帝同意了讲和。但是犹非人心尽失,秋天众叛亲离的犹非、杨玉等人被部将斩杀,首级被献给赵充国,至此这场长达3年的叛乱终于被赵充国以最小的代价平定。之后赵充国留下他的子孙在青海湟水流域继续屯田守护边疆。赵充国回朝后,宣帝让辛武贤的弟弟辛汤担任护羌校尉,但是此人心胸狭窄,脾气暴躁不是护羌校尉的合适人选。赵充国多次反,因此得罪了辛武贤。在一次宴会上,赵卬酒后失言泄露了宣帝要处罚张安世的机密,辛武贤趁机告密,最终赵卬不堪受辱,在狱中自杀,赵充国以国家大局为重,没有找辛武贤寻仇。

赵充国的判断是对的,辛汤在担任护羌校尉后,酗酒后耍酒疯激怒了羌人首领,又引发一场骚乱,最后朝廷让赵充国的其他儿子担任护羌校尉。公元前51年左右,赵充国去世 ,终年八十六岁,获赐谥号为“壮” 。汉宣帝将他的画像挂在未央宫麒麟阁,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第四位,仅次于霍光、张安世、韩增。孙子赵钦将他葬于家乡圭卜山之阳(甘肃清水城西北李崖)。赵充国的子孙中除长子赵卬、长孙赵钦回到长安袭爵营平侯外,其他的儿子、孙子都被留在青海,主持屯田,保家卫国。东汉建立后,朝廷继续委任赵充国的后代担任护羌校尉,守护青海。

青海省博物馆:一块残碑记录了一代名将家族为民族和睦做出的贡献

甘肃清水县的赵充国墓

这块石碑上提到的赵宽就是赵充国的五世孙,他生活在汉和帝至汉桓帝时期(公元93年~152年)。这段时间东汉朝廷为外戚掌控,皇帝更换频繁,政治腐败,国力急剧下降,对青海等边疆地区的控制力有所减弱。桓帝时期,青海的羌人上层首领私欲膨胀,再次发起叛乱,当时任职护羌校尉假司马的赵孟元带领赵宽等五个儿子参与平叛的战斗,可惜失败了,赵孟元和其他四子战死,只有赵宽活了下来。叛乱平定后,赵宽因功被封为“三老”(相当于乡长),担任当地官员的“掾”吏。

汉桓帝元嘉二年(公元152年)二月,赵宽去世,终年六十五岁。他的后人在东汉末年的“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日”,刻了这块石碑记述祖先赵充国、赵孟元、赵宽等人开发青海以及保家卫国的光荣事迹。1940年,青海乐都县高庙镇白崖子村的群众想将村北的白崖沟口墩(汉代烽火台)的战壕填平,在墩北30余米取土时挖出了《三老赵掾碑》,当时无人识字,石碑被放置在荒郊野外达十个月之久。第二年开春,老鸦村的马腾云认识到此石碑是个宝贝,用木板车将碑拉往家中,白崖子村民听说后前来阻拦,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石碑被交给乐都县政府。在搬运时,石碑断为两截。

青海省博物馆:一块残碑记录了一代名将家族为民族和睦做出的贡献

青海省博物馆展示的《三老赵掾碑》残片

县长王嘉乐也认识到这块石碑的不凡之处,于是组织乐都县的中学师生们拓印了大量的石碑篇幅。1942年青海省政府将《赵宽碑》交给省图书馆保藏,期间西宁的有识之士也拓印了许多拓片。这些拓片成为研究《赵宽碑》的珍贵资料。1951年,青海省图书馆失火,《赵宽碑》被砸碎,唯有这块碗口大的残片被抢救出来。这可是青海最早的汉隶书石碑,无论文化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是珍贵无比的!一块残碑能够成为青海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确实实至名归。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