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小庄:展示土族民俗的“窗口”

作者:中国乡趣网 时间:2019-09-07 10:42:40 浏览量:
小庄:展示土族民俗的“窗口”小庄:展示土族民俗的“窗口”小庄:展示土族民俗的“窗口”小庄:展示土族民俗的“窗口”小庄:展示土族民俗的“窗口”

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喜爱的村庄,那么青藏高原上的这个土族小村庄——小庄,便是我的所爱。初识小庄,是因为这里美味飘香的农家菜品,确实让人垂涎三尺……渐渐地,这里淳朴的民风、厚重的民俗深深吸引着我想要去探寻,因此,我也不止一次来到这里,想要去探寻这个土族小村庄背后的历史和故事,结果并没有令我失望。这个历史悠久的土族小村庄一直静静地坐落在青藏高原这片大地上,默默地述说着属于它的故事。

小庄缘何叫小庄

于我而言,小庄并不陌生;于我而言,这里又是十分的陌生。如果不是因为此次采访,我想对于眼前这个土族小村庄,我知道的仅仅日常所看到的这些,笔直宽阔的村道,错落有致的院落,还有那生机盎然的花草。但这个土族小村庄值得探寻的又何止只有这些呢?

小庄缘何叫小庄?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浮现了无数次,终究还是得到了答案,只是没想到答案竟是如此的简单。小庄名叫小庄,就是因为字面理解的意思——小。据村支部书记王国龙介绍,公元7世纪中叶,蒙古族四处游牧,当到了现在的小庄村时发现,这里生态良好、草木肥沃,适合放牧、居住,于是选择在这里定居,繁衍生息。他们在这里盖起了土坯房,开始了放牧、种田的日子,于是也就有了小庄这个土族村落的存在。据王国龙介绍,最早的小庄村只有18户人家,而且当时一户人家只有大约8分地,加起来也就是大约144分地。这144分地的地界还不如现在一个家属院的大小,可见当时的小庄村确实非常小,故而得名“小庄”。

王国龙说,30年代初,小庄村只有祁、王两个姓氏,由于人口太少,缺乏劳动力,因此村子里的人开始通过结亲、招女婿等方式繁衍生息,慢慢地,小庄村的人口变得多了起来,有了魏、周、湛等姓氏的土族人,这些土族人在这片沃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安稳的日子。

小庄村是个福地

在世世代代小庄人眼中,这个土族小村庄是他们的福地。今年69岁的祁六十九老人是地地道道的小庄村人,当被问到小庄村时,他满脸笑容,向我们介绍起来。他说,他一辈子生活在小庄村,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却太平、安稳。他向我们提到了位于小庄村主干道旁的一个小亭子(当地人叫做“苯康”,意思为万佛之宗),旁边还有一棵古树。每逢初一、十五,他们都会在这里上香拜拜,祈求来年安康。我想,在这些老人眼中,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庄村是个福地,他们生活在这里几十年,对这里充满了无数感情。

沿着村内的小路继续走,宽敞的柏油路已经变成了土路,弯弯曲曲一直通到了山脚。小庄村后有一座山,这座山看起来并不高,但多年来,也与这个土族小村庄相依相存,这便是古城山,村里的老人也叫它小庄山。在他们眼中,小庄山是座福山。据村里乘凉的老人们介绍,当年他们的生活多亏了这座山,他们的田地都在山上,每天上山种田,收成后用粮食换上粮票,养活了世世代代的小庄人。

如今的小庄山更是变了样,2000平方米的山顶广场,景观台、祭坛、南北长1260米的步道、山腰休息亭、山腰半圆游廊、山门两座,四周铺满了绿化植物……步入山门,那寓意着向阳、昌盛的门楼气派又显得古朴大方,富有土乡民族特色。木制的盘山步道,直通山顶。站在新建成的景观台前,放眼远眺,山下威远小镇一览无余,不远处的滑雪场、景观山门、楼亭和远处古城美景都尽收眼底,构成一幅别样的风景画卷。这里优美的环境成为大家周末游玩、观景的好地方。最让人惊叹的是它的夜景。每一座塔都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就像镶嵌在山上的明珠。远远望去,那些灯光仿佛是路过的仙女,随手撒下了一把星星。站在观景台极目远眺,互助县城林立的高楼与小庄民俗村的农家客舍交相辉映,点缀上绿树、红叶,美不胜收!

欣欣向荣的新小庄

如今的小庄,少了那些历史的印记,更多的是新时代旅游文化发展的新面貌。如今,这里成为知名的土族民俗旅游文化村,吸引了许多省内外游客的到来。

上世纪90年代,小庄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当时单打独斗,每年全村可以有30-40万元的收入,如今,村里的100多户人家开起了农家乐,每年实现旅游收入约980万元。”王国龙说。同时,2013年,这里被省农业农村厅批准成为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实用人才带头人及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如今已经召开了3期培训班,每年实现100万元的收入。据介绍,如今的小庄村,已经实现了两个率先,率先脱贫,率先达到小康。可见,小庄村人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不信,你看!走进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漂亮大气,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村门,笔直宽阔的村道,错落有致的院落,漫步村道,新建成的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周边一排排别具风格的建筑物,让人恰似置身于一民族博物馆建筑群中,完全不相信这里会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土族小村庄。家家户户木制雕刻的大门更显气派,但也不乏土族文化的积淀。道路两旁垂下的柳树,和花坛内的红花,将这里装点成一个大花园。

门前的广场上,一个大型的轮子秋屹立在中间,土族儿女穿着象征着彩虹的鲜艳的土族服饰,在轮子秋上转着,那七彩的颜色煞是好看。在小庄,有这样一个说法,轮子秋就是从小庄转出去的,安昭舞就是从小庄跳出去的。据王书记介绍,在互助县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轮子秋和安昭舞就是从小庄村传出去的。安昭舞的省级传承人席玉秀8岁起便跟随父母学习安昭舞蹈及安召曲调、唱词等,1981年出嫁到小庄村,她曾多次表演安昭舞,将这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记者赵娜摄影报道)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