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京艺 文/图
从玉树市区到长江源园区,从可可西里到柴达木盆地,2018年12月1日至8日,本报记者跟随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主办,青海日报社、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新闻网承办的“四十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团,奔赴青海省8个州市进行集中采访,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青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和谐家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蓝天白云下的塔拉滩生态光伏园蔚为壮观。
感受新变化:塔拉滩上“种太阳” 清洁能源惠青豫
12月1日,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时,仿佛置身于一片“蓝色海洋”:蓝天白云下,苍茫戈壁滩,一望无际的蓝色光伏板正面朝南方,微微昂头,在烈日的烘烤下源源不断地释放着绿色能源,场面蔚为壮观。
这样一副画面,很难让人与“寸草不生”、“风蚀沙侵”的场景相联系。然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气候变化、超载放牧等原因,塔拉滩土地沙漠化加剧,变成了海南州沙化最严重的半荒漠草地之一,也成了西北地区沙尘肆虐的一大源头。
平均海拔2920米的塔拉滩,生态环境脆弱,却是太阳能资源的富集区,平均日照可达8小时。2012年,海南州依托现有资源,开始推进生态光伏园区建设。
“这里以前全是荒漠沙地,自从发展光伏产业后,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地村民对记者说,做梦也没想到还能在光伏板下继续从事“老本行”。
原来,当沙漠遇上光伏,海南州认真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把海南共和生态光伏产业园区建成一片绿洲”的指示精神,通过种植碱草、固沙草等植物进行光伏支架型式研究,使光伏板下的风速减小了50%以上,蒸发量减少了30%以上,水源涵养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经的“不毛之地”塔拉滩上,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代替了光秃秃的沙石地面,植被重新回到这片沙化的土地,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也在此诞生。
截至目前,园区规划总面积609.9平方米,已征地13万亩,规划光伏总装机容量从2012年的2700兆瓦增加到19200兆瓦。太阳能光伏园区共入驻企业42家,总装机容量4495兆瓦,建成并网发电4445兆瓦,累计投资达520亿元,年平均发电量可达60亿千瓦时。
更令人可喜的是,塔拉滩上种下的“太阳”,也将惠及千里之外的我省。今年11月7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塔拉滩开工建设,该工程便起于塔拉滩上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线路全长1587千米,总投资226亿元,计划2020年建成投运。该工程也是完全靠清洁能源自身互补能力独立供电,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
“青海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河南是人口大省、用电大省。”海南州能源局副局长吕占春告诉记者,青海和河南,对应着工程的送端和受端。青电入豫,能让青海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也可以有效解决河南对于能源支持的渴望,实现双向共赢,有效架起西电东送的“高速路”。
记者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采访时,一群野驴闯入了记者的视线。
倾听“心”守望:守护黄河源头的“生态管护员”
玛多,藏语的意思便是“黄河源头”,地处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县,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的美称。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较大的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
12月3日,在海拔4610米的玛多县扎陵湖畔,凛冽的寒风吹过脸庞,好像刀子划过皮肤。里三层外三层,面对这种极寒的天气,尔金仁增和他的队友似乎穿多少衣服都抵御不了寒冷。
尔金仁增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的一名普通牧民,同时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队的成员之一,骑着摩托驰骋在黄河源头巡护是他的日常工作。
“做一名管护员我很骄傲!”伴着瑟瑟寒风,尔金仁增告诉记者,每月中有28天他都在巡护路上,最远的巡护地点离家190公里,山路崎岖,往返就要4天左右时间,有路的地方用摩托车,没路了就改骑马……这些日常的工作,尔金仁增早已习惯。
正在采访中,4只野驴突然闯进了我们的视线。“环境好了,野驴、藏羚羊、雪豹,这些曾经很难见到的动物,现在我们在巡护中经常能看见。”指着不远处的野驴,尔金仁增感慨道。
草原辽阔,水草肥美,1980年起,玛多县更是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首富县”。可是后来,由于过度放牧和人为破坏,肥美辽阔的扎陵湖草原,变成了黄沙飞扬的黑土滩,加之湖泊溪流大面积干旱断流,大自然的报复使“母亲河”源头的生态岌岌可危。
此情此景,尔金仁增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家里的牛羊怎么办?买了牛羊,断了自己的生存根本,不买牛羊等于杀鸡取卵……一道难题摆在了他面前。
这时一个好消息传来,2016年,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挂牌成立,青海大胆破冰,用改革和担当的精神闯出新路子。同年4月,按照山林水草湖一体化管理的要求,为了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整体脱贫双赢,省农牧厅牵头,玉树、果洛州委制定出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和生态管护员管理办法。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开始招募生态管护员,这让尔金仁增有了新的打算——通过申请、审核、上报、公示、培训一系列流程后,尔金仁增为了一名生态管护员。
“当时看着生态被破坏成那样,我心里非常着急,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一定要保护好环境,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沙漠。”朴实的尔金仁增说道。如今的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巡护工作,而自己的牛羊群则放入了合作社,既省时省力,每年还可以得到一笔收入可观的分红奖金。
现在,像日金仁曾从牧民成为“生态管护员”的人,仅玛多县就有3042名,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他们身体力行,默默守护着黄河源头。
对于玛多县的新变化,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保护站站长马贵感同身受,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通过政府和牧民群众多年的不懈努力,玛多县相继成立了3个管护站、 19个村级管护队和123个管护分队,“点线面”一体的科学管理体系成型,黄河源头生态系统宏观结构有效改善,草地退化趋势得以遏制,水资源量、草地覆盖面积、生物多样性均持续增加。
不仅如此,为保护黄河源头生物多样性,确保珍稀物种栖息地不受威胁,有效保护好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2018年5月27日,玛多县政府发出通告:禁止在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护分区开展旅游活动。
如今“千湖之县”的玛多又回归到人们视野:湖泊数量上升,草地的平均覆盖度逐步提升,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放眼青海全省,玛多就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一个缩影……
震后重建的玉树新城。
探访新家园:生活、观念齐变化 人民安康幸福多
迭起的高楼,随处可见的商铺、书店、休闲娱乐会所,以及一条条整齐的街道,这座矗立在高原上的城市展现出一种浓厚的现代化气息。没错,这就是12月6日,记者跟随采访团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看到的景象。
依托灾后重建,玉树撤县建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城市产业规模明显改观。牧民变市民,玉树市全面实现了城镇思维向城市思维的转变,牧民群众也实现了传统生活方式向宜居生活方式的转变,全市各族群众在新玉树过上了新生活。“当年玉树灾后重建的口号是‘苦干三年,超越二十年’,但如今回头看,灾后重建对玉树而言远不止跨越二十年的发展这么简单。”玉树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久扎西告诉记者。八年间,玉树的城市建设经历了巨大的发展,玉树人的生活和观念也经历了跨越式的改变。
“灾前玉树的房屋建构大多都是土木结构,框架结构少之又少,全市只有三条主要街道,有的地方摩托车通行都有难度,居住条件很差。灾后重建后道路变宽不少,老百姓的居住条件达到了国家要求,通水、通电、通路、给排水也都得到了满足。” 久扎西告诉记者。
震后8年,越来越多的玉树居民从牧区生活向城市生活转变,县城的人口也由震前的10万提升到现在的13万左右。玉树市政管理中心主任尼达才仁说:“刚开始重建的时候,很多排水设施和供暖设施老百姓根本就不用,现在老百姓适应了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不再使用牛粪作燃料,对缴纳暖气费等开始有了意识,随处倒垃圾现象也开始改善。”
玉树的重建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给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带了巨大的改变。现年76岁的昂格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玉树人,在昂格看来,玉树这些年来的变化,尤其是震后重建以来所发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最大的改变就是当地人观念上的转变。比如,过去牧民们不太重视子女的教育,一些孩子长到八岁左右就辍学去放牛羊。现在,牧民们不仅主动送孩子上学,一些偏远地区的牧民为了孩子能上好的学校,还愿意舍弃牧区的生活搬到城里租房子打工陪孩子读书。“城里人基本都能说普通话,以前根本不敢想象。”昂格说道。
走近玉树市双拥小区的藏族同胞卓玛家,宽敞明亮、藏汉结合的楼房让人眼前一亮,家中的阳台被卓玛开辟出来,专门放置了缝纫机和手工品的制作工具。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下,失业已久的卓玛做起了自己爱好的手工活——缝制藏族民族特色的提包和手链。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卓玛雅’,注册这个品牌已经有三年了,现在网络销售比较流行,我们做的包也跟上了电商的新形势,现在主要通过微信品台进行销售,一年的纯利润都有十几万元。”随着手工包包的销量越来越大,卓玛还带动了自己的十几个小姐妹们一起创业,她说“在给自己带来收入的同时也能给别人增加收入,这令我很开心。”说起未来,卓玛充满憧憬,她期待能有一间自己的厂房,能更多地带动当地群众的就业,也期待将“卓玛雅”品牌打造地更闪亮。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