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宁到塔尔寺,不到30公里,交通便捷。
塔尔寺停车也很方便,从停车场出来,穿过一条商业街,便到著名的塔尔寺。
这样的人文景点,一定要找个导游陪同,才能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故事传说。跟着导游,我们开始了塔尔寺之旅。
塔尔寺名字的由来
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也叫塔儿寺,因为是母亲为思念儿子而建的塔,故名塔儿寺。
塔尔寺主要因宗喀巴大师而闻名,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宗喀巴大师其人
宗喀巴(1357-1419年),格鲁派(即黄教)的创始人,藏传佛教说他是文殊菩萨转世。大师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之意,生于青海湟中藏语称为“宗喀”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塔尔寺一带。按照藏族的传统,他们对德高望重的名人、高僧活佛不能直呼其名,便以其出生地缀以“仓”或“巴”而称呼,这位出生于宗喀一带的大师便被尊称为 “宗喀巴”,即宗喀这个地方的人。
宗喀巴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大师3岁时,父亲就带着他到夏宗寺和西藏著名的若白多杰活佛相见,活佛给宗喀巴灌顶加持,授了近事戒。大师7岁时,被家人送到夏琼寺,开始学习佛法,经过9年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佛法基础;16岁时,为进一步探求佛法,前往西藏,拜各教派高僧为师,继续研学佛法。他研读各派经典著作,汲取各家之长,年纪轻轻便能讲17部经典,而且不会发生混乱和遗漏,显示了很高的天资与悟性。据说他与其他僧人一起背诵经文,“前后经过十八天,大师就把《现庄严论》的本文、印度狮子贤的注解和藏人绛嘉的疏释,背得滚瓜烂熟,义理脉络也通达无余。当时所有的教授师和同学们,对大师这种超人慧力,感到十分惊讶,无不深加赞叹。”
大师的传说故事
(一)会说话的的自画像
宗喀巴远到西藏去求学,母亲在家思儿心切,便写信给他,表达思念之情,也希望他能回家让母亲看上一眼。大师作为一心虔诚事佛的佛门弟子,一方面,应放下七情六欲,斩断思亲之情;另一方面,从西藏到塔尔寺,山高路远,来回要1年之久。因此,大师决定给母亲寄一幅自己的画像,母亲看到画像,仿佛见到儿子。信中还嘱托母亲在他出生地、长有菩提树的地方,建一座塔,塔内装上这幅自画像,这样母亲每天绕塔,仿佛与儿子谋面一般。
宗喀巴的母亲读完书信后,开始仔细端详儿子的画像,这时,画上的宗喀巴大师开始动了,他从画中走下来,冲着母亲磕头,并开口叫了声“阿妈”。
大师的母亲看到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大为惊异,心想定是佛法护佑才有此法力,更加虔诚敬佛,思儿之心也就平息了。而这神奇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二)神奇的白菩提树
宗喀巴出生后,他的母亲将胎衣埋在土里,而就在埋胎衣的地方,却神奇般地长出了一棵白色菩提树(一说是大师脐带血滴过的土地上长出了白菩提树)。这棵树枝叶蘩茂,共有10万片之多。叶子非常特别,每片叶子的脉纹呈现出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这棵也因此被称为贡本(即十万佛之意)。风吹过菩提树,沙沙的声音如同吟诵经文。据说,虔诚的佛教信徒能看到菩提树叶子上的圣像与经文,如果能得到一片飘落下来的树叶,则能祛病消灾,所以,塔尔寺菩提树下永远没有一片落叶,因为还不等树叶落地,早有信徒虔诚守候在此,将其收藏。
(三)建塔造寺
大师写信嘱咐妈妈,在其出生地、长有菩提树的地方建塔,每日绕塔,“见塔如见儿”。妈妈遵从儿子的意愿,便以菩提树和画像为胎,开始建塔。后来,随着宗喀巴的声望越来越高,又在塔附近建造寺庙,便是今天黄教六大丛林之一,名震海内外的塔尔寺。(宗喀巴及其弟子修建了著名的拉萨三大寺即甘丹、哲蚌和色拉寺,三大寺与另外三大寺(即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成为后来格鲁派六大丛林。
(四)大医师
大师不仅精通佛法,还精通医术。据说,他跟医师学习医书和印度、西藏等地著名医师的注释,还实习一切大小手术。经过没多久,全部通达玄奥,圆满善巧。
有一回,大师的身体欠安,虽然有十几位名医在联合替他诊治,但是,应该用什么药,如何配治,都还须请问大师。因此,这些医师就在大师足前学习医理,过了一段时间,都赞不绝口的说:“如今西藏所有医师中,最精通医道的,莫过于法王仁波切了(宗喀巴大师之尊称)。法王仁波切只不过对我们略微地讲解一些药性的差别,就已经比我们过去所学到的,还要进步得多。”
看来,有大师之谓的宗喀巴既能帮助信徒解决精神的痛苦与迷茫,又能去除身体的疾患之苦。
现在塔尔寺的僧人,也是既要学习佛法,也要研读藏医藏药。要成为真正的大师,必须既要能祛除肉体上的疾病,又要能去除心理上的疾病。
宗喀巴大师的成就
宗喀巴自幼学习佛法,一生从事佛法理论的研究与佛教的弘扬与传播。大师著述极多,全集拉萨版共十八帙,凡一百六十多种。最重要的成就即是对宗教的改革,创立了格鲁派。
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僧帽,以示与其他教派的不同,因此,格鲁派又被称之为黄教。
黄教强调严守戒律,规定僧人的生活准则、学经程序、学佛次第、考核制度等,逐步形成一套严格的教阶制,格鲁派此后成为西藏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教派。
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宗教派之间相互别争权夺力,不断发生战争,寺庙组织涣散,缺少管理;僧人自由散漫,无戒律约束,他们结婚生子,享受着世俗的生活。上层僧人依仗其特权,欺骗百姓,不仅索取钱财,还索取妇女供其奸淫,美其名曰双修。清净寺院僧舍几乎全变为有妻室之俗家与淫窝。
在这种情况下,宗喀巴决定开始进行宗教改革,他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僧人必须受戒,严格遵守,独身不娶,不营世务,清净禅院。经过律戒整顿,扭转了当时僧院的颓靡之风,使僧人面貌焕然一新。他还提出要学习修持,制定出僧人的学习制度,规定学习内容,按部就班地学习佛教文化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僧人对佛法的认知。
大师的改革措施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可,追随者也越来越多,大师的名气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这让我想起了欧洲历史上马丁·路德的改革,改革的原因也是因为教皇对百姓的愚弄与压迫。当时,教皇向人们宣扬,只要购买“赎罪券”,无论犯了多大的罪,都可以得到上帝的宽恕,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于是,许多有罪之人或是想升入天堂的普通百姓,纷纷慷慨解囊,购买“赎罪券“,销售“赎罪券”成为教会人员发财致富之道。路德正是看到了教皇欺骗世人的丑恶一面,开始质疑“赎罪券”,他提出了应“因信称义”,也就是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路德对教皇教会权威的挑战,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推动了广大群众反封建的斗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大师对宗教的改革,对宗教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塔尔寺的“艺术三绝”
塔尔寺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
(一)酥油花
是由酥油配上各色颜料,雕塑成各种人物、花鸟、亭台楼阁,形象逼真,颜色亮丽。在塔尔寺的酥油花馆,可以看到这些由酥油塑成的艺术精品。
酥油花相传源于西藏,唐朝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亲时,曾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西藏的冬季寒冷,没有鲜花献佛,信徒们便用酥油制成花,供于佛像前,以表达敬意。
后来,酥油花的制作技术传到塔尔寺,经过塔尔寺僧人的研究与发展,形成了塔尔寺独有油塑艺术。
但由于酥油遇热就会融化,酥油花的制作都是在冬季严寒季节,而且为了酥油定型,整个过程,制作油花的僧人必须将手浸泡在冰水中,长时间的冰水浸泡与劳作,使僧人的双手都会生冻疮、变型、得关节炎,因此,这种艺术又被称为是“残酷的艺术”。
当我们看到橱窗内制作精美的酥油花作品时,可否想到那些僧人们的辛苦与牺牲。随着科技的发展,不知有没有一种新的技术能帮助僧人们摆脱这种艺术给他们带来的身体的痛苦与疾病。
(二)堆绣
堆绣是唐卡的一种,是在布幔上用各色布块堆砌、粘贴的大小佛像和周围点缀的花卉图案。它是塔尔寺独有的一种地方民族手工艺品。将各种绸缎剪成所需的各种形状,里面塞以羊毛或棉花之类的填充物,使其鼓起,然后绣在布幔上。这样制成的绣品,富有强烈的立体感,宛如浮雕。
在塔尔寺,有“狮子吼”、“释迦牟尼”、“宗喀巴”、“金刚萨埵”这四种巨大的堆绣佛像,不过平时都看不到,因为这四种巨大的佛像只在一年一度的“展佛节”上展示,而且是每次只晒一种。
(三)壁画
塔尔寺壁画属喇嘛教宗教画系,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的颜料都是用石质矿物制成的,色泽鲜艳,且不容易褪色。
塔尔寺保存完好的大小壁画有一千多幅,对寺庙建筑起到很好的装饰美化作用。壁画内容广泛,多取材于佛经故事、神话故事、释迦牟尼生平故事、宗喀巴佛院的业绩以及各种佛像、神像、阴间地狱画面、生死轮回和高僧大德的形象等。
壁画的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相信佛法的力量,要弃恶从善,弘扬佛法。
塔尔寺的主要建筑
塔尔寺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中心及佛教圣地。
八宝如意塔
当你步入塔尔寺景区的话,首先会看到一组建筑便可能是八大如意塔.
这组塔建于公元1776年。塔原本是指安放佛陀舍利的建筑物,后来涵义则扩充至纪念佛陀生处、成道处等圣迹,或安置佛菩萨圣像、高僧遗骨等作为礼拜、建筑之用的建筑物。塔尔寺内的八宝如意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业绩而建。八座塔均是典型的藏式塔,方形底座,圆身。
这种塔普遍见于藏传佛教庙宇的门道,通常内部是空的,装进成千上万个小的泥佛像,但是塔尔寺的这八个塔中贮藏着该寺历代高僧的衣冠,各地信徒常来这里绕塔参拜。
花寺
塔尔寺内的祈寿殿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祝愿七世达赖喇嘛长寿而建 的,藏语称“夏登拉康”。祈寿殿院内有数株根连在一起的白旃檀树(即菩提树),每到盛夏,枝叶茂 密,浓阴蔽日,花开时节,芳香四溢,故该殿有“花寺”之称。 “花寺”白旃檀树下的花坛里,还有一块长梨状的石头,俗称“护法磐石” 或“憩石”。信徒们到此,总要长跪合掌,并在石头上抹酥油,贴硬币。传说宗喀巴16岁时离家赴藏求学,一去不返,母亲香萨阿曲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每天背水路过这里,总要把背桶放在石头上稍稍休憩一下,一边翘首西望,为爱子诵经祝福。这位慈母去世后转世为第一世香萨活佛,因此这块石头在信徒们的心目中,也成了能消灾降福的“圣石”。
塔尔寺学院
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经四世达赖指示,万历四十年(1612)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这里的僧人也要读书、拿证书,晋升大师,经过十年或更长时间学习,成绩好的可以被授予“泽仁巴”学位,相当于博士文凭。看来,僧俗一样,要想成为名师大家,必须潜心学习,不断努力。
寺中“磕长头”的信徒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据说藏族的佛教信徒一生都会磕一次十万的长头,而虔诚的信徒则每年会磕一次十万的长头。在磕长头过程中,他们风雨无阻,而且越是环境恶劣,越能增长他们的功德。
在塔尔寺内,有许多原地磕长头的信徒,他们身前铺一毯,原地不断磕头,嘴里念念有词,磕完一组会在本子上记个数,然后继续。
他们是那样的平静、专注与虔诚,似乎将一切美好的心愿都寄托在这长头上。是信仰的力量,才能让他们这样不辞辛苦、心怀喜悦地五体投地跪拜。这样的景象,让人心疼,更让人感动。
看着他们匍匐跪拜的恭敬的身影,看着他们转着法轮转佛塔的虔诚的神情,我们能做的只有默默祝福他们愿望成真!
塔尔寺的遗憾
从塔尔寺出来,回到停车场仍要经过那条商业街。大多商品都没有太多特色,看过也就忘记了,但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那青稞麦,当地居民用盆子盛着青稞,摆在地上叫卖。青稞模样与小麦一模一样,只是颜色是绿色的,看上去非常新鲜。可能是觉得那盛青稞的盆不够干净,还是别的原因,我竟没有停下来去品尝。光顾这样的小摊,也是一种善行,应常为之。
从塔尔寺出来,去祁连。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