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西宁生活几年了?
窗外风景变幻,一年又一年,
很多故事在这里上演,
又在岁月的风中渐行渐远。
你还记得西宁曾经的模样吗?
和高楼林立、大道愈宽的西宁相比
那时候的瓦房、小路,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东大街
但有些事,有些人,在兜兜转转中不见了
西宁,也在这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了!
消失的影像
时光荏苒,西宁经历了太多沧桑
那时候,天很蓝,车很少
这样的老街,你来过吗?
西宁老街的变化
那时候好多地方还是土路
繁华的道路沿线还没有高楼林立
市民们也没有夜生活
一切简单又平淡
西宁市门源路(50年代)
大型购物中心——大十字百货商店
现场那叫一个热闹
曾经的大十字百货商店
早期的人民电影院
无论何时总是熙熙攘攘
西宁人对这里也有着独特的情怀
早期人民电影院(60年代)
谁还记得在西宁饭店里吃过的八盘
那时候,火车都是绿皮车
车窗还能打开
每到一站便探出窗子
向站上的售货员要一个羣洋芋解解馋
你知道吗?青海省图书馆
市民们在这里学习、借阅图书
孩童时,嚷着要去公园玩
牵着爸妈的手
坐公交到达心中的目的地
人山人海,但一整天心情都很好
怀念在人民公园划船的时候
你还记得吗?
西门体育馆曾经是这样的
火车站广场曾经是这样的
西宁宾馆曾经是这样的
西宁卫城西门(1958年)
西宁五四桥(70年代)
那时候大十字还有个“圈圈”
如今在西宁
这些地方早已变了模样
消失的生活
那时候的生活无非是
上班回家,买菜做饭,逛街买衣服
批发市场曾经那么繁华
记忆中两边都是卖衣服的
批发市场
还没有广场舞的年代
人们的休闲方式更多
照现在看来那都是很潮的
锅庄?
当时乘公交都是这样的车
公交车少
车上总是人挤人
那时还是售票员+月卡
行驶在大十字的公交车
有多少人喜欢站在中间的圈圈上等车拐弯?
那几年
西宁街头还流行着“天津大发”“尕猪娃”
风驰电掣的感觉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那时候,谈恋爱不讲条件
看中人好就行
情侣间碰一下手都会羞涩红脸
那时候结婚不看家庭
就看小伙行不行
那时候的姑娘愿意跟你一起吃苦
为未来奋斗
那时候结婚没有录像
没有司仪,没有彩排
甚至只有一身红衣服,连婚纱都没有
只有新娘新郎脸上幸福的笑容
那时候结婚办酒席不为了礼金
就为了大家一起来热闹
见证他们的幸福
那时候的婚姻有拌嘴、有打架
却少有离婚
那时候的爸妈
是我们相信爱情的理由
那时候邻里间处得就跟一家人似的
有事就互相帮忙
那时候一家人晚饭后
在房前看星星乘凉,孩子们嬉闹玩耍
没有手机,没有电脑
交流很多,感情很浓
那时候,听歌都是听磁带
用铅笔卷磁带大伙都干过吧
来说说你在哪上的小学
跟谁跳过皮筋、弹过弹珠、
玩过老鹰抓小鸡......
那时候,我们没心没肺
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消失的吆喝声
弹棉花
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
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
随着一声声弦响
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
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
磨刀匠
“磨剪子嘞戗菜刀——”
这个声音都听过吧
吆喝声故意拉得很长
一声接一声从巷里传出
就像童谣一般
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剃头匠
一个煤炉子烧一锅开水,一根板凳
剃一个头两块钱,绝不多收
师傅手艺好,平头剪得那叫一个顺
修鞋匠 伞匠 配锁匠
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
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响
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
曾经方便就能修补的东西
如今这种缝鞋的机器都很少见了
爆米花
自家拿来玉米
烧黑的炉子吱扭扭转
“嘭!”一声响,爆米花应声而出
简直是舌尖上的美味
消失的感情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
没有那么多的豪宅别墅
大家都住在一个小院子里
或者是一条小巷子里
邻居阿姨和妈妈的关系就像亲姐妹
邻居叔叔和爸爸的关系
就像久违的老朋友
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干活,一起做饭
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乐趣
小时候放学回家
甩下书包就去找邻居家的孩子玩
吵个架只要一颗大白兔奶糖就能和好
大家一起玩,一起闹
狭小的巷子里到处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消失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短短一篇文章根本装不下
大家满满的回忆
一座城市的发展
印刻着多个时代的印记
在不断消失,也在不断更新
但这种“消失”,也意味着成长
城市的成长少不了更替迭代
“消失”的那部分
终有一天,会长出新的希望
西宁,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西宁,一座正在“生长”的城市
如今楼高了,路宽了
日子越来越滋润了
时代一直在发展
故事一直在继续
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西宁
在我们的心中都是最好的西宁
我爱你!家乡!
来源:西宁晚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