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之源水潺潺,山宗昆仑入云霄,祁连草香牧鞭响,大美青海绿色魂。
这就是青海,这里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6月11日上午,随着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共同为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揭牌,标志着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在青海正式启动。
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青海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青海智慧”。
坚持“生态优先” 青海准备就绪
翻开祖国的地图,位于西部的青海地域辽阔,兼具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特征的地理特性,让这里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长江、黄河、澜沧江从这里发源,藏羚羊、野牦牛等高原动植物繁衍生息,河流、湖泊、冰川、雪山遍布全境,尽显大美青海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国土面积的90%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占到全省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交相辉映”,只为发挥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作用,打造好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战略的重点区域。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党的十九大也进一步确立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改革目标。对于青海而言,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因为青海已时刻做好了准备,迎接更高的目标和美好的未来。
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青海先行先试
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是青海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凝聚共识,先行先试、打造典范的创新之举。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个,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保护地空间布局不合理,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保护能力与生态地位不符,保护与发展仍未有效协调等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该建设体系就是要按照各类保护地的重要程度,通过优化整合、分级管理,着力解决交叉重叠、保护空缺等问题,探索构建科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效机制。”张建龙说。
根据《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青海将以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总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把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严格保护,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同时,完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强化政策支持,形成生态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
多重“整合路径” 科学系统保护
“要坚持规划引领,着力在整合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上求突破;深化改革,着力在创新管理体制上求突破;多措并举,着力在健全资金保障机制上求突破;强化支撑,着力在实现科学有效管理上求突破;共建共享,着力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求突破。”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在启动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阐释了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建设路径。
根据《总体方案》,青海将以总结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深化保护地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边界,规划建设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青海湖国家公园、昆仑山国家公园,今后视条件可逐步增设相关国家公园;在部分现有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基础上整合区域内各类保护地设立自然保护区;将未整合进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水利风景名胜区等,整合为一园一牌,统一归为自然公园类。
整合后,青海率先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总体布局,形成自然保护地相互联系的自然群落,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左右。
一张蓝图绘到底 打造国际新典范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正如张建龙所说,青海条件得天独厚,基础已经具备,要做出典范,就要切实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光明前景未来可见。
根据规划,到2020年,青海将完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基本建立统一的分级管理体制,科学确定自然保护地布局,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基本框架。
到2025年,构建起布局科学、分类清晰的自然保护地模式,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美好画卷。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形成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和服务、管理、科研体系,生态文化发扬光大,彰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的带动作用。
到203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更加健全,统一的分级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自然保护地模式,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自然保护地典范。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