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四个转变”的生动实践

作者:三江源国家公园 时间:2019-11-03 09:57:43 浏览量:
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四个转变”的生动实践

可可西里申遗成功、雪豹入选明星动物、万余名生态管护员吃上了“生态饭”……2017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喜事接连不断,这是我省以“四个转变”新思路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的具体体现。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伴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进,坚信这里的雪豹、藏羚羊、野牦牛、白唇鹿等青藏高原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居牧民,还有草原、江河、湖泊、湿地,必将焕发青春活力,为美丽中国、绿色青海增添亮丽色彩。

良好的生态,需要人人参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正如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所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目标是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联动共赢,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统领体制试点各项工作,实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为中华民族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供给。两年试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契机,优化重组各类保护地,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创建社会参与机制,从源头彻底解决“九龙治水”带来的政出多门、权责不清的弊端;让更多牧民放下牧鞭,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交出的答卷,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找准难点创新改革起成效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面积的31.16%。

三江源国家公园辐射范围广、面积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少有。在如此广袤的生态保护区域,实施“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尚属首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结合,探索的艰辛和挑战不言而喻。近两年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根节部位”、不断找准难点、打通“梗阻”、突破利益“藩篱”,创新建立体制试点平台载体。

玛多,素有“千湖之县”的美誉,有鄂陵湖、扎陵湖、冬给措纳湖、星宿海、黄河等水资源。利用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大好时机,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率先实现大部制改革。黄河源园区管委会资源环境执法局局长曲洋才让告诉记者,玛多县将原有的国土、环保、水利以及森林公安等部门一体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统一下设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从而改变了过去的“九龙治水”,实现黄河源园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能“两个统一行使”的基本目标。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打破过去‘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的生态保护局面,建立更科学、有效的全新生态保护体制。”李晓南说,园区通过尝试精简、探索整合原有生态相关部门建立大部制管理机构,开始统一行使生态保护职能。该试点将园区划分为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分别组建保护力量,依照各园区生态系统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保护。与此同时,各园区又进一步细化为大小不等的网格,实施精准生态治理、利用,过去“一刀切”式的生态保护模式正逐步改变。

这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是我国首次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通过人员划转和职能整合,组建了省、州、县、乡、村五级综合管理实体,努力实现生态全要素保护和一体化管理。对3个园区所涉4县大部门制改革,形成园区管委会与县政府合理分工、有序合作的良好格局,彻底解决“九龙治水”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政出多门、职能交叉、职责分割的管理体制弊端,为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统一行使”和三江源国家公园重要资源资产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奠定体制基础。

探路前行打造生态脱贫新路

对于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而言,放牧是他们大多数人唯一的生存技能。当前,三江源地区贫困人口约24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内的6.5万人口中,就有2.4万贫困人口。如何引导禁牧减畜后的牧民参与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使其能从中受益、实现脱贫奔小康,这是我省在国家公园试点期间需要走好的一盘棋。数九寒天,海拔四千多米的长江源园区寒风刺骨。在队长文校的带领下,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管护队队员骑着摩托车、马巡护草原。文校胳膊上戴着印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字样的红色袖章,他说,每天巡护草原是必须的一件事,辛苦自不必说,但保护草原是每个生态管护员应尽的责任。文校是曲麻莱县的一名牧民,通过申请他成为生态管护队中的一员,他积极响应国家退牧还草政策,不断减少自家的牛羊,为生活的草原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自加入生态管护队后,按月领工资,别提心里有多高兴。”说起生态管护员一职,文校颇为自豪。文校说,比起以前,现在巡护的次数增多,而且巡护内容也在原先的草原巡护上增加了山、水、林、湖等。

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有1005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一个个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构建起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李晓南说,为增强牧民的生态管护与致富能力,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充分调动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鼓励引导并扶持牧民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使牧民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长效收益。

从2016年开始,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创新设置了生态管护员公益性岗位,培训上岗后按月发放报酬,年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万余名生态管护员中,一半以上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牧民正逐渐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与红利共享者。

生态优先开创生态文明保护先河

近日,经玉树市三江源生态法庭及玛多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三江源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依法破获的两起非法盗猎案得到判决,以李某某、齐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共10名犯罪嫌疑人分获有期徒刑6个月至两年不等,罚金3000元至30000元不等,依法没收枪支、汽车等作案工具,此举严厉打击了三江源地区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2017年3月,三江源生态法庭成立以来,以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组成巡回法庭赴杂多、治多、曲麻莱等县,审结生态类案件,对违法人员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不得不说,三江源生态法庭在健全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惩治,充分发挥司法途径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探索。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创新举措不止于此。按照山水林草湖一体化管理保护的原则,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提名地等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增强园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的整体性、联通性、协调性。

为提升国家公园品质,组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自然资源资产统一划转,并完成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的保护巡查、制度完善、保护站建设、保护队伍提升及社区共建共管等工作。

可可西里是无人区,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无法区”。如今,可可西里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被纳入更好地保护,《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已颁布施行。不久前,可可西里联合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选择园区4个村和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发展体制机制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协同当地政府落实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扶贫、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社区共建共管等共性目标的同时,结合试点村(站)各自特点和优势,围绕关键性问题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为体制试点提供引领示范。

主动建立与三江流域省份和新疆、西藏等周边区域的生态保护协作共建共享机制。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信银行等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战略合作,全方位引导支持生态保护工作。

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咨询专家组,并与航天科技集团、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江源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等一批科研项目启动实施,科技支撑全面增强。在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开设国家公园专业,首批80名学生已入班学习。

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我省正努力将三江源打造为我国绿色文明的“样本”。截至目前,公园各项生态体制改革工作已得到有效推进落实,力争于2020年正式建成三江源国家公园。

★2017年工作亮点★

◆完成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工作,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支撑。

◆编制《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经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以省政府名义正式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公示《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

◆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相继组织开展“2017利剑行动”“绿水行动”和“绿盾行动”,累计出动人员3000余人次,查处各类破坏自然资源行政案件135起,罚款80余万元,处理违法单位135家(次)。

◆2017年2月18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方案》,将三江源国家公园确定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区,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正式挂牌。

◆2017年8月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正式施行(草案)。该《条例》的施行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法律依据,也为我国国家公园管理配套法规的制定打下了实践基础。

◆在全面吸收国内外有关保护地建设研究成果和执行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指南》《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管护绩效考核管理细则》等相关制度。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治多县扎河乡口前村、杂多县阿多乡多加村、曲麻莱县曲麻河乡麻秀村、玛多县玛查理镇马拉驿村开展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试点工作。

◆投资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实施18个保护监测设施项目、5个科普教育服务设施项目、12个门禁系统项目、13个森林公安派出所项目。

◆扎实推进三江源二期工程、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2017年在国家公园范围内组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项目五大类,共计8个项目,总投资4535万元。

◆组织中央主流媒体和省垣媒体分批赴三江源实地采访,与全国54家媒体联合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国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推出系列报道1000余篇,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结合国家公园党的建设,打造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性教育精品党课,推出了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系列宣讲团,并在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了宣讲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