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 格尔木:巍巍当阳光笼罩昆仑雪峰,金色的暖意汇聚成条条河水向山下流淌,形成了格尔木市区域内大大小小的河流。
“格尔木”的蒙古语读音为“郭勒木德”,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因境内河流密布,支流纵横,沼泽众多而得名。“格尔木”在民国时期音译为“郭里峁”,1955年后写作“噶尔穆”。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噶尔穆”简化为“格尔木”。
新中国成立后,格尔木成为通往西藏的重要中转站。经青海省委、省政府批准,县级格尔木工作委员会于1956年成立。1980年,复置为县级格尔木市。
如今,地处西北,置身于皑皑雪山与茫茫戈壁间的格尔木已成为全世界陆地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
巍巍昆仑 三江之源
唐古拉的藏语意为“雄鹰不能飞越的山”,其山势高耸入云,终年积雪,在神秘的雪山深处隐藏着纵横分布的冰川奇观。
格拉丹东是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因峰顶冰川洁白,藏族人将它形容为“飘扬的哈达”。
在这座雪峰的西南侧横卧着著名的姜根迪如大冰川,姜根迪如巨大的冰体在阳光照射下缓慢融化,点滴落下的融水聚为万里长江的最初源流——沱沱河,当无数溪流汇集于雪山之下,一条大江便奔涌而出。
1978年,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长江发源地位于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的大冰峰,同时公布经过精确测量的长江总长度为6300千米,长江由此被确认为世界第三大河。
同年,我国进行了“河首溯源”的综合考察。正是这次考察,解释了中华民族绵延千载的追问。这次勘测将位于巴颜喀拉山及其支脉的约古宗列曲、卡日曲以及扎曲三条河流确定为黄河的源头。
“河出昆仑”,雪山融水沿昆仑山北麓一路流淌至山脚下,在莽莽戈壁中漫延出一片“河流密集的地方”。坐落其间的格尔木,便因这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了承载昆仑文化的核心区域。
“雪域天路”凝聚着一代代筑路先驱
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
青藏高原被人们称作“世界屋脊”,这块氧气稀薄的高地因大山、峡谷阻隔,曾经是人们心中难以抵达的彼岸。
1954年5月11日,在技术粗糙、设备简陋的条件下,青藏公路由噶尔穆起步,一米一米向高原攀升,直指拉萨。
1200多名筑路军民跟随时任西藏运输总队政委的慕生忠,翻越大山,跨越河流,突破560千米冻土地带,仅用7个月零4天时间打通了噶尔穆到拉萨全长1200千米的公路,创造了高原地区筑路的世界奇迹。
1984年5月1日西宁至格尔木和2006年7月1日格尔木至拉萨铁路通车。
2017年8月20日,格尔木至欧洲的中欧班列鸣笛出站。由此,青海特色产品又拓展出一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通途。
如今的格尔木已成为稳疆固藏和连通多地的重要节点城市,并将逐步建设完善“卡”字形路网结构,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国际路港。
荒漠变绿洲
20世纪60年代,刚刚建政的格尔木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植树,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风沙大、干旱少雨等不利因素影响,格尔木陷入树木栽植成活率极低的困境。
通过反复试验,人们发现郭勒木德镇中村附近栽植的青杨树成活率较高,随后便开始了青杨树的大面积种植。到90年代,郭勒木德镇已经形成近千亩人工乔灌混交林区。
2015年,在距郭勒木德镇政府以西80千米处的一万亩沙海中,一张采用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灌溉巨网正式投入铺设。
30余万株树木和200余万株黑红枸杞林下经济作物在灌溉网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如今,曾经极度干旱的沙海已成为生机勃勃的绿洲。
端庄典雅的德都蒙古族刺绣
德都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与刺绣紧密相连,其工艺形成于漫长的生活及生产活动之中。
因藏族文化的渗透,德都刺绣既保留了蒙古族的原始风貌又吸收进了藏族的一些元素,最终演变为独特的德都蒙古刺绣文化。
“双盘法”是在蒙古盘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技法,使用这种技法绣出的纹饰呈现出立体、饱满的效果,避免了弯转生硬的弊端,使刺绣作品观感自然而毫不造作。
瀚海光伏 盐湖堆雪
察尔汗盐湖是世界第二大盐湖。
全长32千米的“万丈盐桥”犹如铁铸般横跨过5800多平方千米的湖面,湖中钾镁盐矿的储量达500亿吨以上,可供70亿人口使用千年以上。
如今,察尔汗盐湖的钾肥年产量接近500万吨,年产值近200亿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在距格尔木市区以东14千米处,一眼望不到边的多晶硅光伏板仿佛一片蓝色湖泊,枯黄的戈壁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截至2017年底,光伏园内建成的并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198兆瓦,格尔木的光伏能源规模已跃居全国之首,我国对沙化、荒漠化治理的探索在格尔木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单一到多元,从粗放到精细,格尔木市秉承“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规划要求,加快了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日益凸现出对深入西部大开发,推进青海、藏区经济的战略意义。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