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特点智慧先民的神奇技艺!穿越8000年而来,彩陶文化你读懂了多少?

智慧先民的神奇技艺!穿越8000年而来,彩陶文化你读懂了多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0-06-27 09:00:18 来源:西北特产网

最近,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等十几家文博单位举办的“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览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此展览于2019年12月2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为12个月,将全程免费对公众展出。

展览现场

在我国可移动文物的大家族中,陶器无疑是数量最多的。而陶器中的彩陶,无论是它所代表的时代意义,还是它所传承的文化价值,都应该是陶器中的佼佼者。彩陶艺术究竟有何魅力呢?让我们借着这股东风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溯源创造

有这么一句话,“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的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

中国的彩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

在封建文明都还未出现的原始社会,人类根据储藏、使用的需求发明了制陶技术,反复试验下终于创造出了坚固耐用的陶器。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原始制陶逐渐形成产业,陶器制作也从只关注实用性转向满足人类美的追求,彩陶文化应运而生。

彩陶是将彩绘作为一种装饰手法运用到制陶工艺当中。它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烧制完成后,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

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 涡纹双耳彩陶罐

作为新石器时期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彩陶文化以其绚丽多彩、质朴明快、豪放灵活的特点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仰韶文化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彩陶的器型越来越细致复杂,纹饰也更加精致细密。

谈及彩陶必然躲不开仰韶文化,作为最早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是彩陶制作水平的高峰。其独特的绘制技术和艺术风格让人不禁感叹华夏先民的制陶水平和美学修养。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船形彩陶壶

根据几十年来的发掘和考证,学者们从千姿百态的彩陶中总结出仰韶文化的艺术特征:

一、色彩:早期彩陶的颜色多以红底黑彩或紫色为主,较为简朴;中期彩陶开始流行先以白色、红色作为底色,然后再加以黑色、棕色、红色的纹饰,甚至还出现了白色的镶边设计。

二、纹饰:陶器上的图形主要为人面、鱼、鹿、植物等远古时期人类常接触的动植物;抽象的几何形,如三角形、圆形也十分常见;除此之外,圆点、曲线、涡纹、弧线等点线类的装饰元素也被其大量采用。

三、雏形:有一定数量的刻画符号出现在陶身,有可能是文字的雏形。

而根据地域的发展,仰韶文化又细分出更多的文化类型,最著名的有半坡、庙底沟和马家窑。

半坡类型(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左右)

半坡类型为仰韶文化的早期典型代表,因为首先被发现于我国西安市半坡村而得名。

半坡出土的陶器在色彩上大多以黑彩为主,图案与花纹以远古时期人们所常见的鱼、蛙、鹿、羊等动物纹为主,兼以人面纹和三角形、波浪形、网格等几何纹。在这其中,鱼纹饰是半坡彩陶中最主要的题材。1955年在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这一类陶器的典型代表,也是闻名于世的远古时期的优秀艺术品。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西安市半坡出土 人面鱼纹彩陶盆

该陶器上的鱼纹画法形象而又富于变化。鱼的生命体征具体、抽象而又生动;鱼头虽然绘制的较为简单,却言简意赅的体现了其主要特征。鱼的身体上并没有通过绘制繁杂又量大的鱼鳞片,而是采用了抽象的斜方格来简明扼要的表现鳞片的错综复杂,极富有节奏感。整个纹饰甚至具有一些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令人惊叹!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西安市半坡出土 鱼纹彩陶盆

简单的几何体的搭配,令彩陶纹饰营造出了一种写实与抽象、先锋与古朴相结合的艺术美感。而直线与曲线、刚硬与柔和的构图形式,高度体现了远古时期华夏先民的艺术水平。

庙底沟类型(公元前4005年—公元前2780年)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处于仰韶文化彩陶工艺的盛期,存在的时间长达1000年,因1950年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

新石器时代后期 仰韶文化 庙底沟出土 彩陶盆

庙底沟类型与半坡类型彩陶风格迥异,陶器以深腹曲壁的碗、盆为主,还有灶、釜,甑、罐、瓮、钵及小口尖底瓶等,不见圜底钵。彩陶数量较多,颜色黑多红少,全为外彩而无内彩。纹饰主要有花瓣纹、钩叶纹、涡纹、三角涡纹、条纹、网纹和圆点纹等,亦有动物纹饰。这些纹饰交互组成,并不均匀周整,也无一定规律,艺术风格华丽优美,“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汝县(今汝州市)阎村出土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庙底沟类型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在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非常大,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而其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

马家窑类型(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900年左右)

马家窑属于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可以称之为仰韶文化的亚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1923年首先被发现于我国甘肃省临兆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

马家窑类型的制陶业十分发达,其彩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庙底沟类型爽朗刚直的风格,但表现手法上较之更为精细,形成了自身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涡纹四系彩陶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被誉为“彩陶之王”。

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 涡纹四系彩陶罐

马家窑类型与仰韶文化对比:

器体:马家窑陶器的陶制呈橙黄色,器表被人为打磨的更加细腻,可以说是人类在手工制作和艺术修养上的一大进步。

色彩:马家窑陶器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其中具有大量的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和绘画水平。

纹饰:点线面的结合是马家窑陶器最为典型的特色,“密集变化”和“粗细变化”两大手法使构图更加自然丰富,形成独特的美感。

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 上孙家寨出土 舞蹈纹彩陶盆

作为仰韶文化的特殊代表,马家窑彩陶不仅在色彩、纹饰、造型上独具一格,其表现手法也更为明晰,均匀,并有着极为丰富的装饰风格。可以说是继承了仰韶文化中陶艺的精髓,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专家称其在远古时期的艺术成就上取得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精神生活

“远观诸物,近取诸身”,彩陶作为原始的早期艺术无法做到如后世一般繁华多姿,但却是时人能创造出的最质朴、最真诚的美。从彩陶的纹饰中,我们能窥见远古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对生活的追求祈盼。

先民们祈求繁衍生息,他们画出了鱼蛙禽兽;祈求神灵眷顾,他们画出了日月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他们画出了世间万物……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图腾,原始人类能把自身体验到的运动、均衡、重复、强弱等节奏感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无疑是神奇的创造。

新时期 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鱼鸟纹彩陶壶

如果说,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那么,彩陶的出现就是先人有意识地赋予实用器物原始的艺术性,彩陶艺术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基础。

彩陶产生在没有阶级压迫、宗教意识、封建文明的原始社会,人类只需要考虑每日三餐、过冬度夏。因此,彩陶艺术中充满了热烈、明朗、童真的稚气,陶器器型千变万化,充斥着创作的热情与巧思,这无疑就是最大的精神财富!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小口尖底陶瓶

彩陶收藏

文物收藏界有这样一句行话:“史前的彩陶,夏商周的铜器,唐代的三彩,宋元的瓷器,明清的字画是收藏界的首选。”

然而,相比于后世精致的其他类型艺术作品,粗犷的彩陶在市场似乎不够受欢迎。一直到上世纪末,彩陶总体还属于不太上档次的“收藏偏门”。

进入21世纪,彩陶拍卖场上最高的价格不过也就几百万,比起动辄几千万的明青瓷器简直不够看。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 彩陶盖罐 贞观国际2019春季大型拍卖会 成交价:RMB 2,643,000

究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为保护文物,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未曾开放彩陶市场。这直接从表面上切断了彩陶进入流通领域的渠道,堵住了其正常交易的出口,将其推向黑市,无法估量正常价值。

第二,比起精致的瓷器,原始彩陶具有审美门槛,其艺术价值尚未被完全接受。且并不是所有彩陶都具有收藏意义,如何鉴赏彩陶之美,这对藏家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马家窑文化 彩陶人形罐 西泠印社2019秋拍 成交价:RMB 126,500

马家窑文化 彩陶太阳纹双耳瓶 西泠印社2019秋拍 成交价:RMB 40,250

不过,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升温,彩陶的价值逐渐被发掘。这种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数量稀少的文物藏品正在飞速提升价值,成为了升值潜力巨大的文化藏品。

彩陶收藏刚刚兴起时,价格不高。近年来,随着价格不断上涨,部分制假者盯上彩陶,藏家在购藏时需用心判断,小心“吃药”。同时收藏彩陶特别要在罐口、瓶口、盆口细观察,因为完整无缺的彩陶太少了,十件有九件在这些地方都有问题。

跨越八千个春秋而来,历经时光洪流依旧不朽,先民们花前月下的浪漫,渔猎生活的智慧,瑰丽想象的创造力跃然眼前。中国的彩陶文化不正是一幅幅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赞图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