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特点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3-19 09:12:14 来源:西北特产网

唐卡,由藏语音译而来,意思是"平川""平展",寓意宽广无边,它流光溢彩,是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是世界民族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的宫廷唐卡多达2000幅,代表着古代西藏艺术在中原传播的鼎盛时期,是一笔巨大的艺术、历史财富。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故宫唐卡·上乐王佛)

清宫唐卡,种类和来源

唐卡历史悠久,在7世纪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就出现。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西藏辽阔的地域之上出现了风格不同的流派,并且受到了汉族绘画艺术(中国画)的影响。随着西藏和中原文化不断交流,唐卡作品也在不断流入中原,成为诸多艺术爱好者的收藏品。唐卡是一种宗教延伸下的艺术品,为的是阐述和宣传教义。

故宫博物院之中的唐卡来源不一,流派不一,每一幅都是精品,堪称艺术盛宴。

按照唐卡的质地,可分为绘画唐卡和织绣唐卡两种。绘画唐卡是以棉布、丝绸作为画布,描金画色,赋色用的大多数是矿物质染料。按照画面的底色和颜料材料来分,还可以分为彩唐、金唐、朱红唐和黑唐等。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故宫唐卡·释迦牟尼佛)

织绣唐卡更为珍贵,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刺绣、缂丝或者织锦工艺。这些唐卡大多是从苏州的工匠们按照皇家的要求和样本进行再创作,因为唐卡的特殊性,需要采用颜色鲜艳明亮的丝线,利用各种刺绣方法达到画面的立体感,两种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典雅富贵的皇家气势。

就题材而言,清宫藏唐卡包含了藏传佛教众多神灵,等级分明,这些唐卡大多被悬挂在紫禁城佛堂之中。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故宫唐卡·上乐王佛坛城)

人物类唐卡的主题大多是德行高尚的上师和佛祖、佛母、菩萨等等,并且按照等级有序排列,其中还有一部分乾隆帝"文殊菩萨"的唐卡画像。除了人物之外,还有叙事功能的唐卡作品,绘制的是佛经故事、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等等。

故宫唐卡少部分是来自西藏、甘肃、青海和蒙古等地宗教领袖或者王公大臣进献的贡品,绝大多数都是由西藏的画师绘制的,清宫之中并不称此类画作为"唐卡",而是称为"番画"或者"藏画"。宫中的唐卡还有一个来源就是中正殿念经处画佛喇嘛或者宫廷画师绘制的,这占据了宫廷唐卡的大多数。在当时的北京民间,也有艺人专门为宫廷绘制作品的,被称作"京画"。

在清宫档案之中,越早的清宫画师文字资料越少,专家们能考证到的画佛像喇嘛大多数是在乾隆三十年之后。除了喇嘛之外,宫廷画师们也在绘制唐卡的过程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还包括了来自海外的西洋画师。他们对于唐卡的绘制过程并不是很熟悉,在绘画之时大多是模仿旧画,或者配合画佛像的喇嘛们绘画一些细部。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故宫唐卡·四臂观世音菩萨唐卡)

千古帝王,乾隆帝对佛教的尊崇

唐卡集中出现在乾隆朝时期,因为这个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在宫廷迅猛发展。乾隆初期,宫廷唐卡的制作并不普遍,宫中的文字材料也很少,藏传佛教在宫中的传播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普及,宫廷唐卡制作也处于萌芽期。

到了乾隆九年,造办处已经有了明确的喇嘛画佛像的记载,只不过这幅画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唐卡,只是制作造像的图样。乾隆九年,造办处广木作的记载之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记录:"如意观音菩萨一尊挂像一轴……"这副挂像就是藏传佛教之中的唐卡了。从此以后,清档案之中有关唐卡的画像作品逐渐增多起来。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崇尚佛教,他们敬重僧人,广建寺庙,造像刻经……统治者的推崇,对宗教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统治者们,唯有乾隆是最为特殊的,因为从来没有帝王能够像他一样被奉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并且请进佛堂,接受信众的朝拜。

乾隆皇帝一生和佛教渊源颇深,对藏传佛教也有着自己的参悟。乾隆皇帝曾经召请六世班禅进京朝觐,对于达赖喇嘛也给予特殊的优待。在乾隆即位后9年,雍和宫就改成了藏传佛教寺庙,三世嘉章为首任堪布。乾隆每天都要焚香礼佛,外出巡游,路过寺庙一定会进庙参拜……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故宫唐卡·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因为乾隆皇帝对于佛教的推崇和诸多贡献,清高宗才会被"佛化",档案之中绘画乾隆的唐卡被称为"御容佛像"。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何乾隆会和文殊菩萨形成联系,其实从元朝开始,中原地区的皇帝就被藏传佛教看作是文殊菩萨在人世间的转轮君王,而历代皇帝之中,真正欣然接受,并且将自己的形象画成唐卡的也就乾隆一个人。

乾隆皇帝和西藏政治、佛教之间的渊源深厚,清朝中期强大的经济实力给了他包容各族文化的自信心,乾隆皇也是经营西藏最为成功的帝王之一。今天,乾隆朝时期的唐卡,不仅仅是清朝宫廷的珍贵艺术品,也是研究乾隆皇帝和藏传佛教关系的重要历史资料。

乾隆朝唐卡名画师和故宫典藏唐卡

乾隆朝四十三年,中正殿画佛像伊什为乾隆画御容佛像,乾隆扮文殊菩萨像在画像正中,四周则是其他尊神。伊什的这幅唐卡是乾隆最喜欢的题材,后来在宫中反复模仿创作,现在存世的就有7幅。这位画师是可寻记录之中为乾隆画唐卡的最早几位画师之一。

历代画佛像之中,在清宫档案里记载最多的就是喇嘛扎巴多尔济。他刚刚进入皇宫之时是乾隆四十七年,当时他还是一位普通的画匠喇嘛,不过短短4年的时间,他已经是画像达喇嘛了。他善于绘制黑唐,风格更加细腻,色彩艳丽但不夸张,他的风格多少受到了当时宫廷文人画的影响,也迎合了乾隆的审美趣味。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多闻天王)

喇嘛画佛像的水准和宫廷画师肯定是不能比的,但有意思的是,乾隆对画佛像喇嘛非常重用,特别是新建佛堂、佛殿之时,乾隆会下旨喇嘛和宫廷画师们共同协作绘制唐卡,因为画像水平不一,这些唐卡看起来会有些许欠缺或者不和谐,在艺术上追求极致的乾隆帝一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在乾隆朝中后期,没有优秀的画佛像喇嘛继承,这段时期的唐卡显得尤为粗糙,如果是造办处的画师做出这样的作品,一定会被乾隆惩罚,而纵观乾隆朝的文字记载,乾隆帝从来没有惩治过任何一个画佛像喇嘛。说明对于唐卡的创作,乾隆帝有着自己的考量:相对于艺术美学上的追求,宗教上的"正统"才是最重要的。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清人画乾隆帝普宁寺佛装像》,这副唐卡是乾隆时期7幅现存的御容佛装像唐卡之一,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之中。画面的主体为乾隆皇帝,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头戴班智达帽,身穿黄色袈裟。莲花池四周是神态各异的15位诵经的僧人,正面则为12位手持贡品的供养人。

乾隆皇帝身上所穿的黄教袈裟,代表着他以文殊菩萨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之中。其构图和形式是严格按照藏传唐卡的形式来的,而乾隆帝的面部刻画方式十分细腻,具有明显的西洋透视绘画的效果,这不是中正殿画佛像喇嘛能够完成的,极有可能在绘制过程之中西洋的画师参与进来协同创作。

《二十一度母》,这是一幅彩唐,度母是唐卡常用主题之一,佛经上说,度母从观音化现而来,帮助众生走出苦难。这幅唐卡的主要色彩为红、绿这对互补色,所以看起来非常艳丽,也具有非常浓郁的西藏风格。藏族人一直生活在文化封闭且气候恶劣的环境之中,纯粹的色彩代表着他们对自然的崇敬,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快乐。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对金色的充分利用也是这一唐卡的一大特点,金色在藏族人心中就是高贵神灵的体现,他们会用金色来体现寺庙建筑的庄严。宫廷唐卡大量运用金色,不仅仅体现宗教的神圣也显示出皇家的气势。

结语

将自己等同于文殊菩萨的乾隆帝,大量绘制唐卡,是他对藏传佛教尊崇的一种形式。他以佛教正法治国,塑造一个和善而慈悲的形象,以安抚藏民信徒,潜移默化地收拢人心。清高宗这一形象的建立,对稳定国家的统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为艺术的推崇者,作为佛教的拥护者,乾隆帝对于唐卡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唐卡也是他自我满足的深层需要。当然,在这位帝王的促使之下,唐卡艺术在宫廷之中生根发芽,并且融合了宫廷工笔画以及西洋油画的长处,所以,当我们今天观赏故宫博物院的唐卡之时,感受到的是忠于传统,又高于西藏传统唐卡艺术的顶级佳作——有藏、蒙、汉的民族艺术,有宫廷画的雍容华贵和西藏画的庄严恢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