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青海河湟皮影雕刻制作技术和湟中银铜器加工制品是我省“非遗”之代表,承载着湟水谷地文化的传延灵魂和藏文化的艺术特色。我们在欣赏其传统文化魅力之外,要大力倡导复兴传统民族文化,既要坚持开发与利用,又要探索继承与创新,不断拓宽传播渠道,让“非遗”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何满的工作室学习参观。
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何满的工作室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化银:用火是银器锻造中不可少的环节。
錾刻:千锤万锤体现了艺人对艺术的热爱。
构图:根据不同的作品设计图案。
组装:一丝不苟的对待每一道工序。
敲打出的民间文化
湟中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湟中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银铜器的制作流程有选料、化银、开坯、构图、成型等二十多道工序,鎏金的流程有选料、砸金、剪碎等十几道工序。艺人细细敲打着手中的银器,心无旁骛的专注,便是匠心。
河湟皮影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义元(左一),正在进行刻花制作工序。
皮影戏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选料:牛皮薄厚适中,质坚而柔韧。
添色:老艺人善于配色,点染的浓淡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
托像:把设计的图案纹样描绘在牛皮上。
演绎:皮影紧贴幕布,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手指尖诞生的灵魂
河湟皮影雕刻制作技术,具有民间传承性,用牛皮制作的人物、山、水、花鸟、宫殿栩栩如生。加工影人制作程序从选料、划线托像、刻花制作,添色成型等整个程序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一个精美的影人,要求线条图案点线分明、简而不空、繁而不乱,制作流程十分精细。每一刀刻下去,都仿佛赋予了一个灵魂,演绎着精彩人生。艺人不管什么状态下刻的作品都会融入自己的想法与爱在里面,这就是皮影的灵魂。
来源:青海日报
阅读:
彩虹之乡:绣出七彩幸福路
绣娘们在温暖的车间里高兴地聊着天工作着。 精美的盘绣产品。省商务厅供图 1月10日,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索卜沟村,漫天的飞雪洒满了田野,村里28名绣娘围坐在家门口的盘绣车间里,飞针走线,欢声笑语,笑
海南州五彩藏绣有限公司参加青海省第二届 “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喜获一等奖
青海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8月31日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幕。来自全省各地、各民族700余名优秀刺绣代表相聚于新宁广场400余幅刺绣精品参加大赛,参赛选手按照赛事规定进行一个半小时现
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揭晓 共110部(件)作品获奖
12月24日,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表彰大会召开。11个艺术门类的110部(件)作品获奖,我省文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