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展出的彩陶。资料照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博物馆创意资源管理和发掘,盘活可移动文物资源,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结合丰富的馆藏彩陶资源,发挥专题性博物馆的独特优势,形成了全新的博物馆业态。
2016年,柳湾彩陶博物馆成为全国首批92家文化创意产品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柳湾彩陶博物馆积极投入文创产品的开发,以彩陶纹饰和符号为元素,抽取文物的器形、纹饰进行创意,积极研发出30余种70多个文创产品,逐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和“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理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成功开发,丰富了博物馆服务功能,拓展了发展博物馆事业的新视角,顺应了现代博物馆发展新理念,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及授权合作模式成为青海文博界学习和推广的成功案例,为进一步整合青海博物馆文物馆藏资源、人才资源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如,各州市县级博物馆通过学习成功经验,协力开展“青海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建设。
2017年6月18日,由柳湾彩陶博物馆主创的青海第一家文化创意产品销售实体店“青海文博商店”投入运营。商店主要经营青海文博单位近两年开发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工艺美术产品,主要包括原子城纪念馆、青海省博物馆、柳湾彩陶博物馆、青海藏医药博物馆、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青海河湟文化博物馆等馆内的6大类45种123款文创、旅游纪念品、工美产品(如彩陶文化元素文具系列、纺织品系列、家具装饰系列、日用品茶具系列、纪念工艺品系列等)和120多种青海地方文化优秀图书,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欢迎。
为了使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形成规模,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博物馆将统一管理和经营“青海文博商店”,打造“青海文创”品牌,截至目前,柳湾彩陶博物馆的“青海文博商店”实体店和专柜已开设了5家2个专柜。近两年间,陆续在青海省博物馆、日月山景区、黄南州热贡景区、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湟中县宗咔驿风情街、柳湾彩陶博物馆设立门店。“青海文博商店”在旅游景点的开设和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建设,为文旅融合增添了源头活水。
与此同时,博物馆还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大赛与活动,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彩陶文化传播。2016年,参加了第八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2017年,参加了“2017大美青海旅游商品大赛”、首届青海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海东市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第十二届中国(义乌)文交会“中华文博礼”文化创意产品展览等一系列交流展示活动。在2017年的5类文创产品比赛中,取得了12个奖项。其中博物馆推出的《华彩·忆昔》系列粗陶茶具、《华彩·绽放》系列文创围巾丝巾、《华彩—古今之鉴》白瓷茶具、《华彩—流芳》立式香炉、《华彩之章》系列摆件、《华彩之思—灯具》等文创产品在各类文创大赛中获奖。
2018年5月18日,“大美青海文化周暨青海文创产品展”活动在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此次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创意产品展示活动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策划、在全球29家海外文化中心联动推出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的一个组成部分,柳湾彩陶博物馆代表青海省文博界,展示了青海文化文物单位开发的文创产品。在展示现场,博物馆工作人员积极向参观人员详细介绍文创产品研发情况,通过两场讲座推介博物馆的彩陶文化知识,向世界展示了“柳湾”金名片,宣传了厚重的河湟文化与大美青海。
(作者: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
阅读:
藏族唐卡文化走进日本 西藏唐卡艺术展在东京举办
藏族唐卡文化走进日本 西藏唐卡艺术展在东京举办旨在向日本民众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西藏唐卡艺术
神秘而圣洁的藏饰,不认识别瞎戴!
藏饰泛指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饰品,一般以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藏饰的材质、图案多被赋予
巧手捧上金饭碗 青绣绣出幸福路——全省第三届“民族团结进步”“青绣”大赛侧记
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金秋九月,大美青海五谷丰登。9月26日上午,800名来自全省各地、各民
栩栩如生 青海民间艺人精雕细琢传承泥塑工艺
12月25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热贡地区艺人制作泥塑。图为泥塑打磨。泥塑技艺独特,当地高粘性的
自己动手攒一条多宝
不少玩友玩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想给自己攒一串多宝串,不只是因为多宝串漂亮,而是想自己对玩文玩的一个总结。 什么是多宝手串 多宝手串源于藏饰,以各种名贵珠子的不同色调而搭配。可供搭配的材料没有局限性,像南红
「非遗知青海·看湟中」逆着时光的旅行 河湟皮影
甘海琼、实习生谢佳瑜穿行在河湟大地的青山秀水间,我们此次寻访的是青藏高原上著名的皮影之乡、有200多
【文旅地方】不忘初心与“青绣”品牌化发展同行 ——互助县文化馆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2019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初心永不变,使命记心间。互助县文化馆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于1月19日在纳顿庄园举行。县文体旅游局、青海省妇女手工制品协会、土族盘绣传承人、五十镇班彦村、丹麻镇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