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区留守妇女针线绣出致富图
盘绣助力“彩虹之乡”脱贫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有着“彩虹之乡”的美誉。“彩虹之乡”源于当地土族妇女传统服饰中的彩虹袖。在土族阿姑(姑娘)的歌声里有着这样的唱词:“走起路来摆三摆,蜜蜂彩蝶赶不走;拂袖跳起安召舞,恰似彩虹下凡来。”
土族盘绣,是制作彩虹袖的传统技艺,也是土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11月15日,记者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驻村干部李生宝向记者介绍:“2016年,大山深处的班彦村启动实施易地搬迁工程。搬迁后的班彦新村,将土族盘绣列为精准扶贫产业项目,依托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经济。2018年,村里成立了土族盘绣产业协会,并投资183万元,建设了占地1500平方米盘绣园,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帮助留守妇女脱贫增收。经过多年的努力,班彦新村实现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脱贫目标。”
今年53岁的绣娘张卓麻什姐是青海省级土族盘绣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班彦盘绣园的技术负责人。就在几年前,她和其他村民一样,世代居住在班彦新村对面海拔2700多米的大山里。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就连日常饮水都十分困难。
面对记者的采访,张卓麻什姐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盘绣园在2018年8月,被海东市妇联评为高原模范妇女之家。带动绣娘394户141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721人。2017年以来,盘绣园共接收各类订单54000余件,订单收入213.5万元,人均增收1.5万元,并为班彦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6万元,成为留守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记者跟随张卓麻什姐走进盘绣园,刚踏进大门就听到了阵阵歌声。张卓麻什姐说:“绣娘们唱的是西北民歌‘花儿’。”走进工坊,记者看到,迎面的展示墙上写着“传承民族文化,绣满幸福生活”的标语。几十位绣娘的个人信息和代表作品,整齐地贴在展板上。绣娘们一边唱着“花儿”,一边飞针走线地绣着“花儿”。她们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年轻的30多岁。
张卓麻什姐向记者介绍说:“以前,村里的留守妇女,整天就是看孩子、做饭、放牛羊,基本都没有经济收入。现在,她们在这里做盘绣,工作一天可以拿到20元钱的补助,制作一个小绣片需要3天的时间,收购的价格是50元,相当于每绣一副作品,妇女可以拿到110元钱。而且,制作盘绣的材料和图样,都由盘绣园准备好,她们来了就能干活,做得越多,收入越多。现在,平均每个绣娘一年能挣一万元左右,手快一点的能挣到近两万元。留守妇女和老人的收入,都能赶上一个壮劳力了,不仅解决了个人温饱问题,还能把孙子的学费都赚出来。”
在盘绣作品的成品展示厅,记者看到,如今的土族盘绣,不仅继承了传统,在新的市场需求下也开始了创新。电脑袋、围巾、手机壳、靠枕、女士手包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创产品,让古老的盘绣,焕发了新的生命。
绣娘吕六月姐一边向记者展示盘绣“两针两线”的独特针法,一边对记者说:“以前咱们做盘绣,就是为了给丫头们做嫁妆。绣的花样不多,卖不上价钱。自从前年盘绣园正式建立后,咱们的盘绣卖到了外国。收入多了,干劲足了,创新的花样也多了起来。现在,订单要啥样子咱们就绣啥样子。”
张卓麻什姐对记者说:“我从小就跟奶奶和妈妈学盘绣。咱们土族的女人,人人都会盘绣,妈妈给女儿做嫁衣,女儿又给自己的女儿做嫁衣,手艺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盘绣园里的绣娘们,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但是通过发展盘绣产业,她们的作品被全世界的人看到。她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会卖给谁,她们总是怕自己绣得不好,绣得不结实,总是经常问我,‘外面的人’喜不喜欢她们绣的‘花儿’。盘绣已经不单纯是脱贫致富的技艺,更是一份承载着土家妇女善良、勤劳、热情的文化载体。”
从易地搬迁到整村推进,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助农。精准的扶贫产业项目,让山沟沟里的地方特色非遗,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土族绣娘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了“彩虹之乡”崭新的美好生活。
阅读:
贫攻坚路上的巾帼力量
西北特产网转自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我省广大妇女用实际行动证明,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
“天上玉树微商城”打开雪域特产大市场
青海新闻网讯 玉树冬虫夏草、民族手工艺品、囊谦黑陶、牦牛酸奶……曾经,这些雪域特产唯有你亲临玉树藏族
一个在高原深处绽放的热梦,一个把艺术传遍全国的奇迹
热梦,在藏语中是理想、追求的意思。这个热梦,始于八年前的2012年2月,两个来自内地的老师带着大量书
青海特色民族文化产业扬帆起航我省组团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综述
青海新闻网讯 层次分明的绒毛画极富立体感,色彩淡雅柔和的笔绘唐卡无声地讲述着古老的宗教传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