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产地青海:笔尖艺术唐卡 绘就脱贫致富路

青海:笔尖艺术唐卡 绘就脱贫致富路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11-29 20:28:58 来源:西北特产网

央广网同仁1月3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喇文军 王梦镯) 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作为唐卡的故乡,不但让精美的唐卡传承了优秀的传统艺术,更让它走出穷乡僻壤,为当地的贫困群众叩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

同仁,藏语称为“热贡”,意为“金色的谷地”,梦想成真之地。这里是青海省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饮誉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桑杰加的书画院坐落在同仁市文旅扶贫产业园里。

桑杰书画院院长桑杰加告诉记者:“我在尖扎县昂拉乡的一户家庭,看到4个孩子盖一床被子,当时特别心酸,就想将来有机缘的话,一定要创办一个自己的画院,让这些孩子学到一门技能,让他们能不要这么辛苦,不要这么贫穷。”

这个愿望桑杰加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得以实现。2016年,在距同仁市区7公里处,桑杰加在家乡吾屯村成立了自己的画院——热贡桑杰画院。画院成立伊始,他就招收了一百名贫困家庭学员。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桑杰画院泥塑培训班正式开班,作为一名出色的唐卡画师,他的画院并没有局限于唐卡,而是把刺绣、雕塑、泥塑等一并融汇到画院当中,根据学员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文旅产业是同仁市主要的扶贫产业之一,这里“家家有画室,人人会作画”。浓厚的文化氛围成就了无数唐卡艺术大师,也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成为热贡艺术传承发展的摇篮。

而在脱贫攻坚伊始,同仁市有29个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属于青海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重点县。

黄南州同仁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梁晓华介绍:“同仁市山大沟深,贫困程度非常深。2015年精准扶贫开始的时候,全市有3万多贫困人口,当时农牧民总人口6万人,贫困人口占到了50%左右。”

如何让50%的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当地政府先后将贫困群众送到辽宁、山东等地学习裁缝等技能,但由于语言、观念、地域文化的差别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在2017年主要依托热贡艺术,打造“文化+扶贫”产业园,设立20多个扶贫车间,通过培训,让贫困群众拥有一技之长,获得可持续脱贫致富的能力。

桑杰画院学生卡先加告诉记者:“慢慢地学会了一门技能,就开始画唐卡,家里经济就开始好转了。我不但能独立,还能帮助家里,现在也有自己的房子。”

在同仁市,有大、中型画院20多家,家庭作坊式的画院100多家,其中龙树画院规模最大。这家画院采取“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签约400余名唐卡画师,带动400户贫困户从事热贡艺术事业,户均年增收5—10万元。

龙树画院学员桑吉措对记者说:“以前是没有女生学习唐卡的。现在我师傅说,破格收一些女学生,让她们也能有收入。所以我希望以后能多收一些女徒弟,让她们去学习画画,这样她们也能有一个经济来源。”

经过几年发展,文化产业+扶贫、非遗传承+扶贫,同仁市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为主的增收新路。2019年,同仁市农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23.07元,为全省当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0.6%,高于省定标准。贫困发生率基本“清零”,低于3%的省定标准,2019年底正式宣布脱贫摘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