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产地新青海精神的艺术再现

新青海精神的艺术再现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12-26 15:23:26 来源:西北特产网

新青海精神的艺术再现

新青海精神的艺术再现

新青海精神的艺术再现

青海美术馆供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顾青海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青海建设者扎根高原大地,努力拼搏奉献,创造了一笔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为推进青海精神高地具象化、实体化,汇聚建设新青海、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8月25日,“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题教育展馆在青海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集中展示了“两弹一星”奉献精神、慕生忠开路精神、尕布龙赤子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和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等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高天厚土上发祥、培育、弘扬的新青海精神。

“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展馆序厅的这十六个大字,就是对“新青海精神”的高度概括。

“两弹一星”奉献精神铸就壮丽丰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抵御和打破大国的核威胁、核讹诈、核垄断,增强国防实力,捍卫民族尊严,保卫新中国,党中央决定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创建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国营221厂。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集体攻关,广大科研人员胸怀强国梦想,甘当无名英雄,克服巨大困难,战胜巨大挑战,铸造了被誉为“卫国长剑”“和平之盾”的“两弹”,孕育诞生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华民族创造了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慕生忠开路精神创造历史奇迹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时作出重要批示,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回望历史,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率领两千多名筑路军民,仅用7个月零4天,在“人类生命禁区” “世界屋脊”上,一锤一锹凿出了被世人称为“天路”的青藏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60多年来,在川藏和青藏公路的建设和养护中,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尕布龙赤子精神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因一句“别叫我省长,我就是个牧民”,尕布龙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牧民省长”。

从放下牧鞭成为党的干部那天起,他不忘草原的抚育和党的培养之恩,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一颗为党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手握重权不谋私利,身居高位心系群众,兢兢业业谋发展惠民生。退休后,依然初心不改,带领干部群众绿化荒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毕生心血和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2016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尕布龙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尕布龙用85年的生命历程,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书写了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彰显国家力量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突发7.1级强烈地震,近3000人罹难,12000多人受伤,10万人痛失家园……

灾难无情人有情。面对灾难,党和国家领导人坚定地与灾区人民站在一起,全国各族人民、各方援建大军与玉树同胞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抢救生命,集中力量增援灾后重建,用人间大爱、生命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歌,在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地区兑现了“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庄严承诺,形成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可可西里坚守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7月7日,中国青海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可西里申遗成功离不开这群平凡而伟大的守护队员,他们用信念、用忠诚,用青春、用生命,在苍茫的可可西里守望家园、保护生态,集中展现了忠于事业、爱岗敬业,忘我奉献、勇于牺牲的可可西里坚守精神。

每个青海人都是新青海精神的践行者

“9年前我在玉树抗震救灾第一线参与了救援,在那个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时刻,全体指战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武警青海总队训练基地助理员孟雷磊站在玉树抗震救灾的照片前,往事历历在目。

阅读完“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故事,海晏县三角城镇人大主席丁强感慨万分:“在221厂退役后,我才了解到这个地方的神秘和伟大,才逐渐知道这些义无反顾回国的科学家们的动人故事,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铭记和学习。”

展馆自2019年8月25日开展至今,累计共有4.3万多人前来参观,在接受了新青海精神的熏陶和洗礼后,他们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人民力量铸就国之重器。人民精神创造国之奇迹。领悟精神内涵,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位90后青年。

“‘两弹一星’,扬我国威,扬我军威。‘两弹一星’精神永存!祖国强大,人民幸福。”——来自海晏县的几位群众。

“‘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题教育展馆展示了新青海精神的核心元素,教育人、引导人、启迪人,是全面展示新青海精神的重要窗口和党性教育基地。”——一名普通党员。

用青海艺术展现新青海精神

“主题教育展馆中的艺术作品由青海艺术家精心创作,这些作品紧扣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题,体现了用青海艺术展现青海精神,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提升了展馆的文化品位。”省文联副主席李国权介绍。

展陈采用了图文展板、实物资料、影像制品、微缩景观、声光电技术等形式,特别是创作了一批雕塑、绘画、唐卡、刺绣及书法等艺术作品。

由二十多名绣娘耗时六个月,一针一线精心创作完成的青海刺绣作品,再现了三江源地区“一江清水向东流”的良好生态环境;用上百种矿物颜料,采用传统工艺尝试创作的现实题材唐卡作品,既生动体现了“两弹一星”奉献精神、慕生忠开路精神、尕布龙赤子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和可可西里坚守精神,又充分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的艺术魅力。

在“两弹一星”精神展厅,由100多台老电视机拼成的巨型电视墙,里面播放着“两弹”研制历程及成功后中国民族挺起脊梁的视频,内容珍贵且壮观,仿佛又带领观看者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尕布龙赤子精神展厅,现场还原了尕布龙的“牧民之家”。31年来,尕布龙在自己家共免费接待来自基层看病、办事的农牧民群众25000多人次,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拳拳之心、浓浓深情。

一辆半截陷入泥滩中的巡护车,是可可西里坚守精神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艺术作品。在车的挡风玻璃上,播放着巡山队员巡山、救助小藏羚羊以及在他们出发前,家属祈祷与队友送别的画面,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莫昌伟 来源:青海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