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沈甜)世界藏毯在中国,中国藏毯在青海。在青藏高原,编织藏毯已有千年历史。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距离西宁市20多公里的湟中区加牙村,正是加牙藏毯的发源地。
近日,“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来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源地毯)展示中心,记者见到了颜色绚丽、花纹各异的各式藏毯样品。“我们90%以上的生产原料都是天然的,用产自青海的藏系绵羊毛,也就是俗称的“西宁大白毛”,织出的藏毯不仅坚韧耐磨、质地柔软,而且绿色环保。”圣源地毯董事长薛婷介绍道。
展示区内的藏毯(光明网记者 沈甜/摄)
创办14年来,圣源地毯把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理念、工艺技术相结合,更好地契合了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薛婷透露,“预计今年能实现产值8000万元,截至今年9月份,我们的出口量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一块块藏毯,闯出新天地,迈出“国际范儿”,成为高原产业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
展示区内的藏毯(光明网记者 沈甜/摄)
藏毯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测算,每增加1万美元藏毯产业出口,就可安排16人就业。青海农牧区现代工业较少,有较多的富余劳动力,藏毯编织与产业扶贫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困难的问题,而且扩大了藏毯传承人群,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后劲。薛婷说,“我们的就业门槛较低,工人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就可以上手,并且随着编织技术的提升,工资还会增加。”
正在制作藏毯的工人(光明网记者 沈甜/摄)
来自附近村庄的赵菊,在圣源地毯做手工编织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她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满意地跟记者说:“我坐公交20多分钟就能到,很方便,每月收入4000左右,把家里孩子上学的费用都解决了。”
“这几年,很多客户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个性化定制藏毯,通过智能化织造,最快几小时就能见到成品。”薛婷介绍,藏毯如今也被设计成大面积背景墙或装饰画,既可用于酒店装饰,也可作为家居点缀,拥有独特的市场前景。提到下一步工作,薛婷说,要更加深化与广大牧区的交流合作,深挖原材料的本土价值,辐射带动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据了解,成立于2007年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依托青藏高原绿色、无污染羊毛原材料资源优势,引进先进设备,年产机织毯达300万平方米,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阅读:
记藏族传统绘画大师丹巴绕旦教授
记藏族传统绘画大师丹巴绕旦教授 现任西藏大学教授的丹巴绕旦是世界著名的藏族传统绘画大师,他的学徒遍布
详解藏传佛教唐卡的密意
一幅唐卡,多少虔诚在里面密宗、密宗,在不了解的人看来,就是谜宗,像谜一样的宗派,似乎充满了未解之谜。
青海玉树囊谦黑陶首次进京展出
囊谦黑陶传承人白玛群加介绍,囊谦黑陶的制造工艺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远嫁松赞干布时途经玉树,将独特的制陶技艺传授给当地的藏族群众。 新京报讯 12月19日,西城区结对帮扶地青海省
牦牛绒不是粗糙的存在
牦牛绒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生长在海拔3000-6000米的高寒地带。牦牛绒是特种纤维,平均长度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