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盛牛壮。
饲草加工。
合作社的产品。
青海乡趣网讯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传统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家庭式、小规模、高成本、低产出的生产经营方式曾占主导地位,畜牧业资源优势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
科技助力结构调整
打造特色品牌
八月末的兴海草原,天空疏朗,云朵洁白。清冽的空气中,成群漫步的牛羊,显得闲适和悠然。
成立于2011年的高原型藏羊种羊场,是我省藏系羊本品种选育基地之一,也是海南州高原型藏系羊本品种选育基地,已累计组建25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牧场,成为藏羊选育核心点,藏羊良种存栏数达18936只,通过良种补贴项目已向省内调运良种种畜10500只。
“种羊场利用畜种优势资源,通过三到五年的综合选育,力争做到‘县有选育中心,乡有选育基地,村有选育核心群’,确保全县高原型藏系羊品质优良化、纯种化,提升良种化水平,打造高原畜牧业特色品牌。”兴海县农牧和水利局局长扎西当周介绍。
作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示范县之一的兴海县,近年不断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运用科学技术,逐步实现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和智慧畜牧业转型升级。
“今年,我们兴海县被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全省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试点县之一,我们投资400万元,在河卡园区实施智慧畜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标准化生产操作制度,规范和指导生态畜牧业养殖及生产,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品牌。”兴海县常务副县长达哇旦周告诉记者。
当前,加大非生产畜出栏力度,调整和优化畜群结构,优化品种,助力生态畜牧业发展,也已成为海南州各县的共识。
同德县河北乡、秀麻乡作为海南州良种牦牛繁育核心区,依托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良种牦牛繁育场,通过本品种选育,提升牦牛群体质量和个体生产性能,提高母畜比例和养殖比例,拓宽了农牧民的收入渠道。
同德县唐谷镇达隆村党支部书记旦正加介绍,“为调整畜群结构,优化畜种,今年4月份我们淘汰了600多只欧拉型藏母羊,出栏羔羊400多只。7月份我们从天骏县引进高原型藏母羊800只,种公羊40只,准备年底将欧拉型藏羊全部淘汰,主要发展高原型藏羊。”
海南州是全省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牦牛、藏羊产业是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农牧业产业之一。为抓住青海牦牛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2018年,青海省牦牛产业联盟海南州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标志着牦牛良种繁育、技术支撑、品牌营销体系的健全;同时,为加快推动藏羊产业发展,海南州委、州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海南藏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建立高原型藏羊良种繁育基地,加大本品种繁育力度,提高群体质量。
如今,海南州牦牛藏羊市场认可度持续提高,品牌效应已成为发展生态畜牧业,带领农牧民群众走上致富路的“金钥匙”。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股份制改造成效显著
“这酥油唇膏效果挺好,20元一支,还有淡淡的酥油香味。”在贵南县诺颡生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参加交流观摩活动的女代表们,纷纷购买起合作社自己生产的酥油唇膏、牦牛牛奶护肤品。
诺颡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大学生领办的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社,是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州级试点社,2018年合作社总收入达204.9万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分红53万余元。理事长李本加,是省科协认定的首批乡土专家,也是海南州农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
合作社通过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生态畜牧业转型,组织富余劳动力从事牦牛肉、牦牛牛奶、牦牛绒加工及销售等二三产业。合作社还创新经营模式,以生态、绿色、自主为核心,研发过滤性酸奶、藏式点心、牦牛奶护肤品、酥油唇膏等产品,并在北京、西宁等地成立专卖店和代售点,实现了合作社产品高标准生产和多渠道销售的模式。
“合作社走特色产业扶贫路子,通过分红和提供就业的形式,反哺贫困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9年合作社吸收贫困户15户。我们计划利用2-3年实现全村入股,全村受益,使合作社成为贵南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李本加说。
以合作社为抓手,推动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海南州相继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23个,实现牧业村全覆盖。在23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展股份制改造、组织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户均分红2.33万元,畜牧业收入实现了成倍翻番。
2015年列入省级示范社、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同德县达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四个百分百,即全村30户100%入社、15177亩草场100%入股、2047亩耕地100%入股、1239头(只)牲畜100%入股。2017年,合作社实现分红40万元,户均分红1.33万元,2018年实现分红46万多元,户均分红1.54万元。
才让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在去年分红时领到了15000多元现金,这还不算他在合作社里干活挣的工钱。“今年肯定会更多。”才让很高兴。
位于贵南县塔秀乡塔秀村的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建设全国生态畜牧业试点合作社为契机,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在引导群众整合牲畜、草场、耕地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分工分业生产,转变了牧民生产、组织、分配和发展方式,入股总资产近400万元,按劳动技能重新分配劳动力,输出富余劳动力,解决贫困户就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民。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海南州紧扣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的宏伟目标,以构建环湖、沿黄、南部高寒‘三大产业经济带’为纽带,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突出发展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四大产业联盟’,积极转变农牧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促进畜牧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海南州副州长才让表示。
高效养殖以草定畜
实施生态优先战略
“原来传统的养殖方法,养出的牦牛是夏肥、秋壮、冬春死亡,季节性差异特别明显。现在我们打破传统,以科学高效的养殖方法,实现青海省‘三增三适’的养殖目标,即增温、增草、增料,适度规模、适度补饲、适时出栏。仅从增温这方面讲,大家都知道,牦牛掉膘最厉害的时候就是最寒冷的季节,因为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抵御寒冷,所以我们冬季牦牛基本实现圈养,温度增高以后,掉膘就比较少……”
在同德县河北乡上知迈村,州畜牧兽医站的高级畜牧师三百顿珠正在对牦牛舍饲半舍饲及高效养殖做着详细讲解。
河北乡乡长公保项杰介绍,2019年,通过牦牛优质高效集成技术应用,上知迈合作社一年一胎率达到了70%,产奶量提高208公斤,牦牛犊牛断奶体重达到40公斤以上。到2020年,产奶量提高258公斤,12月龄牦牛体重达到120公斤,18月龄牦牛活体体重达到200公斤,一年一胎达到80%。
海南州地处高寒地带,气候条件极其严酷,牧草生长期短,冬春季牲畜营养缺乏,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而发展数量型畜牧业,导致牲畜数量无序增加,草畜矛盾十分尖锐,草原生态压力明显增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草地畜牧业是贵南县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贵南县依托草原和优质饲草资源,以草产业发展引领草食畜牧业,提出了“发展草产业,带动草经济”的发展思路,取得了积极成效。
贵南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立足饲草资源优势,通过扩大饲草种植面积、牲畜集约化高效养殖、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把种植、养殖、产品加工销售有机连接起来,达到了草畜平衡循环模式。
“兴海县通过近三年的高效养殖项目实施,不仅大大缩短了牲畜在天然草场放牧时间和减少天然草场载畜量,缓解了草畜矛盾,保护了草地生态环境,同时也加快了全县藏羊改良步伐,调动试点社发展的积极性,推动养殖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社员增收提供了产业支撑。”扎西当周介绍。
“年内落实牦牛产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集中扶持生产母牛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5个,养殖规模500头以上的牦牛养殖合作社23个,牦牛种牛场2个,牦牛肉精深加工及营销企业5家,并制定标准化牦牛繁育养殖和牦牛肉加工示范企业创建标准。落实资金300万元,实施贵南县牦牛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宁发贵介绍。
经过多年发展,以人工草地建设、高产饲料种植为核心的草产业生产、加工、储藏和销售产业在海南州已经形成。全州“为养而种”、“种养联动”,通过以草定畜、牧繁农育等措施,真正实现农牧结合、产业循环,为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立省”、“生态立州”,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在海南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落地生根,绿色、生态理念已经贯穿于现代畜牧业发展全过程。(文/记者王玉娟)(配图由海南州农牧局提供。)
阅读:
海南州五彩藏绣有限公司参加青海省第二届 “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喜获一等奖
青海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8月31日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幕。来自全省各地、各民族700余名优秀刺绣代表相聚于新宁广场400余幅刺绣精品参加大赛,参赛选手按照赛事规定进行一个半小时现
一条天匠手工羊毛地毯的旅程
这条产自天匠印度工厂的现代风格纯手工打结羊毛地毯,昨天被一个客户拍下。这些毯子,纯手工编织,每个图案/规格的现货只有一条。如果定制,需要4—5个月的工期。 这条毯子,在印度编织,参加过西宁藏毯展,参
「非遗知青海·看湟中」逆着时光的旅行 河湟皮影
甘海琼、实习生谢佳瑜穿行在河湟大地的青山秀水间,我们此次寻访的是青藏高原上著名的皮影之乡、有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