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百科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9-16 10:24:48 来源:西北特产网

古时候,每个部落间为了互相区分,用动物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图腾。从那时起,动物对于人类就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不可杀之、不可食之,只可敬之、爱之。现代科技极速发展,让人类与动物的那一层特别的联系几近消亡。而反观牦牛之于藏族人民,依旧如初。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格桑多吉,28岁,塔公乡纳玛朗村人

他们从小和牦牛群一起长大,不惧怕牦牛,反而很亲近。夏天他们要根据部落规定迁徙到夏季牧场,冬天又转到冬季牧场,一年六次的举家迁徙,所有家当全靠牦牛来驮。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在收拾行李时,格桑多吉看到牦牛用牛角把拔木桩的孩子撂倒了,他纹丝不动,站在原地笑着对哭泣的孩子说:“没事,别哭,别哭。”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以前看外国电影的时候,看美国人把自己养的宠物狗当作家人,觉得外国人有素质,很多人开始呼吁像美国人一样爱护动物,但中国的藏族人何尝不是把牦牛当作自己的至亲在看待呢?牦牛从来都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格桑多吉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的牦牛平安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德拓,61岁,藏族妇人

德拓一家人的生活都和牦牛息息相关,德拓说牦牛浑身都是宝。她用草原上最古老的方式提取酥油,能够保证生活在高原的一家人所需的热量。制作酥油的牛奶可以做成奶茶,储备到冬天食用。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当牦牛的毛长长的时候,德拓家的男人们把毛剪下来,女人们便负责梳理牛毛,家里的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跟在母亲、祖母身边一起梳牛毛。她们把牛绒和牛毛分开,牛绒织成衣服,牛毛便做成布用来缝帐篷。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面对牦牛,藏族人们没有生而为人的优越感,而是和牦牛互相依存,成为彼此的依靠。也许他们的生活方式看起来贫穷落后,但他们的心胸和灵魂却是那样地富有。

德拓说:只有跟着牛群,我的心情就能好起来。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益西德成,直通巴黎的高原女神

藏美混血的美国姑娘,听取了母亲的建议:从纽约跑到藏区,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并且,母亲还交给她一个任务——去藏区寻找一种叫Khullu(库)的牦牛绒,并用它做点什么。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库是牦牛身上最纤细的、在头颈附近的绒毛。这层底绒非常细,直径小于 20 微米,长度为 3.4 至 4.5 厘米。库的采集非常麻烦,不能用剪子剪,只能每年春季在其自然脱落的过程中用手一点一点去扒。而最好的库产自两岁大的牦牛,牧民们称这些小牦牛为“亚日”,每头亚日,每年只能产出大约 100 克左右的“库”。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美国女孩打算在在仁多玛村建起一个工坊,把牦牛绒加工成精美的围巾、披肩,推向世界各地。不同的是德清要坚持用最古老的编织手法将最上等的牦牛绒,制成具备独特藏文化色彩的“奢侈品”。村里的村民都称她为德清。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古法编织的工序,繁琐而复杂。机器上超过4000根的线,都需要人工一根一根穿上去,并不容丝毫差错,产品的生产和出品过程非常的慢。但正是这种流水线不具备的品质和情感体验,与奢侈品牌的产品诉求不谋而合。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坚持用员工做模特,坚持自己拍摄产品,坚持以最古老的方式手工制作布料,坚持用昂贵但环保的进口染料。她坚持着她的坚持,最终用品质征服了欧洲市场。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第一年,就给仁多玛村带回了两个品牌分别300份的订单,逐渐地, Hermès、Lanvin和Haider Ackermann等品牌也逐渐接受了这个来自中国青藏高原上的产品。一条售价数百欧元甚至上千的奢侈品围巾,就是出自德清和这些藏区的村民之手。

有人说它危险,但它却是高原上的守护神

德清用她10年的耐心和意志,复苏藏族古老纺织工艺。她开心地看到自己的孩子称仁多玛村为“家”,而称美国为“老家”。她的孩子说着不带口音的藏语,被仁多玛村包容,接纳。

德清说:当我做了这个决定就是一辈子,我要在这里度过余生。

牦牛,在藏区高原那一片土地上,就像守护神一般,护佑伴它左右的人们一生幸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