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江芸涵 摄影报道)11月10日上午,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格萨尔馆”开馆。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千百年以来集体创作的艺术结晶,至今已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活态史诗,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自2002年以来,民大博物馆在收集其他民族藏品的同时,先后征集、复制了格萨尔面具、石刻,还收集了有关格萨尔的其他图像资料,包括书籍、画册、唐卡、版画、文本插图、连环画、动漫等,并于2004年和四川省格萨尔办公室合作,建立了“格萨尔陈列室”。
此次建立的“格萨尔馆”,利用陈列室已有的展品,以格萨尔面具、石刻和唐卡为主,并兼具了图书、版画、连环画、动漫、影像等资料,从艺术的视觉表现了格萨尔文化。同时,作为一个窗口,“格萨尔馆”一方面对《格萨尔》文化起到保护与传承作用,另一方面,也让学校广大师生、社会各界人士们了解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
一起来看看“格萨尔馆”什么样?
【石刻区】
藏族石刻文化之源可以追溯到岩画,它用自然、古朴、粗狂的方法来描绘和记录藏族先民的生产方式及生活习俗。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和文化互动的不断深入,藏族石刻文化日趋呈现多样化,如吐蕃时期的石碑、摩崖石刻、石窟文化遗产,集中反映了吐蕃王朝的内政外交。其后,吐蕃人弃武崇文的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藏族石刻文化也逐渐转变成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玛尼石刻”遗产,以达修善积德、净化心灵。其中包括图文并茂的典籍文献、绘画艺术、密乘真言等内容,今玉树市、石渠县、色达县、丹巴县等地格萨尔王传为主题的石刻遗产亦如此。于是,本馆以丹巴县莫斯卡为主的格萨尔石刻群,迎请了代表格萨尔王传的72块石刻,其中遴选30余块展示于此,彰显格萨尔史诗中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
【唐卡区】
唐卡系藏语音译,通常指用彩缎装裱的一种卷轴画。它有《度量经》为首的理论体系,曾出现多种不同艺术风格的流派,主要采用珍贵矿物、植物为颜料。这样的天然原料保证了绘画的色泽鲜艳、璀璨夺目,经久不衰。其题材涉及历史、宗教、哲学、文学、医药、天文历算等诸多领域,创造性地描绘和记录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故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热贡艺术”就是广义的藏族唐卡艺术为主题,足见其文化传承创新与运用实践意义。在此展示的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唐卡连环画,其中比较完整地呈现了格萨尔史诗的主要传说故事系统,也是格萨尔王传绘成系列画卷的早期版本的再创造。同时,在唐卡脚下的展柜上陈列具有代表性的《格萨尔王传》古籍文献和音像资料,以及译成世界各国不同语种的译本,进而展现格萨尔史诗的文化资源及其传播图景。
【面具区】
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和造型艺术,面具文化又被称为傩文化。它作为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合产物,曾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藏族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类型多样、真实生动、质地环保、装饰性强、教化功能突出等诸多特征。当然,这些特征在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文组织的非遗名录“藏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馆面具展区陈列的是格萨尔史诗说唱和演绎过程中使用频繁的32员大将的面具为主的30余幅面具,充分体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及变化。并且,这些面具是直观了解和认识格萨尔史诗人物性格组合的一面镜子。
阅读:
去了西藏,带这些特产回家才不会后悔
正所谓无西藏,不旅行。一直以来,西藏都是驴友们向往的天堂一般的存在,有的人甚至把去西藏列成了自己的人
美媒:藏族混血姑娘把牦牛绒打造成奢侈品 销往全球
美媒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但诺尔丹营地是首个在广袤藏区提供“魅力露营”的地方,虽
万幅热贡唐卡集中亮相 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19日电(胡贵龙 李海麒 钟倩)7月19日上午,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吾屯村的热贡艺术创研基地大厅内,热贡唐卡千名艺人万幅作品展布展工作正在进行中。 图为一名艺人正在布展
「分享」青海逐渐消失的老手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许多我们熟知的老手艺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身边还保留着哪些弥足珍
打开一扇青海民族民间艺术之窗
参展的226组件套精美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和现场少数民族服饰,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一幅青海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融合的美丽画卷。 本报记者 莫昌伟 摄 “青海湖、塔尔寺,说起青海,脑海里不由得会冒出这两个词。在
青海这些宝贝你认识吗?西宁地区首次在春节举办非遗展
2月11日,记者从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获悉,2月26日至3月1日,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90后”唐卡画师:让笔尖艺术传播得更远更久
更登旦正和画师一起作画。周栋楠 摄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藏族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