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青海省乐都区柳湾彩陶博物馆一角。4500年前的柳湾古墓群,被文物界公认为彩陶荟萃的宝库,乐都区因“彩陶之都”而享誉国内外
本报讯 5月18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结果在南京揭晓,青海省两项展览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优胜奖。这是青海省17年来首次获此殊荣,在青海文物史上尚属首次,取得历史性突破。
裸体人像彩陶壶——镇馆之宝。已被国家定为一级珍贵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柳湾彩陶)
在南京博物院举行的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中,荣获本届“十大精品”特别奖(3项)、精品奖(10项)、优胜奖(12项)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2项)及合作入围奖(2项)的29家单位受到表彰。本届推介活动竞争异常激烈,评选结果“含金量十足”,被誉为展览界的“奥斯卡”。
彩陶纹饰符号,与汉字起源密不可分。(柳湾彩陶)
青海省申报的两个陈列展览项目从全国博物馆行业推荐的114个陈列展览项目中脱颖而出,由青海省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联合申报的《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和柳湾彩陶博物馆申报的《江河源人类史前文明》在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入围终评的29个陈列展览并荣获优胜奖。
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柳湾彩陶)
记者获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自1997年以来,已持续举办了17届。本届推介活动申报数量为历届之最。获奖项目作为过去一年全国博物馆2.8万多个陈列展览的缩影,反映了文博单位积极激活文物资源、增进公共文化福祉的深度和广度。这些获奖展览代表了目前国内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最高水平,代表了最先进的陈列技术。最科学的布展方式,最人性化的方案设计和最深刻的对文物内涵的阐释。
人头像彩陶。(柳湾彩陶)
青海省两项展览同时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优胜奖,是我省17年来首次获此殊荣,在青海文物史上尚属首次,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奖项目作为过去一年青海省各级博物馆90多个陈列展览的缩影,对于宣传青海文化影响力、展示青海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提振青海文化自信、凝聚国家认同、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青海省文物局局长牛军认为,这两个展览的成功获奖,为青海省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今后,青海省文物系统将深入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指导思想,树立大文化视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展方向,深入挖掘文物资源,高端策划,研究传播规律,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展览,充分发挥出新时代博物馆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青海故事,打造青海文化品牌,树立青海文化形象,为助力全省“一优两高”战略和新青海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5月,青海省在省文物局登记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共39家。其中,文博系统内国有博物馆24家,国有行业博物馆2家,民办博物馆11家纪念馆2家。列入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有1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家,国家三级博物馆4家。
彩陶鼓。(柳湾彩陶)
根据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可移动文物69960件套(312793件),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在1000件以上的达到60%,藏品量在5000件以上的达到40%,藏品总量达到3.3万件(套)。(记者 申维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