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西藏人民特有的艺术珍品,梵语和藏语城为“平面画”或“卷轴画”,唐卡画距 今有1300年的历史。
唐卡的用途是观修、礼佛、积善祈愿,但作为一种宗教艺术品,我们从唐卡多变的构图 形成以及丰富艳丽的色彩和优美的造型中,可以领会到唐卡的无限美感及藏民族历代艺术家 精湛的技艺和虔诚的进业精神。
唐卡是通过绘制出的图形语言,将复杂而深奥的佛教哲学和修正方法表达出来,以便修学,不过也有一部分是关于艺术、文化、医学、历史、风俗等。起到记载和保存流传的作用。
唐卡,大部分是修学藏密佛教的一种图文解说的教科书,因为唐卡中的人物,颜色都有 它特殊的内涵,即佛教所谓的“表法”作用以通过抽象的、可解的、图像语言,将佛教的教 义和方法,转换成为含有特定的内涵,具体可解的表达语言,从而引导和帮助修学者体正佛 教所说的极乐境界—成佛、消除灾难、庇佑众生平安吉祥,它包含许多历史、文化、科学等 方面的重要信息,如唐卡中表现的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医药师承图(已有2000多年的历 史,是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民族在劳动和生产生活中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逐步积累起丰富的藏医药宝贵经验,沿用至今)等方面的信息,是值得探讨和研究。
唐卡绘制的依据 唐卡中众多的佛、菩萨、观音度母、护法佛、金刚等形象是依据什么绘制的吗?藏民族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分为五类,称五明,无名又可分为大无明和小无明。大五明包括工巧 学(工艺学)、医方明、声明、因明和内明,根据佛陀身、语、意三者不同而形成三种不同的类别。
身指佛的具体形象,身之工巧主要是造像,如佛、菩萨像及塑、刻、雕、铸等;语 是指佛经的释读、颂唱、刻制经文;意是指对佛的感受、理解、意念等;身是指佛陀所现的 三身又分为三类,即法身、受用身、变化身进行绘制。唐卡是信徒崇拜的象征物,信徒通过 对唐卡佛像的崇拜取得善业功德,因此,只有将佛、菩萨度母等的形象按照佛经规定的尺 度,比列准确地绘制出来,才会合乎要求。这也是绘制唐卡最重要的事项,因而就有了绘制 佛、菩萨像的标准;《佛说造像度量经》、《身、语、意度注疏花蔓》等大量有关造像比列 的论著对造像进行了严格规范,这样佛像、菩萨形象就更加完美无缺。
西藏佛教是以师徒传承形式进行传承,同样佛像唐卡绘画也是以师徒传承的形式延续的。由于藏区地域广阔,地理位置的差异及周遍文化交流的影响,(印度、尼泊尔)形成了 藏传绘画的不同流派。在吐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二位公主带进藏区的尼泊尔文化和汉族文化,对藏族本土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
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藏族人为了绘制一幅唐卡供奉,可以倾其所有,因此藏族人不 论贫富,家中都会有一副或十几幅唐卡画,他们确信所供奉的唐卡画会给他们及家人带来平 安吉祥和好运,也作为皈依佛法的标志和顶礼膜拜的神物。因而唐卡绘制的颜料也极其考究,绘制唐卡的颜料为矿物和植物颜料、珊瑚、玛瑙、珍珠、藏红化、朱砂及纯金银等加工 研磨制成。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即使经历几百上千年后,其色彩依然鲜艳、画面仍金碧辉 煌,灿烂如新,特别的前金的应用可以说的唐卡的绝技,所以我们在瞻仰时见到的唐卡进千 年的烟薰火燎,虽画面模糊,但用金绘出来的部分仍是闪闪夺目,原因也在于此。
阅读:
青绣传承 指尖上的青海
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大美青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成就展”在民族文化宫展出,青
小小的藏香,竟串联起了藏汉文化
在汉藏长期交往的过程中,藏香早已通过各种管道传入内地。早在宋代,文人吴自牧提到南宋京城临安(杭州)的市集,说杭州城的大街买卖是昼夜不绝,夏秋两季多卖挑金纱、异巧香袋儿、木犀香数珠、梧桐数珠、藏香、细
贵南县将藏绣开发作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将贵南藏绣的开发作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采取“公司+农户”的模
他们对青海民族民间艺术赞不绝口
本报讯北京讯(记者 樊娅楠)“妈妈,你快看:这是撒拉族的刺绣枕顶”“我去过青海,这是土族阿姑在酿酩馏酒”“哇,藏族的射箭真厉害”……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来自青海的民间艺术让北京市民大饱眼福!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