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2月14日消息(记者刘泽耕)为期5天的“2019年西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14日在西宁市几何书店拉开帷幕。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从现有的82项西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中筛选出西宁玻璃画、河湟皮影戏、藏绣等10多个项目、300余件代表作品参展,同时邀请传承人现场活态展示,讲解非遗项目,并开展非遗体验活动等,市民和游客可以免费参观体验。
现场表演河湟皮影戏(央广网记者 刘泽耕 摄)
展览首日,三幅极具青海特色的刺绣作品吸引众人驻足观看。刺绣上高山流水的背景、栩栩如生的藏羚羊在缕缕丝线的穿织下呼之欲出。刺绣作品的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宁刺绣传承人陈玉秀进行刺绣创作已经20年,近年来,她的刺绣作品大多围绕青海主题进行创作,大量使用能够体现青海特色的元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宁刺绣传承人陈玉秀的刺绣作品(央广网记者 刘泽耕 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2017年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我想用丝线绣出青海的美景,让更多人看到青海幅员辽阔、青山碧水的一面。”陈玉秀说,西宁刺绣的针法比较粗犷,绣出来的作品也更加厚重。为了让绣品中的山水林湖更具层次感,陈玉秀在绣好的底色上叠加渐变色,更好地表现了波光的湖水和交错的山林。“最难的就是叠加刺绣,要做到布上无图,心中有图。这样一幅50cm*80cm的西宁刺绣,一个人需要7-8个月才能完成”陈玉秀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宁刺绣传承人陈玉秀正在进行刺绣创作(央广网记者 刘泽耕 摄)
在西宁丝毛挂毯编织技艺传承人杨韶鹏身旁,放着刀、剪、耙、镊、尺五样工具。杨韶鹏说,西宁丝毛手工挂毯自1860年传入西宁延续至今,已经有近160年的历史。挂毯制作工序繁琐,一幅挂毯的生产周期少则半年,多则数年。相比伊朗、尼泊尔等国的手工挂毯,西宁丝毛挂毯具有绒头长、结实耐磨、回弹力强等特点,且使用时间越久,光泽度越高。杨韶鹏说:“近几年,手工挂毯市场受机织毯的冲击影响比较大,我们将手工挂毯和文创产品相结合,以传统的青海图案,尤其是地毯元素作为创作元素,生产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手机扣、鼠标垫等产品,希望能用这些文创产品推广青海特有的文化产品。”
上阵父子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湟中农民画传承人党明汉和儿子党万晓正在创作新作品《农民丰收图》。据了解,湟中农民画的题材以农民生活场景、各民族民俗活动为主,“湟中农民画不同于写实画,可以在牲畜身上添加花朵,颜色多选用红、黄、绿等鲜艳的色彩,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党明汉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湟中农民画传承人党明汉和儿子党万晓正在创作新作品《农民丰收图》(央广网记者 刘泽耕 摄)
据了解,本次非遗文化展以“多彩非遗,绿色西宁”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西宁市的文化内涵,全面展示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西宁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成果及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期间通过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原生态展示,积极探索实践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和途径,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百姓品味浓浓年味。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宁玻璃画传承人马金福带来的参展作品(央广网记者 刘泽耕 摄)
阅读:
“牦牛粪”文创、会书法的“王阳明”先生机器人…一拨新鲜好物疯狂输出中
新年伊始,你的打开方式是怎样的呢?是准备去享受一顿丰盛的大餐?还是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
唐卡传人绘出“脱贫经”
新华社成都11月19日电 题:唐卡传人绘出“脱贫经” 新华社记者谢佼 在四川省藏族郎卡杰唐卡传习基地,雪域阳光透过窗户照在29岁的多吉身上,给微笑的他打了一层轮廓光。多吉和身边小伙伴正认真地描绘着唐卡
青海挖掘传统绣种打造“青绣”品牌
图为青绣防疫荷包。 文思睿 摄 中新网西宁4月24日电(文思睿)“青绣防疫荷包不仅美观,还销售到全国
“青绣”带动青海土族农民就业增收脱贫
“青绣”带动青海土族农民就业增收脱贫(央广网发 通讯员牟泉 摄)央广网互助3月28日消息(记者张雷
青藏高原上这些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此时它们却正在消失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事物将渐渐便会被淘汰、遗忘!日新月异的今天,当效率与经济成为事物的价值衡量标准之时,有些东西正在没落。千年之前,它们顺势而生,千年之后,虽然有人仍然坚守,但是
土族人民独特的历史记忆,精致唯美的河湟刺绣!
2月3日,腊月二十九,天津市荣程普济公益基金会“迎新春,送温暖”活动爱心大使、河湟刺绣传承人邓西银、
23年策划4年创作400位画师带你看世界最长的唐卡
第二次来到青海西宁,是十一月上旬。离上一次到达这里,时隔不到三个月。是什么吸引我再次到达? 这个季节,青海的旅游景点基本都是淡季,天气也渐凉,不是很适合户外游览。吸引我的,是这里的美食与多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