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所以藏民无论男女老幼,身上都挂着一些寓意吉祥的饰物。活佛或高僧开过光的,还可以当作护身符。
藏民佩戴各种各样的饰品
由于游牧生活的特殊性,交通十分不便。藏民们一般不投资固定资产,而是把存款用来购置林林总总的饰物,这样一来,也使我们大饱眼福!
图为星月菩提
图为星月菩提
藏传念珠:通常由18颗,54颗和108颗菩提子制成的念珠所串成,用于日常念诵经文。而念珠材质多为三大菩提,金刚,星月,凤眼,以凤眼菩提更为殊胜和难得,通常由密宗高僧所持有,功德益增。
图为金刚菩提
图为凤眼菩提
卡子,计数器:起初做为念珠上计数所用的计数器和卡子,多用铜和银制成,串在念珠上,方便日常念诵计数,而如今更是以一种神秘的配饰进入大家视野,既而衍生出多种艺术图案和器型制品,装饰性也更强。
上图均为卡子
图为计数器
蜜蜡,珊瑚,绿松:作为佛教七宝中的三大主力,这红黄绿三色的宝石广泛受到藏族人的喜爱。巧搭而又珍贵,将其串配于念珠上,就成为随身携带的家族资产。一串念珠,信仰加财富,这搭配华丽的珠串和镶嵌制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动资产库。
图为蜜蜡
图中橘红色部分为珊瑚
图为绿松石
唐卡: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全部采用黄金、珊瑚、绿松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
图为唐卡
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从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到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的工艺程序。
图为唐卡
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10余年。现代唐卡已经被作为艺术瑰宝深受人们喜爱和收藏,甚至创作出缩小版的微唐卡,以便于随身携带供奉。
图为纯银、红铜、黄铜手工制作擦擦盒
擦擦盒及嘎乌盒:“擦擦”一词是藏语对泥模浮雕佛像梵语名的音译,源于古代印度中北部方言。
藏传佛教中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或金属,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小型佛像或佛塔,有的再经烧制或彩绘,以增加擦擦的耐久性和可看性,用于随身佩戴和供奉,而供奉佛像的擦擦盒也多为铜银等金属制成,金属的稳定和坚固,有利于保护佛像及甘露丸。
图为擦擦盒及内附的小佛像
而嘎乌盒,也同样作为供奉佛像,甘露丸和微唐卡的精美小巧的随身金属盒,有的再镶嵌绿松珊瑚等以增加其美感和庄重,是人们信仰的寄托,随身佩戴供奉,增加功德,驱邪避祸。
图为擦擦盒
雪巴:又称作夏尔巴珠,是亚洲喜马拉雅山腰之夏尔巴族人自十七世纪起仿红色、粉红色珊瑚所制造的一种珠子。
图为雪巴
夏尔巴人和藏族一样,以珠配为主,从古代西藏到现代,珠佩一直被视为财富,与牛羊,粮食,日用品之间,都有等价的交换值,在藏地人看来,珠子比货币,更值得信任,这种普遍的价值观,在习惯了银钱交易的内地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图为雪巴
藏族配饰还有其他珍贵的玛瑙和木质化石、老陨石天铁、天珠地珠等,种类繁多,工艺考究,是现代人类文化和艺术的遗产!藏传佛珠及配饰,也成为现代人和文玩爱好者的收藏首选和搭配经典!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