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百科藏在大山腰里的“唐卡班”

藏在大山腰里的“唐卡班”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0-08-12 08:27:47 来源:西北特产网

中国西藏网讯 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卡贡乡的洛堆村,沿公路转入上山的土路,经过一路颠簸后,来到半山腰处的拉巴仓勉萨派唐卡第八代传承人西热秋久家中,这处位于半山腰的房子既是西热秋久的家,也是一处唐卡绘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藏在大山腰里的“唐卡班”

图为西热秋久的徒弟正在上色 摄影:欧帆

走进大门,穿过门帘,高原的阳光透过玻璃天花板,一幅长达17.5米的唐卡呈现在我们面前,西热秋久的三名徒弟正聚在这幅唐卡前上色。这幅唐卡已经“开工”4个月,距离它完成预计还需要1年,而这样长达一年以上的工期,在这里并不算久。

西热秋久向我们介绍,绘制唐卡需要先用水和石头碾平画布,保证画布平整,握碳笔细细勾勒出线条,涂上白、黄、红、绿、蓝五种主要颜色并陆续上色五次,面部和手部的细节最为丰富,是最难、也是最后完成的步骤……经过繁复的步骤和长达数月、数年的工勾细染,一幅唐卡才最终成型。成型后的勉萨派唐卡,底层色厚涂、造像四肢粗壮、脸型饱满,同时融合了嘎赤派的特色,在渲染时层次丰富、善用灰色表现皮肤,具有造像度量严格、色彩明快的特点。

藏在大山腰里的“唐卡班”

图为未上色的线稿 摄影:欧帆

在门口的桌上,西热秋久拿起一本泛黄的藏书籍向我们介绍,这是家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绘画标准”,里面记载了各类造像的比例。在学习绘制唐卡时,必须从造像的经典比例入手,对人体结构有所了解后,再开始衣饰形象的临摹训练,期间需要学习画布、毛笔的制作,矿、植物颜料的研磨、泡制、使用等技巧。

而桌面另一侧的一块木板,则是一块“绘图板”。在能够熟练绘制之前,学员需要用酥油、煤灰涂在木板上,然后用木笔在板上绘画练习,画满了,只需要用笔一抹就可以盖住。时间久了,重新涂上酥油和煤灰,就可以再次练习。从开始学习到最终独立绘制,一名学徒要潜心学习唐卡绘制的繁复步骤,往往需要6年左右方算真正出师。

藏在大山腰里的“唐卡班”

图为西热秋久绘制唐卡时所用颜料 摄影:欧帆

除了现场正在绘画的3名学徒外,西热秋久还有其他14名徒弟,他们大都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自2016年起,经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研讨、建档立卡户同意后,最终扶持本村的致富带头人西热秋久成立了唐卡绘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定为村里的扶贫产业,建档立卡户可以来此学习,成为学徒后在这里学习唐卡绘制,吃住都在这里并能获得一定的工资。

如今,西热秋久和他的拉巴仓勉萨派唐卡,在延续家庭传承的同时,正带领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致富道路。(中国西藏网 实习记者/欧帆 隋艺斐 记者/陈卫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