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
2020.5.11 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西藏卷 拉孜篇
拉孜篇 预告片
当雅鲁藏布江边的山顶晨光微现,映射到高耸的山峦和宽阔的河谷,拉孜古城赫然眼前;拉孜的名字,藏语意为“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人们常说,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1959年,拉孜宗与周边地区合并,成立拉孜县人民政府。
堆谐舞蹈 英姿飒爽
七百多年前,人们将雅鲁藏布江上游,今拉孜一带叫做“堆”,这里的歌舞就被称为“堆谐”。
雅鲁藏布江哺育的拉孜,有大片可以用来耕作的河谷平地,这里是古时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带。在农耕文明的早期,人们在劳动闲暇时,围成一个圆圈,模仿各种劳作中的动作和动物的姿态,载歌载舞,这就是堆谐的雏形。
堆谐由拉孜流传到西藏各地,其风格特征也随之演变,而作为“堆谐故里”的拉孜堆谐,仍然保持了粗犷朴拙的原始面貌。
拉孜堆谐,注重脚下功夫,踢踏舞步是最鲜明的特色。这种舞步,在弱拍时,脚掌拾起,膝盖伸直叫做踢,强拍时脚掌踩下为踏,脚法灵活丰富,步法稳重扎实。舞曲旋律时而优美抒情,时而欢快活泼,舞蹈也在舒缓和激昂中自由变化,人们伴随旋律和舞蹈随性而歌。
2007年,拉孜农牧民艺术团,应邀赴北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他们献上的堆谐表演,让全国观众领略了藏族古老歌舞艺术的魅力。
2008年,拉孜堆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年,拉孜县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2012年,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堆谐,拉孜县成立了一个由20名舞者组成的堆谐民间艺术团。
2019年,拉孜县民间艺术团,登上了首届亚洲文化嘉年华的民族舞台,在流光溢彩的灯光效果中,拉孜堆谐向世界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风情与魅力。
更为荣耀的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群众游行中,帅气的藏族小伙们乘着西藏彩车,英姿飒爽地跳起拉孜堆谐,缓缓地经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拉孜人心中永恒的高光时刻。
如今,拉孜堆谐走入了中小学校园,学生们的课间操,就是一场震撼的堆谐踢踏舞表演。
扎念琴声 悦耳动听
扎念,藏语意为“悦耳动听之声",是拉孜堆谐中最常用的弹拨乐器。它音色明亮,因为轻便可随身携带。人们说,有拉孜人的地方就有扎念琴。
拉孜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这里是一片大海,波浪起伏,涛声阵阵,此时,动人的韵律与歌声响起,走出了大海和天神的女儿——妙音天女。她把扎念的琴声带给了这片土地,让人们为之倾倒。
出生于拉孜最悠久的制琴技艺世家,索朗琼拉已经掌握了一种改良琴声的诀窍。
在2007年,索朗琼拉制作的扎念琴,曾经随着拉孜堆谐表演队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许多观众,在那一刻认识了藏族的扎念琴。
2014年,拉孜县的扎念琴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作为扎念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索朗琼拉收徒传艺,并开办了制琴合作社,慕名而来找他制琴的人越来越多。
藏刀制作技艺代代传承
拉孜藏刀刀体厚实,刀刃锋利,外形古朴,是西藏藏刀制作工艺的突出代表。
次旦旺加母亲的家族是制刀世家,据说他所传承的铸造技艺,在拉孜一带历史最为悠久。
一百多年前,英军入侵西藏,次旦旺加的祖辈,和许多匠人日夜赶工,打造藏刀送往战场,以助勇士们杀敌。拉孜藏刀,谱写了英雄儿女的铁血战歌。
为了改进藏刀制作工艺,次旦旺加尝试用更高硬度的钢材代替传统的铁。刀之魂在于刃的锋利,钢材中的杂质经反复折叠锻打,得以清除,其弹性与韧性获得增强,因此刀刃变得锋利无比,可削铁如泥。
2008年,拉孜藏刀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加大了对藏刀技艺的保护。
生态保护 成绩卓著
俯瞰拉孜,雅鲁藏布江从西南峡谷间奔腾入境,进入中西部后,河道逐渐变宽变缓,形成了宛如扇状的洪积扇堆积地貌。
拉孜镇措布村位于扇体中间。这里的土壤含有大量的粗砂,渗水性强,土地干燥,植被较少,加之拉孜冬春两季多大风,以及过度的放牧,土体沙化严重。
2018年,拉孜县在措布村沙丘地上开始植树造林,以固沙防风,拉孜的人们要把这千亩沙丘,变成生态绿洲。
与措布村的命运不同,其相邻的拉孜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这里位于洪积扇的边缘,土壤中的黏土就像隔水防渗膜一样,阻止了向下渗漏的水流,从而形成了近五十万平方米的湿地。早在1989年,政府开始了对这片湿地的保护。
近些年来,拉孜县政府加大了湿地保护力度,将全县境内的湿地,全部设为保护区,分片划归到各村护理,人们纷纷参与到保护湿地的行动中,让这片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发挥着造福一方的作用。
拉孜县已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之一,这座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城市,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318国道和219国道在拉孜交汇,连接起中国大陆和南亚。这处黄金旅游线上的中途驿站,犹如镶嵌在青藏高原的一颗明珠,让游人们在这里驻足停留,洗涤尘埃。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骑行在雅鲁藏布江江畔,温暖的阳光铺满大地,整个拉孜展开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
阅读:
“青绣”让指尖艺术成变成“指尖经济”
说起刺绣,我们能想到盘绣、堆绣、皮绣或是藏绣、回绣、蒙绣等很多种类。但是,一直以来我省却没有形成一个
「区县动态」“创意无限、八瓣炫彩”——湟中县第三届工艺品设计创意大赛圆满完成
为进一步提升湟中“八瓣莲花”工艺品创作设计水平,创新“八瓣莲花”工艺品的设计理念,挖掘历史文化,征集
细品宗喀巴大师唐卡,精妙绝伦!
宗喀巴大师头戴黄色桃形帽(又称通人冠),身著袒右肩式袈裟,内穿交领式僧衣,这是西藏僧人的典型装束。中
画家专访 | 党明汉:我是农民,怎么会得奖?
农民画百科按:一支画笔,一画就是30多年。自从1983年踏入农民画的领域,他就爱上了画农民画,3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