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和亲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所谓路通是基础,文成公主从唐代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前往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的这条道路就是历史上的唐蕃古道。
公元7至9世纪,一条被称颂千年的天路——唐蕃古道连接了唐都长安与西南高原的吐蕃逻些。它全长3000余公里,地跨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是唐代中原去往青海、西藏等地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唐蕃双方通过政治联姻、使团往来、经济贸易等活动,文化风俗上彼此影响,使这条道路呈现出“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景象。
前段时间去广东省博物馆观《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了解了很多相关历史,觉得挺有意思,与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随时通过本文“云观展”。
唐蕃古道示意图
唐蕃古道路线示意图
唐蕃古道所经地区古今地名对照表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西藏
一、天路的形成道路交通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而形成。自高原上生活的羌人开辟的“羌中道”到吐谷浑时期(公元329-663年)兴旺的“吐谷浑道”都可以统称为“丝绸之路青海道”。公元7世纪,吐谷浑国没落,吐蕃王朝发展迅速,大唐王朝也迎来了盛世,唐蕃双方往来日益密切,贸易、战争、会盟、和亲等活动使“丝绸之路青海道”更为活跃。因此,这条沟通了长安和逻些的道路被称为“唐蕃古道”。
1、古道缘起
新石器时代,随着远古人类的迁徙,在黄河流域传播了以彩陶为标志的史前文明,开拓了本地区早期道路。先秦时期,生活于甘肃、青海一带的羌人,拓展了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形成了多条基本固定的道路。西汉时期,汉王朝在关中至青海东部沿线修建了用于军事活动的驿站邮亭。在汉代已形成的这些道路具有了官道的性质。魏晋时期,原居于辽东一带的鲜卑慕容部移牧到青海地区后建立了吐谷浑政权,进一步推动了青海与内地的交通发展,贯通了丝绸之路青海道。隋炀帝西巡,为后来唐蕃古道东段道路的畅通打下坚实基础。唐王朝与吐蕃王朝建立后,双方的冲突、会盟、和亲以及频繁的使团往来,促成了唐蕃驿道的产生和发展。
七孔铜钺 青铜时代卡约文化(青海省博物馆藏)
卡约文化是古代羌族的文化遗存,时间上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青海地处中原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欧亚草原文化圈的交汇区,其出土的青铜器从器形、纹饰等方面均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融合的结果。七孔铜钺既是武器也是身份的象征。
2、羌人之路
羌人是生活在我国古代西部地区的古老部族,既是中原汉族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青藏高原各族的先祖之一。商周时期,生活在黄河、湟水河谷地区的羌人开拓了东往甘肃,北通河西走廊,西去新疆、西藏,南至四川的交通道路。先秦时期,羌人主要分布在青海境内的河湟地区及甘肃西部。部分羌人部落先后迁徙到西藏、四川、新疆等地区继续发展。羌人向东经湟水流域进入内地的道路史称“湟中道”;西逾日月山沿青海湖南北两岸西行,穿越柴达木盆地进入南疆的道路,史称“羌中道”。此外,尚有多条不同名称的路线,奠定了唐蕃古道的前身,并逐渐发展为青海及西北地区的古代交通干线。
3、吐谷浑道
吐谷浑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首领名吐谷浑。西晋太康四年至十年期间迁徙至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山脉),“永嘉之乱”末年(约公元313年)再西徙至青海湖地区(“群羌之故地”)游牧,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被崛起的吐蕃所灭。吐谷浑与中原王朝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为青海道的兴盛创造了条件。吐谷浑在原诸羌道的基础上,维护了通往中原地区的道路,保障了经新疆通往西亚的交通,拓展了经四川盆地通往南方地区的路线。史籍中把贯通吐谷浑国的道路称为“河南道”或“吐谷浑道”。
通过青海出土的钱币以及胡人牵驼画像砖等文物,我们不难想见当时吐谷浑道的兴盛。也可以证明,在这一历史时期,青海丝绸之路是畅通的,即使在吐蕃控制下的七、八世纪,其与东西方贸易的规模之大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
贵霜金币 公元1-3世纪 (青海省湟源县古道博物馆藏)
贵霜金币是中亚地区贵霜王朝统治时期铸造发行使用的一种钱币,是古代丝绸之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一种货币。可以推断出,历史上唐蕃古道及其他众多古道的终点并不止于西藏,而是延伸向更遥远的古印度、中西亚等地区。贵霜王朝凿通了南亚与中亚的通道,扮演了丝绸之路中转站的重要角色。
胡人牵驼画像砖 汉-魏晋 (青海省博物馆藏)
此砖背景为连绵的山峦,一胡人高鼻深目,着长袍,头戴尖顶卷沿帽,身着贯头衫,左手杵杖,右手执缰。骆驼躯体高大,双峰高耸,背有垫鞯,昂首甩尾阔步而行。在吐谷浑国,商人受人尊敬,政治地位较高。所以,当时来自中亚和西亚的波斯、安息、滑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人,不辞辛苦地到东西方商贸集散中心吐谷浑开展贸易。
《狩猎图》画像砖 魏晋 (甘肃省博物馆藏)
砖呈长方形,白粉涂底,朱红色勾勒边框,墨线描绘,红黑色敷彩。画面两侧分别绘两棵大树,树干朱红色,树叶墨色,中间绘一猎人骑马架鹰狩猎,前方两只鸟惊逃。河西地区兼营畜牧业与农业。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魏晋时期,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游牧民族因生存需要,形成了骑射狩猎的传统,同时也利用狩猎活动进行军事技术训练。
《牧马图》画像砖 魏晋 (甘肃省博物馆藏)
砖呈长方形,白粉涂底,土红色勾勒边框,墨线描绘,红黑色敷彩。砖面内容为一牧马人正在放牧马匹。牧马人深目高鼻,衣窄袖、穿长靴,前方有六匹马呈飞驰状。
4、吐谷浑西迁
西晋太康四年至十年(公元283-289年),慕容鲜卑部的一支在首领吐谷浑率领下,从辽东西迁到今内蒙古西部,继而又迁于今甘肃西南、青海东南部,逐步兼并当地羌、氐各部,势力不断壮大。公元329年,开始用“吐谷浑”做姓氏和国号。吐谷浑先后在慕贺川(今青海省贵南县穆格塘沙碛地区)、伏俟城(今青海湖西北地区)等地建立了政治中心,并长期与中原王朝进行茶马互市,将出产的军马役牛换取粮食、丝帛、茶叶等生活用品。
吐谷浑历代王简况
隋与吐谷浑
隋朝建立后,与吐谷浑争战不断。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丰利山之战后,吐谷浑一些部落归附隋朝。公元584年,双方在承风戌(今青海拉脊山口)进行贸易互市。吐谷浑第十九任汗王世伏即位后,与隋加强交流互动,保持了交通畅通。公元596年,隋文帝将光化公主嫁与吐谷浑王世伏。公元609年,吐谷浑在与隋交战中大败,今青海大部分地区划归隋朝版图。
唐与吐谷浑
隋末乱局中,吐谷浑得以收复失地。唐朝建立后,吐谷浑积极发展与唐朝的关系并达成互市协议,在承风戌建立贸易集市。后吐谷浑一方面遣使入唐,另一方面侵扰唐西北边境,阻碍西域通道。公元640年,唐弘化公主出嫁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唐朝与吐谷浑联姻,使双方的关系密切、交往频繁,贡使不绝。
弘化公主墓志盖
慕容威墓志 唐 197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唐墓出土 (宁夏博物馆藏)
该墓志近正方形,用黑灰色青石制成。墓志记载了慕容威夫妇葬于公元758年,追述了慕容威的远祖、祖父和父亲。慕容威的曾祖父即吐谷浑末代可汗诺曷钵于公元639年迎娶唐宗室女弘化公主为妻。祖父慕容忠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其妻为陇西郡王女。父亲是慕容宣徹,袭职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娶唐朝世家大族博陵崔氏女为妻。慕容威本人“先拜左武卫郎将”,后“荣迁左领军卫大将,仍冲长乐州(今宁夏同心)游击副使,卒于公元756年,妻子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侄孙女,即武承嗣的孙女。该墓志以实物佐证了唐朝实行与其他部族友好通婚的政策以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
吐蕃与吐谷浑
吐蕃和吐谷浑的交往始于南北朝后期。在近百年的交往过程中,“两吐”彼此影响,并多次联姻。公元663年,吐蕃发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政权被吐蕃灭亡后,留居于青海的吐谷浑部众受吐蕃统治。为确保吐谷浑稳定,吐蕃基本保留了原吐谷浑的政权形式。
5、党项故道
党项人是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古代部族,原居住于青海东南部及甘肃、四川相邻地区,以畜牧经济为主。公元7世纪后期,党项属地被崛起的吐蕃占领。党项拓跋部向唐请求迁往内地,被安置在静边州(今甘肃庆阳),后又迁到灵州(今宁夏吴忠)。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建大夏国,史称“西夏”。
党项故地出产名马,主产于黄河九曲及以南地区,史称“河曲马”。今四川阿坝地区是马匹的贸易枢纽,今甘肃武都地区是茶叶贸易集散地,党项与两地进行茶马交易,逐渐形成党项故道,其路线大体是:自西安西行,经凤县、成县等地,到达茶叶集散地武都;从武都北出洮岷或西出迭部抵党项故地;由迭部西南至今阿坝,经久治、班玛、达日至玛多河源地区;或由洮岷溯河西经今黄南州的河南、泽库县及同德至兴海夏塘古城与唐蕃古道会交。
黑釉双耳剔刻牡丹花扁壶 西夏 (宁夏博物馆藏)
扁壶是西夏瓷器中常见的器物,两侧的双耳或四耳便于穿绳,形状适合在马背或驼背上吊挂,为长期游牧的党项民族所喜爱。
二、互通互鉴之路活跃在青藏高原上的古羌人和其他部族,以各自部落邦国和文化为核心,点燃青藏地区早期文明曙光,而吐蕃的崛起将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向了崭新高度。在吐蕃与唐朝的互动交流之中,既有激烈争战,也有和平交往。随着唐朝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至吐蕃和亲,唐与吐蕃成为“舅甥”之国。唐蕃古道也因此进入兴盛期,给双方民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舅甥关系
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
——吕温《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唐蕃的舅甥关系源于公主入蕃和亲,是唐蕃描述两地友好关系的用语。与今日习俗不同,“舅”与“甥”在古代可泛指“舅妻-妹婿”、“岳父-女婿”等多种长幼关系。
其后,虽然唐蕃双方时有摩擦,但该称谓一直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唐蕃和盟碑依然矗立于唐蕃古道的终点拉萨,带着以汉藏两语书写的“乐于和叶社稷如一统,甥舅所思熙融如一”这一美好祝愿,见证两族情谊如古道般绵延不绝。
1、唐蕃博弈
公元7世纪前期,藏族的祖先吐蕃人在首领松赞干布的领导下,统一了青藏高原众多部落,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定都逻些(今拉萨)。新兴的吐蕃政权向青海方向扩张,最终攻灭了吐谷浑。由此,唐与吐蕃之间缺少了缓冲地带,吐蕃以占领区域为大本营,与唐朝在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天山北部及帕米尔高原等地区展开激烈角逐,双方的军事行动互有胜负。
2、和亲
大唐固然强盛,但周边各族实力也不断壮大。因此,唐朝常面对“不战不和”的不稳定局面,让公主远嫁对方首领和亲,是唐平衡局势、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既展现了唐规避“零和博弈”、注重民生的政治智慧,也体现唐希望以“岳父-女婿”的尊卑礼教约束邻国,将对方纳入自身“天下秩序”的想法,客观上也推动了各族人民的交流与共同发展。
公元640年,唐朝第一位和亲公主——弘化公主,远嫁吐谷浑国最后一任可汗诺曷钵。据考证,公主和亲时所带的嫁妆还包括一件巩县窑白釉瓷壶。巩县窑是我国北方烧制白瓷的代表性窑场之一。考古发掘证明,巩县窑在北魏时期已开始烧制白瓷,隋唐时期臻于成熟,其所烧制的精细白瓷曾为朝廷贡品。
巩县窑白釉瓷壶 唐 (甘肃省博物馆藏)
瓷器釉色莹润、胎色洁白,造型浑圆饱满、端庄丰盈,具有鲜明唐代风格。表面看起来似乎打了“补丁”,其实这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正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在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对此工艺的场景描绘。该技术现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说明的是这个“修补”是1000多年前做的,不是出土后再修复的。
《步辇图》 唐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是世人对唐的强盛与开放最初的想象。传世名画《步辇图》也有意加深这种印象:侍女们众星捧月下威严的唐太宗,与瘦小谦恭的吐蕃和亲使者(左二)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彰显唐人的自信。但其实,当时的唐和吐蕃刚刚结束因“唐拒绝吐蕃和亲请求”而起的战争。
真假公主:和亲公主的身份
在289年的大唐历史中,至少有20名公主出塞远嫁周边民族政权首领的光辉事迹被明确记载下来,其中就包括和亲吐谷浑的弘化公主以及和亲吐蕃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但是在出嫁的“公主”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皇女。她们当中有当朝皇妹(长公主)、宗室女(亲王之女、宗室近亲女、宗室外甥女)、大臣之女,这已是朝廷内外公开的秘密。但对于内部联盟相对松弛的诸国首领而言,大唐公主代表着唐对自身派系的政治支持以及丰厚的物质赏赐,求娶已是竞争激烈,“真假”更在其次。安史之乱后,唐国力衰退,时常需要仰仗他国力量,大唐天子才不得已地派出自己的女儿和亲,加重和亲砝码。
和亲公主大多拥有皇室血统或出身名门。唐廷也给予她们物质与精神的优待,不仅会安排高规格的风光大嫁,在其婚后也经常遣使慰问,互通书信。如金城公主曾写信求《礼记》等书,玄宗力排众议,下令赏赐:“今寄公主多少信物,至宜领取”。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进藏图
公元640年,吐蕃大臣禄东赞率领求婚使团,前往长安请婚。公元641年,唐太宗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文成公主一行经青海前往吐蕃,吐谷浑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奉旨送迎,为公主筑建行馆。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鄂陵湖、扎陵湖一带)迎接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离开长安一年后,到达青海赤岭,即今日月山,青海湖以东,直到现在这里也是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文成公主过了赤岭就相当于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此时她拿出唐太宗赐给她的日月宝镜,镜中竟然显现出大唐的繁盛,文成公主十分伤心,但又要承担和亲的任务,便毅然决然将宝镜摔掉,向西而行。宝镜碎成两半,一半化作日山,一半化作月山,也是现在日月山名称的由来。大家现在去青海湖,经过日月山的时候,当地导游也都会讲这段故事,而且当地还有一个很高大的文成公主像。
海兽葡萄纹铜镜 唐(四川博物院藏)
该镜为青铜质地,呈圆形,中间为兽纽,弦纹高圈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五兽葡萄纹,外区为八禽葡萄纹。纹饰繁缛富丽,细腻生动。
铜镜是我国古人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其一面经精细打磨后可清晰照面,另一面往往饰有丰富多彩的图案,唐代为其鼎盛期,代表性铜镜有海兽葡萄镜、金银平脱镜、螺钿镜等。
“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地域观念。秦汉时期,人们把自己的国土称为“海内”,国土之外则笼统地称之为“四海”。缠枝葡萄纹是古希腊、古罗马常用的工艺品纹饰。由于葡萄、狮子等是从西域传来,西域是在距中原遥远的西方,所以古人就在动植物名称前加个“海”字,其意义就是指西域以外、海外带回来的东西。这种铜镜在武则天时期流行。
镶绿松石金马饰片 唐(青海省湟源县古道博物馆藏)
金马造型别致简约,颈和腹下分别镶嵌三角形绿松石。北方草原文化的器物多以动物题材为造型,这件金马饰片颇具神韵。吐蕃金银器镶嵌工艺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喜用绿松石作为装饰,反映了吐蕃民众对这种宝石的特殊喜爱之情。这一特点从吐蕃王朝一直延续至今。
金城公主入蕃
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公元707年三月,吐蕃摄政太后没禄氏向唐中宗请求联姻。公元709年,唐朝将宗室女封为金城公主,许嫁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公元710年正月,左骁卫大将军杨矩奉旨护送金城公主,经青海前往吐蕃都城逻些。金城公主离开长安时,唐中宗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木俑 唐 (青海省博物馆藏)
站立俑,体态丰满,神态安逸,双手交叉于胸前,发髻高盘,面饰白彩,拱手站立。木佣面部饱满,手臂用浮雕法刻出,五官及衣纹用线刻技法表现。刀工简洁,衣带动感强烈,形神兼备,尽显唐代风格。
和平使者:公主的努力与艰辛
唐廷往往对公主们寄予“安边”的厚望,常取“永安”、“和义”等封号。而大部分公主们也不负众望,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努力,为双方构建了和平桥梁。如金城公主曾在开元四年为吐蕃奉表求和,并促成开元(赤岭)会盟,致力于恢复唐蕃友谊。最戏剧化的当属嫁予奚首领李鲁苏的固安公主。当她暗中知道一位牙官(即副武官)意图弑主叛唐、带奚归降突厥后,就果断“诱而杀之”,守护了奚部落内部和唐朝边境的安宁。
在和亲影响下,“亲家”间的经贸往来也日益密切。除了进贡、回赏等官方贸易,茶马互市等民间贸易也日渐繁盛。伴随经济互通,文化交流也快速发展。属于吐蕃风俗的“赭面”在唐成为时兴妆容,而吐蕃则在唐朝公主的带领下“渐染华风”,废赭面,习汉礼,穿戴都向唐朝学习。汉藏融合之深,令唐朝的诗人也颇为感叹:“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然而,和亲的光鲜美好依仗的是唐强大的综合国力。当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降,唐廷因捉襟见肘不得不经常拖延婚期,甚至发生求亲者“杀公主叛唐”的悲剧,而“绢马互市”也沦为“回纥以一马易绢四十匹”的不平等贸易。但是,即使远嫁和亲有种种艰辛与风险,每一位公主仍抱着“国家事重,死且无恨”的信念,踏上和亲旅途,倾尽所能续写中原与周边民族友谊。她们为国家利益牺牲小我的精神和为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3、会盟
公元634年到公元842年间,唐蕃双方互派使团近200次,重要会盟有8次,比较重要的就是最后一次的“长庆会盟”。在长安的会盟碑早已不知所踪,但在拉萨的会盟碑至今还矗立在大昭寺广场。
商贸往来
在驼铃悠扬的古道上,从唐王朝首都长安城启程的和亲队伍拉近了唐与吐蕃的距离,从西域而来的朝贡使臣也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政治联系。唐朝,是中国对外交流最频繁的朝代之一,除了官方来往的朝贡活动和外嫁和亲公主以外,文化和商业贸易活动也相当频繁和丰富。
商贸交流分官方交流和民间交流两种:官方交流主要是贡赐关系,吐蕃使者携带大批礼品作为“贡物”前往长安,包括金银器、珠宝、玉器等奢侈品以及牲畜、畜产品等土特产;而唐朝则回赠大批丝绸或珍玩作为“赏赐”,形成一种兼有政治和经济内涵的交流关系。唐朝对贡品的回赐由鸿胪寺计价酬答,一般比较优厚。
商旅贸易促进了民间“互市”贸易的发展,唐与吐蕃多次在双方交界地带开设互市。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在边境设立了八个市场,又名“八商市”。
互市
互市,是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其他民族间贸易的通称,是古代中国内地与边疆经贸往来的重要渠道。到了唐朝,随着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和交通道路的迅速发展,互市日益成熟化和规模化。
赤岭(今青海日月山)、甘松岭(今四川松潘)都是唐蕃互市的枢纽重镇。通过互市贸易,吐蕃获得了大量丝绸帛绢、粮食,大唐则获得大量牛马、牲畜,尤其是马匹,由此出现了“绢马互市”。随着中原农耕地区茶叶生产的发展与饮茶之风的盛行,茶叶也通过和亲、贸易等交流向外传播,以肉食为主的高原人民感受到了茶带来的益处——“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更是“嗜茶如命”,茶马互市在绢马互市的基础上开始兴起。
互市的物品需要提前上报官府,官府会对物品进行记录和定价。唐朝沿用隋制“交市监”(中央设置的管理监督互市的官职),后将官职改名为“互市监”,负责陆上边境贸易以及和少数民族的马匹贸易等事务。除了设置专门官职外,唐对互市还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以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
边境互市的繁荣,不仅体现了唐朝十分重视对外贸易,也展现了中原地区和西域高原日渐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丰富的文化交流。
人首鸡身俑 国家一级文物
此式明器或为观风鸟的一种,多见于唐宋墓葬,被视为羽化升仙的载体和引导墓主灵魂趋吉避凶的神物。瓷俑上身作人形,下身为鸡状,伏卧于长方形底座上。鸡身呈展翅欲飞状,人头上还有鸡冠,犹如武士般威武,雄鸡造型生动。瓷俑造型别致,做工精美,体现了唐代巴蜀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将动物和人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唐代艺术品的超现实主义,是民窑烧制的精品。该文物于1978年在万县驸马公社出土,墓葬主人为唐初大将冉仁才与妻子的合葬墓。冉仁才所处的时代正是隋末唐初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所属的冉氏是一个在三峡地区传承千年的大姓宗族,夫妇二人合葬墓的等级之高、随葬品之精美在川渝地区较为罕见。墓葬出土的器物大多是陶瓷制的随葬俑,可以说件件神态生动,是唐代的陶瓷艺术珍品。该墓葬曾被盗掘,其中不见金银等器物,艺术品得以保存下来,本件文物是出土文物中的精品。
青釉骆驼瓷俑 国家一级文物 唐 (四川博物院藏)
彩绘陶胡人男立佣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作为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据史料记载,高峰时期生活在长安城里的胡人多达十多万。他们或为使、或为商、或为妓、或为僧,也有部分胡人通过科举等渠道跻身唐王朝的文官武将之列。
文化交流
汉藏间迥异的民族文化通过唐蕃古道互相影响及传播。唐与吐蕃以公主和亲为媒介,将中原文化陆续传入藏地。吐蕃开始“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酉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唐朝“识文之人典其表疏”。吐蕃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原地区,进一步推动汉藏文化发展。在宗教文化方面,吐蕃人和唐人分别用对方的语言来抄写经文,促进蕃汉文化交融。
布画祖孙三代法王像 清 (青海省博物馆藏)
这副唐卡所绘制的是祖孙三代法王,即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这三位赞普执政时期是吐蕃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开始从中原和印度传入吐蕃;赤松德赞建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并大力开展译经活动,进一步推动佛教在吐蕃的发展;赤祖德赞推行“七户养一僧”政策,使吐蕃佛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三位赞普大力扶持下,佛教在吐蕃社会生根、发展、繁荣。由于这三王在吐蕃历史上功德卓著,传统上将他们称为“祖孙三法王”。后来称为藏族绘画和雕塑作品表现的内容,在寺院的壁画和泥塑作品中经常出现,以纪念他们三位在西藏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唐卡均用矿物颜料绘制,所以颜色艳丽。
在典籍制度上,唐蕃和亲将汉文典籍、天文星算经典、医药书籍以及法规制度等传入吐蕃。吐蕃聘请唐人制定法律,还效仿唐三省制,将中央职官系统分为议政系统、行政系统和司法监察系统,把部落联盟管理方式和唐朝的文官制度相结合,设置了各级机构,任命部落头领充任各级官员。此外,吐蕃对唐朝军事制度、礼乐制度等方面均有借鉴学习。
唐蕃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也十分密切。唐蕃联姻将中原地区的稻作、酿酒、制陶、种茶、制磨和造纸等工艺以及冶炼、农具制造、纺织、建筑、历算、医学等技术带入吐蕃;印度的制糖法通过唐蕃古道传入唐朝,吐蕃医师和药物使内地百姓受益,丰富了中原的医药文化。
在民风民俗方面:赭面之俗本是吐蕃人为适应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烈而采取的保护措施。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文成公主进藏后对吐蕃人赭面不甚喜欢,“公主不喜人赭面。”于是,松赞干布就下令禁止吐蕃人赭面。但是这个风俗传入长安后,反而被唐朝京城仕女竞相崇尚。白居易曾写诗《时世妆》说的就是这一现象: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唐人自马上得天下,与马的关系可谓十分亲密。马既是战场上最值得信赖的战友,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而舞马、马球等与马有关的体育娱乐活动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于马球的来源,一般认为源于波斯,后传入吐蕃,唐初由吐蕃传入长安,因皇帝喜爱与推崇风靡当时。唐人与吐蕃人皆善马球,《封氏闻见记》中曾有关于大唐与吐蕃之间马球赛的生动记录:
景云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园亭子赐观打球。吐蕃赞咄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请与汉敌。“上令杖令试之,决数部,吐蕃皆胜。时玄宗为临淄王,中宗又令与嗣虢王邕、驸马杨慎交、武秀等四人敌吐蕃十人,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吐蕃功不获施。
简单翻译就是:唐中宗时期,吐蕃派遣使者来长安迎娶金成公主,唐中宗邀请使者看马球比赛,使者看唐人打马球技术一般,便想比赛。结果吐蕃一上场,唐连续失败。唐中宗于是派李隆基和驸马等4人出战吐蕃10人,结果大获全胜。
马球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是军队中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锻炼骑兵体质、提升作战技能。故而唐太宗命军队和皇亲学打马球,后来唐玄宗还诏定马球运动为军事体育。这些打马球的场景都被生动地定格在了壁画、铜镜、陶俑中,让千年后的人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昔日的大唐风采。
彩绘泥塑打马球佣 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马上人物蓄八字短须,身着绛色紧身圆领窄袖长袍,头戴幞头,脚穿黑色皮靴,足踩马镫,骑一匹白色大马飞奔,手臂挥杖,作打马球状。此为泥塑俑,而不是陶俑,没有经过烧制,其实是很脆弱的。但经过1000多年,它的颜色还是很鲜亮的。这是因为该俑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古墓,当地非常干旱,所以颜色得以较好保存。
三、藏族人民宗教及生活用器物银质錾八宝纹坛城 18世纪 (西藏博物馆藏)
坛城,也叫坛场,意为“佛的家”,梵文音译为曼陀罗(Mandala),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是佛教密宗本尊神的驻锡地,是修行者观修和供奉本尊的重要法器,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之一。常见有壁画、唐卡等绘画形式的平面坛城;有金、银等贵金属锻造的立体坛城;也有为寺院特定法事活动专门在寺院集会大殿地面上临时绘制的彩砂坛城。
胸饰(嘎乌) 清(西藏博物馆藏)
嘎乌是藏族妇女特别珍爱的胸饰,常使用绿松石、珊瑚以及天珠制成。不仅体现了家族的经济能力,也显示女主人的心灵手巧,所以至今仍是西藏非常受欢迎的饰品。
八宝纹珐琅净水瓶 18-19世纪 (西藏博物馆藏)
银酥油茶壶 现代 (四川博物院藏)
铃形盖,高颈,平肩,鼓腹,平底。龙形流和把手,盖、颈、流等处贴镂雕和錾刻的卷草、二龙戏珠鎏金铜饰,盖与把手之间用串着一颗红珊瑚珠的银链相连。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作为一条见证1300多年汉藏人民文化的友好之路,唐蕃古道连结着中原与外域,也连结着历史与未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