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游记 >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作者: 时间:2023-04-11 11:56:54 浏览量:

翻过唐古拉再见青海

引题

唐古拉山,青海与西藏分界线。今天终于翻过了唐古拉山,没见到雪莲花,不过翻过了5230的海拔,还是有些兴奋。

今天的行程

日期:2020年9月1日,星期二。

路线:从温泉出发,沿109国道继续向南,50公里爬升到唐古拉山垭口,之后一路下坡到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里程: 57.96公里,累计3777公里。

累计经过县市: 55个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所见

据说昨晚唐古拉兵站那有棕熊光临,不过没去看,只听到几个做直播的在激情呐喊着。今早7点半,这里还没亮天,出发。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由于角度问题,没有拍到日照金顶,不过看一缕亮色照在雪山顶,意会一下。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还是美景大宴。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这两只乌鸦站的地儿挺合适,他们习惯于站在牌子上,远眺。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从格尔木出发,一路如影相随的青藏铁路,在此就暂时话别了,它将向西绕过唐古拉山口。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一路上仍然有雪山相伴。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五千米海拔的草原,也只有牦牛能生活了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这才真正找到了天路的感觉。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山顶也有藏羚羊。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快到达唐古拉的山顶,在群山下见到美丽的巴斯湖。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骑了大约50公里就到了唐古拉山垭口。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为纪念当年修筑青藏公路和铺设光缆而设计建设的雕塑。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山顶也可以住宿,环境还不错,有氧气供应,估计就是冷一点儿。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这是国家电网立的纪念碑,纪念高压电网跨过唐古拉山输送到西藏。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山顶下来10公里就到了天下第1道班,今天就在这里落脚休息。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鬼哥的五万里D43 唐古拉温泉-天下第一道班

大美青海,就是中国的微缩版-2

其次,从多民族融合角度看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你吃了吗"?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在民族政策的实施,各民族的协同发展,民族融合与团结方面做得非常好。像我们的邻国,俄罗斯、缅甸、印度等国内部民族问题很突出,不是爆发动乱,就是触发战争。反观中国,各民族相对融洽的生活着,除了少数国外势力干预的事件之外,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真正汇成了一家,大家过活的也相对融洽。

其实国内很多省份都存在着多民族聚居的情况,青海也一样。虽然青海常住人口只有600万,算上流动人口也不会超过1,000万,应该还没有北京的1/3多。但青海的民族构成显然要丰富的多,据统计有54个民族在青海生活,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青海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藏族、土族。

本次骑行进入青海是从甘肃的民乐到青海祁连县的峨堡镇,这个镇建设的很有藏族特色,而且这里是典型的牧区,由于海拔高,放牧的都以牦牛为主,镇里边居民藏族居多,但沿街的饭店、宾馆是由汉族和回族居民经营者。因为这里是旅游区,所以藏族居民会卖一些藏族特色物品。不同民族的人民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看上去相处的都比较融洽。

接下来到大通县和门源县,这两个县都是回族自治县,进入到县里明显能感觉到这里的回族居民要多一些,但除了服饰上能看出民族差异之外,你看不出各民族之间有哪些具体的差异。穆斯林餐厅里面有很多藏族居民在吃饭。而且这里的穆斯林餐厅待客非常友好,都会主动给我推荐我可能喜欢吃的菜。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从门源县的青石嘴镇翻达坂山,在半山腰的观景平台接触了一群孩子。这群孩子是山下村里的,因为放假帮家长在景区里卖各种商品。这些孩子有汉族的,有回族的,他们完全打成了一片,而且互相之间还帮衬着。我在一个回族小孩那买了一盒自酿酸奶,突然间下雨了,觉得冷,想吃点热的。他就喊了一个小孩过来,说这是他哥们儿,他们家那儿摊位上有卖热东西吃,而这个小孩是他的邻居,是个汉族人家。所以这里民族融合做的还是非常好的,在孩子这一代已经渐渐褪去了民族隔阂,大家能相融在一起。

因为土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集中在互助自治县,所以我转道到了互助县,想看看传统的土族是怎样的生活方式。但到了之后发现除了景区有穿土族传统服饰的表演人员之外,你根本看不出谁是哪个民族的。但一些老一辈的人还是有一些民族传统,在一个村里看到几个老人在斗地主,有戴着小白帽的、有挂着念珠的,从这一点上能区分他们的民族属性,但是玩在一起,大家也不亦乐乎。在去大通的路上,还看到了村里的一个回族的葬礼,这里的形式看起来跟华北的农村的形式一样,而且参加葬礼的人看起来不仅有回族人,里边还有很多汉族人和藏族人,他们可能是邻居,可能是朋友,总之不同民族的人民因为葬礼,能做到共同悲伤、共同送别。

我在格尔木停留了三天,没事就在城里转悠着。这是一个移民城市,有当年军人的后裔,有为谋求发展而来到这个城市的,有因为生态移民而整体搬迁到这儿的。据说有20多个民族的居民生活在这个城市,想想可能就觉着蛮复杂的,但实际上各民族人民生活在一起还是挺和谐的。在一个农贸市场里,能看到各民族特色的商品在卖,大家之间并不在意和避讳这些商品不能和哪些商品在一起卖,这样会减少大家的隔阂,使各民族人们相融相生。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