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祠堂,家风的传承和记忆
文/杨琪昌
祠堂,不单是维系家族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祠堂,可以说是一个民俗博物馆,也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更是传承家风的良好平台,给予我们诸多的记忆和思考。
张氏祠堂的文化基因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发族尚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http://baike.baidu.com/view/1262.htm\" \t \"_blank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大庄村的张氏祠堂被名为“张氏祖祠”,距民和县城东十公里处,这里田肥地沃,盛产瓜果,种植小麦、洋芋等农作物,是民和县有名的“瓜果川”,该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毁于战乱,民国初年重建,但文革时期被拆除,1995年重建,现有直系亲属85户,按其辈份生存者有五辈人,六百多人口,可谓家丁兴旺、宗族发达。祠堂位于大庄村中央,是一座占地一亩地的小庄院,四面红砖围墙,梨树掩映,柳树吐翠,墙头青砖古瓦盖帽,大门朝南,对面是巍峨屹立的南大山,其建筑风格独特,恰似两层楼阁,最上层是彩色琉璃瓦檐,下面是雕刻着“张氏祖祠”四个大字,这是由青海著名书画家、先祖张晓宜题的,中间层再用彩色琉璃瓦为屋檐,下面是铁制的双扇大门,门上镶嵌两具铜质狮头,威风凛凛,大门左右两侧的墙面上分别写有“福”“寿”两个大字。门头顶悬挂着一块匾额,雕刻“和阳堂”三个大字的“堂号”,大门两侧是一副对联“和宗敦祖书香传家,阳天泰地德被千秋”。大门内外相对称,里面门顶题字为“奉先在孝”,门两侧分别刻制四副张士全、张晓宜父子遗留于世的书法作品,用玻璃框挂在墙上,加上院内的布局合理规范的诗碑,嫣然走进碑林公园,成为院内一道亮丽的风景,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书香传家”、“德被千秋”的家风家训,“奉先在孝”的劝慰忠告,时刻激励着张氏家族一代一代年轻人求索奋进,报效国家,服务社会。
楼阁下层称谓“享堂”,享堂《佛光大辞典》中的解释:指禅林中安置祖师像及其牌位之堂室。又作飨堂。因系供祭享之用,故称为享堂。堂门顶悬挂着“风高睦敦”的木质字幅,“圆通普济福绵世泽多昌达”“三霄千葫彩欢天章有亨泰”的红底金字的木刻对联。这里是供奉先祖排位,祭祀亡灵的地方,正面安辈分层摆放着亡灵牌位,代代相续,分支明晰。前面摆放着桌案,上面有香炉灯具,用于族人烧香点灯之用。左右侧是《张氏繁衍世系图谱》,十四世家族脉络清晰。在民间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观念,虽然生育的女儿也上了图谱,但她们的后代姓氏各异,上不了张氏家族的世系图谱。图谱下面有“始祖陕西省合阳县”说明了先辈的渊源,从先祖张思恩到末代后嗣张至丹等晚辈,已有十四代了。据《张氏三代祖谱》记载:“余考根源旧来发籍河阳,康熙六年(1667年),始祖三人贸易,一住三角城,一西宁川,一居上川口,至今支派繁衍发达四房,而四房之凤彩翁又迁居高庙,翁之祖叔汉辅,道光庚子科中武举,兰省督标原任把总之职,叔父中文中和,兄凤仪弟凤澡,名列膠庠,此外或显达,或隐逸,亦无可考。”
从张氏祖祠的那些雕刻石碑和悬挂在屋里屋外的翰墨真迹及其悬挂的堂联中,彰显张氏家族先辈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使我们感觉到张氏祖祠浓郁的书香之气。尤其古代建筑的仿真艺术,给人耳目一新,赏心悦意,陶醉其中。
书香门第代代传承
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家都看到一个事实,一个家族的兴旺若要常久繁荣地发展下去,都必有其精神支撑,而祠堂正是这个精神支撑的具体化体现,祠堂更是反映了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高端,人们的物资不再匮乏后,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丰富。而宗祠就是一个家族精神文化的体现,促使在张氏家族书香门第代代相传!
张氏祠堂东西边各修六间堂屋,西侧是会客室和守祠堂人的居室,但两间房内挂满书画作品,充满书香气息;东屋里主要展示张氏家族的文学成就及其先祖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在三面墙上悬挂的《张氏历代学人名录》,在这里录入的主要是历代科举考试有功名的和在地方有声望的有志之士。张氏历代先祖重视地方和家族文化教育,历经数代人的共同努力,家族人才辈出,《青海省志》人物传就有3名入选,多名先祖事迹录入《民和县志》《川口镇志》。五世先祖张汉辅是道光庚子科武举,任把总之职,他的起家从政,为今后的书香门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世张中和、张中文,七世张凤仪、张凤澡都获得癢生的功名,古代“癢生”就是秀才,在乡村就是读书人。六世先祖张中武还任登仕郎、武佾生等职,他在光绪二十五年首编张氏祖谱,为张氏宗谱和祠堂文化研究传承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重识文化教育,传承家风,鼓励后辈重视教育,遵循“仁义道德”,期盼他们都成为国家之栋梁,为国尽忠,为民尽责。
传承了四百多年的家风,记载着十四世家丁的奋斗史,饱含风雨沧桑的张氏祠堂,翰墨飘香,人才辈出,名誉湟水两岸,声震甘青两省,其先辈的功德被后世传颂,或载于志书,或民间传说,致使光宗耀祖,激励后辈。女子教育开拓者、廪生张鑑,字镜吾,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青少年读义学,资质聪慧,学业日进,光绪二十三年(1897)科试中秀才,进学之后,于碾伯县凤山书院进修,参加岁试,补为廪生,遂在川口义学执教。清末废除科举,兴新学,即考入甘肃巡警学堂。于民国初年毕业,在川口、古鄯担任巡官,为民和地区开办警察业务之始。地方民众曾为其送挂“捍卫区域”匾额一方,赞扬其成绩。民国十一年,任民和第一女子小学校长,学校成立伊始,女子上学风气未开,学校设备简陋,他极力倡导动员学生,筹措办学经费,使学生由十名增至四十多名,民国二十六年任县钦香图书馆馆长,民国二十八年,马步芳以其素孚众望,曾聘请为青海省政府咨议。张鑑擅长行楷。其字秀丽工整,为馆阁体之高手。
书法家张士全(1917-1994),张鑑之子,字舒仁,自号迴龙野叟。湟川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1945年中央政治大学法政系毕业,获法学士学位,曾任西互地方法院推事,大通法院首席检察官等职。幼承家学喜读文史典籍,尤迷于书道,读帖挥写老而弥笃,在重庆就学期间得到冯友兰、陈立夫、柳亚子诸前辈教诲,其书法主要临习颜、柳、欧、二王、米芾、怀素诸家及《曹全》《张黑女》等碑,于二王用力最勤。工楷书、草书,中锋用笔、点画起止分明使转有度,体态劲逸秀润。作品弥满书卷气息,有晋唐风韵。曾获“青海美”全省书画大赛三等奖,青海省老年电视书画大赛三等奖,“于右任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作品辑入《西宁书法篆刻作品集》《西宁百米书法长卷》。开封《中国翰园碑林》《西海碑林》均有刻石。晚年曾参与青海省地方志及民和县志的编写工作。事迹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第二集及《青海学人录》。
书法家张晓宜(1949-1998),曾任西宁市文联组联部主任、西宁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青海省书协常务理事、青海文艺评论研究会理事、被聘为青海老年大学、青海教育学院教授、江河源美术家画廊艺术总监。幼承庭训喜好文史书法,初师颜、柳、赵,后得著名学者何之硕先生指点,从汉碑处用功。长期临写《乙瑛》《礼器》《西狭》《石门颂》诸碑,又旁及汉简秦隶,推崇金农隶书,草摹孙国庭、怀素、于右任,又写隋唐写经体。其书法取法高古,转益多师自成面目。笔力浑厚,古朴凝练中具有灵动之气。作品参加国内外大展,曾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三等奖,《海峡两岸名家精品大展》铜奖。被日本台湾及国内文博单位收藏。《中国翰园碑林》《西海碑林》有刻石。钻研书法理论在《中国书法》、《全国书法理论交流会》等报刊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获省级奖多次。1997年10月,青海省书协、西宁市文联举办张士全、张晓宜父子书法艺术展,时任青海省委书记田成平、省政协副主席马进孝为展览剪彩。《青海日报》评论张士全书法为“以楷书和草书见长、其楷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草书则超妙自得,笔老而意新,30幅遗作严劲缜密,神气深稳,具有晋唐之风韵”。评论张晓宜书艺为“以汉魏为宗,刻意追求古朴沉雄,藏巧于拙,平中见奇之境界,结字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展出的隶书作品参差错落,纵横开合,洒脱自如,逸趣横生,且具审美的多样性,给观赏者以艺术美的享受”。
在张氏家族历代长辈们,不论是医术精湛的张凤詠,还是民国巡官、创办女子学校的张鑑,还是名誉青海书坛的张士全、张晓宜父子俩,他们为人处世的风格,他们精益求精的求学态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也就是有了他们的引领作用,他们秉承家风,积极进取,并代代相传,致使后辈人才济济,涌现出了北大高材生张碧华、张孝达,硕博连读上海交通大学的张碧菱,还是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读法国杜埃矿业大学的张元旭等等年轻人为古老的宗祠添上了美丽多彩的光环。其后辈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或书坛大家、或北大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生,使河湟人民敬佩不已,张氏祠堂文化成为当地人们教育后辈的好教材。
张氏祠堂的社会功能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
祠堂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一小部分,必须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张氏祠堂主要发挥了如下社会功能,一是成为尊祖敬宗,祭祀祖先,学习和纪念祖先的场所,更加学习和发扬祖先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是成为寻根问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成为宗亲联谊会的活动场所,发扬了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成为道德教育和文明教育的基地,通过宣传道德教育,传授展示宗训、族规、家训之类的书画作品,发扬高尚道德、奉献精神;四是成为农村文化活动、老年活动的场所,阅览书报,喝茶聊天,增进知识,联络感情,增进邻里团结;五是成为农村民俗收藏陈列的场所,把旧宗谱、旧碑刻、旧石器、旧家具、旧农具、以及古旧用品收藏陈列,成为新旧历史对比教育的场所。
海东市委宣传部曾组织各县宣传部部长参观了张氏祠堂,青海省电视台《行走湟水》栏目专题报道,《中国土族》《河湟》《西海都市报》《桃花源》等报刊杂志相继刊登宣传,总体认为张氏祠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坚持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力量源泉,文化底蕴深厚,十四代谱系记载清晰,省内罕见,国内少有。
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正如祠堂重建负责人张晓宇说:“祠堂文化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保持着我们与祖先心灵的沟通,是连接我们与母体文化的血缘脐带。张氏祠堂的存在,还能留给后人对历史某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研究价值,张氏祠堂的存在无疑是一种民间文化的艺术延伸,一种教育后辈的有形教材。”
杨琪昌,男,汉,民和县西沟乡人。2014年12月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七里寺花儿集》。2016年出版非遗专著《民和拾遗》,曾被聘为第二版《民和县志》编辑,现为县刊《桃花源》栏目责编,县民协年刊《民协文集》责编。系青海作家协会会员、民和县民族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等。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