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游记 > 

带您领略玉树藏族风情

作者:青海日报 时间:2020-02-22 10:39:00 浏览量:

带您领略玉树藏族风情

子曲河畔本报记者 晁生林 摄

带您领略玉树藏族风情

圣洁玉树 本报记者 官群 摄

大家好,我是青海途易国际旅行社导游谢利萍,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走进美丽的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高原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地方,这里既有巍巍高耸的雪山,又有奔腾滚滚的江河;既有无边无际的草原,又有肥壮腾跳的牛羊;既有储量丰富的宝藏,又有多姿多彩的歌舞。玉树是一片辽阔的土地,它身居青藏高原腹地,地处康巴、卫藏、安多三大藏区的中心,与四川西藏为邻,整个面积十九万七千多平方公里,占据了青藏高原四分之一还要多的土地。这里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一会我们前行就要到达玉树大草原,去那里领略玉树藏族的独特魅力。

在玉树家家以放牧为生,处处是草原风光,这里藏族分布较为集中,辖区人口约30.08万人,其中96%以上是藏族,占全省藏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其实历史上玉树居民并非为藏族人民,而是羌人的后裔,在公元384—362 年居住于青海湖东部的一支羌人向西迁徙数千里,其中一部分则迁徙到了今天的玉树地区,并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玉树藏族。

现在我们就到藏族人家实际去感受一下,今天我们的主人们准备了丰富食物,让大家品尝。有句俗话说“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无板能擀面,无锅能制馍,无筷也能吃饭”。这其中尤其以糌粑为代表。糌粑,就是酥油拌的青稞,制作方式:将炒面与茶水粗合后,用大拇指和小拇指按住碗边,以防炒面洒落,然后用另外三个手指扣压炒面,轻轻地转动几圈,即可把一碗炒面拌好,然后用手捏成疙瘩。藏族不食马、驴等奇蹄类畜肉,较少吃蔬菜。因此,吃牛羊肉是家常便饭。在高原上,最常见的就是手抓肉和风干肉,手抓肉,是藏族最爱吃的一种肉食,也是江源藏区有名的风味食品。所谓“手抓”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抓而食之。藏族人民吃饭不用筷子,吃肉则用一把藏刀,他们一手拿着肉块,一手拿着藏刀,削下一块,递到嘴里吃,很少看到直接用嘴啃食,故也有人称藏刀为“匕首筷”,就连最难啃的羊脖子,也能借助它吃个“干干净净”,但一日不可无茶,这是普遍习俗。他们也偏爱略苦涩的湘产茯茶,因为吃完肉不易消化,而茯茶起到消食、解困、提神的作用。

品尝过了藏族的美食,那么现在我们随同女主人,来到帐篷外边听上一曲悠扬的藏歌,舞上一段藏族特色舞蹈吧。在玉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那他们究竟跳的是哪种舞蹈呢?小谢现在就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玉树地区歌舞的兴起年代十分久远……

青海藏族歌舞主要有巴、依、锅哇、热衣、小鸟舞”等九种舞蹈。其中以卓为代表的舞蹈,“卓”在藏语中就是舞的意思,这是一种古老的群体舞蹈,动作端庄大方,舒展豪放,速度有快有慢,慢时如鸿毛落地,无声无息,快时如疾风骤雨气势澎湃,曲调时而深沉时而高昂,节奏多变。舞蹈往往是先从抒情性,慢板开始随着歌声,情绪上升而逐渐加快,直到最后在飞快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他们所穿的服饰统称为藏袍,男子袍饰要求庄重大方、女子袍色要求鲜艳华丽,并且藏袍比人体还长。穿着时,人们先得用头部顶住衣领,再穿袖束腰最后放下领子,那长出身体的一截便鼓在胸前,可以怀揣东西。热了,褪下袖子,扎到腰里,如同腰带;冷了,举起长袖,捂住鼻子,就是口罩。女藏袍酷爱装饰,因为他们将辛苦积攒的钱很大一部分用于置办装饰品,从头到脚披挂一身、腰间随身佩带一把镌刻藏式图案的银制藏刀,刀鞘和刀柄用白银、珊瑚、翠珠镶嵌装饰。藏族妇女的装饰更有民族色彩。年轻姑娘,梳成许多细长的小发辫披于腰间,发辫上常饰宝石银器,如珊瑚、琥珀、绿松石这些天然的原材料制作的装饰品,都有自己的审美和鉴别习惯。这些装饰不仅精美好看而且价值都不菲,这美丽的服饰已经成为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亲爱的朋友们,遥远的玉树已不再遥远。这个最独特的民族已将它那最湛蓝的天空,最淳朴的民风,最绚丽的服饰,展现给大家,在那歌舞的草原,甩起衣袖扬起经幡,热情的欢迎大家的到来。

作者:邢曼玉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