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非龙
20171007(张掖--扁都口--祁连--门源---仙米--兰州)
仙米廊、浩门河、一路向东
我们转为沿着浩门河的南岸继续往东前进,河对岸应该是龙浪村,看农舍应该还是汉人为主的村庄。
村庄附近有不少农田,周边是高耸的大山,并不适合放放。
河滨白色的小房是灌溉站吧(有电线和水管)。
巍巍祁连山,像一条巨龙横亘于中国西北部,在青海境内绵延长达800余公里。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祁连山南麓,依偎在祁连山的怀抱之中。
藏族史料中有这样的描述:西面的峰如明月,秀丽壮观;南面的峰如群龙飞舞,蜿蜒起伏;北面的峰如天宫白玉,璀璨夺目;东面的峰如水晶玻璃,与蓝天赛碧;中间的峰如帝释天,镇立世间。
崇山峻岭巍峨耸立,它们峰峦叠障,气势磅礴,山体高大浑厚。马路前方的房子就是桥滩村了。
Tips: 浩门河谷北负祁连山脉(对岸),南依达坂山。北部祁连山麓群峰耸立,南部达板山高拔陡峻,他们遥遥相对峙,气势磅礴。
Tips:公路右侧属于达坂山山脉了,山脉的右面(南方)是青海湖方向。
走着走着,没过几分钟又见河滩上的村庄,几十栋汉式农舍疏密有序地排成长条列状,绿色的林木依依相邻,从地图上查这里应该是加多滩。 浩门河谷有不少冲积而成的平原,土地肥沃,这给擅长农耕的汉人提供了开荒拓土的可用武之地。
两旁高耸的冷龙岭和达坂山并不适合放牧,猜想这也是河谷地带汉人多,藏民少的原因吧。
田地里耕种的是小麦?还是青稞?
白墙红顶的新居,代替了昔日破败的院落,田地、菜园、河畔、林木.....绿意中掩映的崭新民居,在高山峡谷小溪娟娟中更加突出,呈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这是上拉久,嘿嘿!一路上村庄的名字就不是汉语常规的名称,应该是原来藏语的名称。
上拉久骄傲地溶在这秋色里了,被色彩渲染着,像一幅绝美的画境里的朴实的点缀,和谐怡然。 有几栋房子是深红色的,是藏民的房子?
路上大多时候是静悄悄的,只是偶尔有几辆自驾车匆匆而过。
偶尔见到的村庄、田野也少见人踪。
河对岸的公牙滩有平整的土地,麦子? 收割了,复耕的红土壤、金黄的麦秆田、仍是翠绿的植被相邻排列,远方的高山上,金黄桦杨镶嵌在碧绿的松柏之中,秋色憧然。
附近不见经幡,从建筑和农田来看这还是汉民的聚居地。
高远幽静
这里山上墨绿松柏,山脚围绕一圈金黄斑斓的杨桦;路右侧停车的地方是仙米乡的达龙村,隐约看到这里有仙米森林公园中心服务站。
村庄左前方,高大伟岸的山体气势磅搏,高峡下的水库秋色斑斓。
这里有高山、峡谷、奇峰、悬崖、秋林和水库构成了复杂的地貌。这是达龙水电站?哈哈,我自己猜的名字。达龙村应该在森林公园的核心地带了吧。
过了水电站,夕阳透过厚纱一样的云层给大地铺上柔和的光彩,路上人们笑意粲然,近处小桥,远处村落,均于阳光下透出一份安宁超然的气息,令人动情!
仙米乡梅花村到了,这里下游浩门河冲积出一大块月牙形的田地。
阳光洒在原野,片片青稞还是娇嫩的青绿,丛丛树木已是浅绿透金黄,褐色的土地潮湿又肥厚。
仙米林海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山地寒凉湿润,谷地温暖干燥,物种资源丰富。
由华北云杉、油松、华北落叶松、红柳、山杨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锦秀斑斓妆点着仙米的山谷峰峡。
阳山柏、阴山松、山脚绕桦树、岸旁杨泛金黄、水边绿草葱葱,立体构图令人赏心悦目。
阳坡的祁连柏林,挺拔傲然,浓绿诱香,展现着与环境抗衡的雄姿。
以青海云杉为主体的原始林海,林木挺拔繁茂,林相苍郁古朴。
溪畔的杨 林婀娜多姿,婷婷玉立。
溪畔的杨柳林婀娜多姿,婷婷玉立。
婆娑丰姿的杨桦林
滚滚东逝水------青山依旧在
美丽的河心岛, 浩门河涌动不息向东奔去,出了珠固乡后就改称为大通河,接着并入湟水河,没错下方就是著名的湟水流域下游了,从浩门镇到这一带算是湟水河支脉中上游了。
TIPS: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这个时期,现今的西宁、乐都、大通、湟中、门源、互助等地区,统称为湟中地,也称湟水流域。
转过美丽的河心小岛,前面就是珠固乡雪龙村。
雪龙村对岸的变电站,好像110KV的,应该是这一带的核心变电站了;路旁深红色的房顶,像藏式的风格,是藏民的房子吗?
通往雪龙村的桥,河对岸的民居,能见到的大多数为汉式的砖瓦房(房子没有藏式的装饰,附近不见经幡)。
回想历史, 在门源多处出现的卡约文化等遗址说明,早在3000年前,在这块土地上就有古老的羌、戎等先民繁衍生息,从事以牧业、狩猎为主的生活。
Tips: 在门源南方紧依着湟中县,翻过达坂山就是了;在湟中县卡约村发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址,这些遗址数量最多、分布范围很广,最北可达祁连山麓,也就是门源和祁连一带了。 这些古人是以定居农业为主,畜牧业占有很大比重,狩猎和采集活动也是生活来源的重要补充的经济生活。
Tips: 这些文化距今约30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中原的西周时期,与中原的文化遗址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公元前5世纪到前2世纪。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国即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河湟地区羌人由狩猎、畜牧转到农业,同时,由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四方依附的羌族部族也越来越多。到秦汉开始进入青海,使得越来越多的族群或远迁或开始融入中华。
Tips:汉后由草原民族鲜卑统治当地羌族部落的吐谷浑王国(313―663),共统治了350年,最后还是灭亡于吐蕃。后期,他们的统治阶层迫于无奈要归顺唐朝,也许底层的羌人更加认可同源、同样游牧生活的吐蕃吧,所以很快就灭亡了。
TIPS: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 他们处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势力之间。有的同化于藏族、有的内附中原王朝,或同化于汉族,少部分在夹缝中生存。
现在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哦,原来古羌人才是青海这块大地的“老主人”,是原住民。
目前,羌族聚居在四川阿坝州和北川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人口30万人。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羌族多次参加过重要的政治、军事行动;在以后的历史时期里也发挥过重大影响。 老少皆知的三国演义中,蜀国著名的统帅姜维,就具有羌族血统,受诸葛亮临终托付,统帅蜀军,图康复汉朝大业。TIPS: 蜀汉政权后期,颓势益显,不得不倚力西北羌、胡等少数民族,姜维这种特殊的民族身份对姜维以至蜀汉后期的军事路线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资料记载:“姜”、“羌”同源,它既反映了古代多民族国家的演变进程,也反映了华夏各族相互融合的历史事实。 周时,羌之别种“姜”与周的关系密切,期间大量的羌人融入华夏。姜维家族几经徒迁,约于汉初迁徙至天水郡冀县一带,《三国志·姜维传》说“姜维,天水冀人也”。
走到这里可见到多龙滩村口的民房,很明显的汉族民居。房后树林下是浩门河,对面高山直接耸立在河畔,想不到吧!!真是每一块田地都要利用起来,这里平整土地还是稀少的。 藏式的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据说藏民把房子木材的多寡视为能力的象征,房子木材越多越高贵。
TIPS;这里是古老的黄河文明早期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自古以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融合,丝绸之路、甘青通衢在此交汇,众多民族和民族文化在此交融。
前方几栋藏式房子的地方叫“生日”,一路上的名字都“拗口”,应该都是藏语的音。但一路上的河谷地带不见什么藏式风格的建筑,也少见经幡,更没见喇嘛塔。 也许,这里的藏民大多都迁移到高山深谷里了,在大山岭里还有更多的山野适合放牧,其他民族也不适应高海拔的生活,不会有太多的矛盾和冲突。 也许海拔3000米是道坎,到这里空气稀薄,农耕生产很难,无论是汉族、回民还是来自低海拔大草原的游牧民族,都难于长期生存,这就有利于藏民在这里扎根。
河对岸是珠固寺村,刚刚通过的雪龙村,是珠固乡政府所在地。
Tips;珠固乡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5%。古往今来,华热藏族身处群山幽闭的林区,历经宋、元、明、清,千百年来,在与当地羌、吐谷浑、鲜卑、汉人的交往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这也是青海多民族融合的缩影。
急流峡谷旁,公路随着转了个大弯,忽然前方高山下露出一片金黄的杨桦林滩,犹如秘境,令人动情。
水流湍急,河湾上杨桦泛金。哦,这是东旭村的滩头,看来人们都会挑选美丽又适合的地方定居了,藏民们审美眼光也差不多的。
仙米森林公园地处仙米乡珠固乡和东川镇境内,是华热藏族中仙米、珠固二个部落世代生息的家园。这里历史积淀雄厚,民俗民风古朴,宗教气息浓重,人文景观奇异。
虽然,珠固乡是藏族为主的乡,但一路上看来,藏族的氛围并不浓厚,建筑是汉式为主,经幡少见,喇嘛塔没有见过;难道这里的藏民大多数都迁移到不适合耕种的高山地带?还是已经逐渐接受现代是生活方式?Tips据资料显示,华热藏族是吐蕃管辖的华热军旅的后裔,华热,意指英雄的军旅,后演变为部落名称。在唐代,他们由青海果洛的阿尼玛卿雪山脚下东征而来,从此留居在门源等地。
对岸是珠固乡“东花台”?此时5.25了,大山里已经是云遮雾盖,暮色渐显了。 又见经幡: “六字真言”印于经幡,飘扬于高山峻岭、江河湖畔、牧帐刹顶高空、江河桥边,风的每一次拂动等于吟唱一次 “六字真言”。
TIPS: 继续回想历史,在“篇二“里所“绍过,青海由于地域的原因一直以来受东方中原汉族、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西面的中亚伊斯兰文明,南方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藏)族影响。
走在青海这古道,它是丝绸之路的辅道,特别是在宋朝时期更是去西域的主要通道,这里属于湟水流域的中上游,是汉羌、唐蕃的主要交流、融合、争锋的前沿地域,特别是唐蕃之争更是惊心动魄,也是我们中华大家庭各民族融合的一幕,值得回味;个中成败得失、各种立场回异的考量,从现今的角度来看,值得深思!!!
Tips:“雪域天国”吐蕃与古羌直接血脉相连,据史记载:早在战国初年,秦献公出兵攻略羌地,就有古羌部落为避秦军,率部向南方迁移,与青海诸羌隔绝。到汉朝军民进入青海屯居,就不断有更多的部落进入四川,子孙繁衍。各部落与当地原住民争斗、融合,后来逐步统一成为了部落联盟,期间还吞并了其他羌族的羌族部落联盟、国家如:苏毗等,最后演变成为吐蕃--------“雪域天国”。
Tips:吐蕃统一:公元7世纪初,吐蕃从小国变成大国,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个过程当中内部发生新旧势力的对抗,同时与四周国家之间的冲突也不断,各种矛盾激烈爆发,吐蕃也遇到了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刻。 松赞干布继位后为稳定内部,改革政治和律法制度来调解、平衡新老势力和部落的利益,从而巩固了王权,也促进了内部团结;创制文字,使吐蕃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和文字,使得吐蕃境内羌族各部的文化融合有了坚实的基础; 吐蕃经济原来以畜牧业为主,后来时任大相禄东赞仿效唐均田制来划定田界,自由民分得田地来耕种和畜牧,还将此写入律法,使已经推行的这些制度得到巩固,这从而确立了吐蕃的封建制度,促进了经济发展。 公元644年,松赞干布征服羊同,白兰、多弥等部落,其余诸羌皆畏俱降服,至此,西藏高原已基本被松赞干布所统一,人口增加了10倍。后期为了继续向外拓展 开始叫板唐朝。
TIPS:吐蕃崛起:松赞干布在世时虽然还无法撼动大唐的强势,但他所奠定的强盛基础已为吐蕃国后来的大扩张准备了条件。在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实现了短暂的和平,但这并不能阻碍吐蕃扩张的脚步。松赞干布在世时已经征服了孙波和羊同,使吐蕃有能力和唐朝争夺西域。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军事力量能帮助一个国家迅速兴起和扩张,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使这个国家的兴旺得到长时间的保障。禄东赞对吐蕃这些土地改革使它的经济力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加上原有的军事实力,吐蕃确实有能力向外大扩张了。
Tips:破吐谷浑:首先,吐蕃将扩张的第一个矛头指向了吐谷浑。吐谷浑也是羌族中一个大国,其地理位置无论对于吐蕃还是大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公元660年吐蕃攻击吐谷浑,此时吐谷浑内部,朝中大臣们一派亲唐,一派亲吐蕃,国内一片混乱,后吐谷浑可汗臣服于唐。但有国民杀了亲唐的甘豆可汗,并且吐谷浑国内多有人逃到吐蕃,可以看出,由于民族血缘的关系,吐谷浑中亲吐蕃的势力更大一些;到663年国内有大臣叛变,泄露各处地理、军事,吐谷浑部队大败后灭亡。吐蕃完成了统一古羌族大业。
唐朝当时由于主要力量在东北部开疆拓土,也是在660年,唐朝开始了对朝鲜半岛的征伐,联合朝鲜三国中的新罗,攻打另两个国家——高句丽和百济。但战事并不顺利,直到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唐高宗才借此机会,多路军队分道合击高句丽。才于公元668年,攻入平壤,灭亡高句丽国。
所以,虽然当时吐蕃频繁入侵西域,唐朝却一时无暇顾及吐蕃;其次,唐朝在西域的经营一直很吃力。配备了重兵和名将,但即使如此也未能完全平复西域,西域诸国总是叛附无常,而吐蕃则借此渔利。
其实唐初的人口只有隋朝的1/3,可调用的军队也不多,用在一场战争上一般不超过十万人马。这些军队东西南北不断调集,打来打去也挺累的,经常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二来西域局势的混乱性,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汉族的主要威胁力量。这一切都 导致唐朝对于吐蕃吞并吐谷浑,显得无能为力。
Tips:兼并诸羌、侵吞诸蛮:占领吐谷浑后, 吐蕃的扩张雄心不会就此停止;公元670年,吐蕃乘势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多个州,攻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被迫罢西域安西四镇。 见如此势头,唐朝也不可能坐视不理,一场大战爆发!著名的”大非川之战\"(现青海共和县西南旷原,位于青海湖东南),唐军以攻朝明将带精锐部队攻入青海,结果被吐蕃携吐谷浑羌人大军大败!!大非川之战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吐蕃将领论钦陵成为历史上第一名将,被称为吐蕃战神。论钦陵是大相尊业多布之子,禄东赞之孙。此胜后使得吐蕃获得对西域诸羌的绝对控制权,吐谷浑已事实并入大吐蕃的领土, 吐蕃国力强盛,但经济文化落后,要发展经济文化,必然需要农业的发展,但高原苦寒的地理环境一直在制约着吐蕃的经济发展。走下高原,向周围要更多的土地,侵略农耕社会,是吐蕃国力发展的必然。因此吐蕃扩张领土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同时也向东方和东南方迈出了扩张的脚步。 从松赞干布开始,吐蕃以拉萨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领土。在吐蕃东南部,包括现在的四川、云南等地,还生活着许多古老的羌族部落和蛮族部落,羌族部落先后被收拢,而与吞并诸羌不同,诸蛮与羌族种族不同,吐蕃几代赞普连年征伐,也未能完全征服诸蛮。 至唐肃宗时,除少数羌族内迁外,其余诸羌都被并入吐蕃。 终于大吐蕃国崛起来了,吐蕃土地也从纯粹的高原类型增加了不少丘陵和平原。
TIPS:大唐反击:公元676年,吐蕃攻鄯、廓、河、芳四州。唐高宗派出两位王爷(周王李显、相王李轮)征讨,这二路王爷率领一大批名将,居然还是吃了败仗! 公元678年正月,唐高宗令中书令(宰相)李敬玄率工部尚书刘审礼、左领军将军黑齿常之等领兵18万(又是一大批名将),又于关内、河东募精兵猛将击吐蕃,这又是一场青海大战,最后决胜负的地方还是在大非川,而这次失败的一方仍然是唐军,而且败得很惨。工部尚书刘审礼战没,李敬玄只得退至承风岭。承风岭山路碍险,吐蕃大兵压进,李敬玄几乎逃脱不得。此时幸亏旁边还有一员名将——左领军将军黑齿常之。黑齿常之亲率五百名死士,趁夜偷袭吐蕃营寨。吐蕃一时惊慌失措,黑夜之中不辨敌我,自相躏蹋,黑齿常之这才引着李敬玄逃脱。《新唐书》上说“敬玄仅脱”。大非川简直成了唐军的伤心地! 这第二次大非川之战,唐军又是一次全军覆没,几乎少人生还,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俘。
看着想着,说是天堂寺到了,啊,听名字真是一个令人神怡的地方!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高调的名字。刚刚从“高远幽静”的仙米过来,忽然说这里是“天堂“,思绪一时转不过来,感觉周围环境有些乱,嘿嘿,与天堂对不上号,看来天堂坠落人间就变成这样了!!! 从寺庙的变迁就可一窥当地历史河藏传佛教的派别兴衰:经历了多个朝代,宋之前为原始苯教,这是古羌人,包括早期吐蕃信奉的原始宗教,这说明了即使在吐蕃大兴的时代也别有把势力长久地覆盖这里。直到元朝后才成为藏传佛教的寺庙,因为元朝奉藏传佛教为国教;后明朝能够充建是因为吐蕃视明朝为宗主国。
TIPS:据历史资材记载,远在唐宪宗。(806一820 )时期,就在大通河附近建造了名日“阳庄寺” 的原始本教寺,这便是天堂寺的前身;元代初年,在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下,在阳庄寺的基础上建起了萨迦派寺院、元代(1360年)改宗为噶举派寺院;格鲁派(黄教)兴起以后,天堂寺又改宗为格鲁派寺院。明朝(约1639年)重建该寺,称力“朝天堂”自此以后人们便将该寺叫做“天堂寺”,沿用至今。
继续一路向东, 葱绿的青稞(?)间杂着枯黄的秋林,有的深绿间透着浅黄,一叶一叶写满了仲秋的情色,近旁雄浑的山体裸露着红褐,远处青山峰峦叠嶂。沉溺在这样的景致中,体味着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感悟着岁月山河的源远流长。
仙米森林公园路程早些时候也结束了,河对岸已经是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乡,这边是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这一带就是著名的湟水流域核心地带了,是汉羌融合最早的区域,这里土地肥沃平整,适合耕种。
TIPS: 湟水流域: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打通西域通道,进入湟水流域。设置临羌县,互助地区隶属于临羌县。
浩门河流出仙米森林公园后改称大通河,一路浩浩荡荡以更加磅礴的气势向东直奔黄河。
TIPS: 唐高宗名为“高宗”,能力却实在高不到哪里去。对吐蕃是连战连败。史书也载他“儒仁无远略”。在武昭仪的问题上又被颇多诟病。最后就是这位他最心爱的武昭仪,把大唐变成了“周”,李天下改成了武天下。但也是这位武昭仪,一改高宗的孱弱,把大唐的国力大大提升了一步。在对吐蕃作战方面,大唐(或周)又重新取得了胜利.。 公元692年,大唐发兵欲收复西域。王孝杰时任右鹰扬卫将军(在第二次大非川之中被俘,王孝杰相貌像吐蕃赞普的父亲而得以免死,后来竟然想方设法逃归大唐),因久在吐蕃中,悉其虚实,被武则天诏封为武威军总管,率西州都督唐休璟、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众以讨吐蕃。唐军大破吐蕃兵,取回四镇,唐朝重新将安西都护府更置于龟兹,以兵镇守。而最先吹响胜利号角的,就是这位长的像赞普老爸的王孝杰。历史有趣吧! 尔后,吐蕃多次与大唐在西域和青海开战,各有胜负,但吐蕃失去了四镇,作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顺利了。吐蕃首领勃论赞与突厥可汗阿史那俀子合兵南侵,王孝杰迎战于冷泉,败吐蕃与突厥联兵。唐碎叶镇守使韩思忠攻打吐蕃泥熟没斯城,攻破。公元695年,论钦陵、论赞婆举兵攻打滥洮,王孝杰以肃边道大总管讨伐,双方大战于素罗汗山,唐胜吐蕃败。王孝杰几乎成打吐蕃的专家了.。
TIPS:唐朝和谈、用计:公元696年,吐蕃攻陷凉州,此后双方谁都胜不了对方,僵持着都疲惫了,军民厌战;最后双方和谈,论钦陵此时已是大相,约罢四镇兵,并要求分西域突厥十姓的土地给他。郭元振出使到吐蕃交涉,此时唐也不可能放弃西域。所以大家谈来谈去都不肯让步。郭元振因为唐朝打了几次胜仗,腰板也硬;论钦陵自负战神,口气也不松。最后论钦陵遣使者随郭元振朝觐武则天,直接向武则天提出要求。 老辣给武则天郭元振献上一计:“禄东赞一家三世为大相,立功甚大,但难免功高盖主。论钦陵专国事以久,诸弟皆才略沈雄,各领方面兵,吐蕃朝中君臣俱惮之。赞普现已成年,我观此人也有雄才大略,必要收回权力。两者势成水火。现吐蕃因连年战事,民众负担徭役过重,早已厌战。论钦陵自忖战神,拥兵专权,独不愿讲和。我们只需每年派去和谈使者,让论钦陵每年都拒绝我们,如此吐蕃国人必然对他愈加不满。不满愈深,望和就愈切,论钦陵就是想大举用兵也难了。等到上下猜疑,吐蕃必发生内乱。我看到时候论钦陵自身都难保。”武则天深以为然,采纳郭元振之议。 汉族人在政治上的老辣起了作用,事情的发展果不其然。器弩悉弄对论钦陵逐渐不满,与大臣论岩等密谋,杀了他的亲党2000余人,发使者召论钦陵、论赞婆。论钦陵举兵对抗,器弩悉弄赞普亲自讨伐。未战,论钦陵手下便四散溃逃,论钦陵势穷自杀,左右殉而死者百余人。一代战神就如此陨落了。其弟论赞婆率千余人,其子论弓仁率吐谷浑七千帐降唐。大唐不费一兵一卒,又得人又得地(其实这是政治计谋的胜利)。
TIPS:事后武则天封论赞婆为郡王,论弓仁为郡公,皆赐铁券,礼尉良厚,使率众为唐守边境。守什么地方呢?就是河源,即黄河口,也是唐蕃边境的要塞。
唐朝擅于用对方的内部矛盾来离间对方,并惯用少数民族降将打少数民族,这一策略实在是很有效果。但处理不好的话,也为以后留下很大的祸害。
禄东赞一家三世为相,权倾一时,到论钦陵时权力到了顶峰。然而盛极而衰,这几乎成了一种法则,论钦陵也不能幸免,最后阖家被杀被逐。但论钦陵对吐蕃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曾对郭元振说,四周所有邻国都被大唐降服了,但吐蕃还能存在,并可与大唐分庭抗礼,只是因为有他几个兄弟们在。豪迈之气溢于言表。另外,论钦陵还划分田界,造人户红册,立大藏牧区,对吐蕃的贡献是很大的。
TIPS:内乱之后:吐蕃经过此次内乱,一时不振,暂时无力对外扩张。以后唐蕃还发生过几次战争。吐蕃攻凉州,被斩首二千,吐蕃于是遣论弥萨来唐朝请和。尔后器弩悉弄赞普亲自率将万骑攻悉州,唐将四战皆克。吐蕃只得献良马、黄金,来求婚。总之,内乱之后,唐蕃争战,唐朝胜多负少。
TIPS: 争斗和谈、终成鼎盛: 此后,双方互有攻防、时战时和。从712到730年吐蕃先后出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部)等,主要目的还是争夺对西域四镇的控制权,3次努力都宣告失败,其中连续失败2次后,第3次弃隶缩赞赞普亲自到前线视察,被名将之后王忠嗣得知,他仅率三百精骑,星夜出击,吐蕃措手不及,大败溃逃,王忠嗣斩敌数千,弃隶缩赞赞普只身仓皇逃走。此战是唐对吐蕃所取得的最大胜利,堪比霍去病率八百骑兵夜袭匈奴之战,而王忠嗣也只不过二十多岁。(王忠嗣英年早逝,死时才44岁,但发掘和培养出了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诸多名将。} 930年,器弩悉赞看硬的不行,也许心里有些害怕就来软的。对唐朝用老办法,请和!!!(纵观历史,和平历来是靠战争换来的。只有你强大了,别人才会主动来向你要和平,否则只能你去企求和平。) 唐玄宗同意讲和,弃隶缩赞赞普大喜,拿出贞观以来的唐帝文书给和谈大臣看,并在上奏唐玄宗的奏表里说:“外甥两代都娶天朝的公主为妻,我们两国的情义如同一家人。这中间,由于张玄表等人首先带兵侵犯掠夺,才使双方关系恶化。外甥深深懂得什么是尊贵卑贱,怎么敢做出失礼的事呢!由于边将挑拨离间,才使我得罪了舅父;我屡次派使者入朝想说明真情,都被边将阻挡住了。如今承蒙您派使臣来探望公主,外甥我不胜喜悦,假如能够重新修复我们以往的亲密关系,我死而无憾!”从此,吐蕃国又诚恳地归附唐朝。。 器弩悉弄自称外甥显是奉承话。或大概是赞普的自谦,不管怎么样,唐玄宗听得非常受用。 小勃律既然地理位置这么重要,就来个和亲,居然还成了。小勃律归附吐蕃,这样一来西域二十个唐附属国朝贡之路被阻,转而向吐蕃朝贡。 吐蕃不费一并一卒,用了个和亲的办法居然获得对西域的控制,这才发现原来扩张土地不一定是用刀枪的。 位于吐蕃的东部有6个蛮族部落,在唐的支持下,已经统一为南诏国(今云南)。750年,当地唐朝官员娇蛮腐败,并引起了激烈大战,南诏国与吐蕃联合,唐军大败死伤6万,最终逼反了你南诏国;时任宰相杨国忠为掩盖官员的失败,继续备战。(754年),又出兵10万,再征南诏。唐军深入,补给困难,士兵又不习水土,疾病流行,不战自溃。南诏和吐蕃联军乘机追杀,唐军再次全军覆灭。第二次天宝战争又以唐军惨败而告终。两次战争唐军死亡约20万,军费耗大,元气大伤。次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无力顾及南诏,吐蕃实现了多年想控制南诏的目的。 吐蕃有这样一个大的附属国,从而获得了对南方的控制,再加上对小勃律等西域诸国的控制,吐蕃领土扩张到了前所未有地步,达到了鼎盛之势。·
TIPS :两强争锋:这个时期吐蕃强盛,大唐也是极盛。吐蕃军队作战力最然很强,但大唐更善于用人。吐蕃初期只知抢劫财物,后来改为掠地,但对人的因素一直不重视。抓来的俘虏没用的杀掉,有用的作奴隶;后来虽有所改进,但思想上总不把俘虏当人。 反观大唐对人才极其重视,不拘出身、来历,有才便用,对投降的人也一视同仁,而且前仆后继,代有人才出。薛仁贵败了,有儿子薛讷;王海宾战死,儿子王忠嗣继续战斗。 ”王孝杰逃回大唐,不仅没有被罚(败军之将,而且还长的像吐蕃赞普的老爸),反而受到了重用,最后利用其对吐蕃的熟悉,一战成功。很多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哥舒翰、高仙芝等更是战功显赫,大唐的信人用人之道真是很高明的,与之相比,吐蕃就差多了。以后的宋明也不行啊!!!
TIPS:综观这一时期的唐蕃战争形势,唐在西域略占优势,吐蕃则在河陇占有优势。唐朝初年在军事上对周边各族大都占有明显优势,唯独吐蕃是个例外。除军事指挥原因外,还有其它多种原因。如吐蕃国法严整,上下齐力,内部较稳固,民风剽悍尚武,且河陇一带的军事地理形势对其十分有利。吐蕃位于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临下,直入平川;而唐击吐蕃却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军作战十分不便。
TIPS:内乱再起:公元754年,吐蕃遭遇政变,弃隶缩赞赞普被臣下谋害,儿子弃松德赞继位;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两场变乱前后相差只有一年,都使两个国家由盛转衰,但唐玄宗总算还活了一条命,而弃隶缩赞赞普则被谋害而死。 不过,吐蕃的变乱总体的打击力度不算太大,吐蕃的盛世应该说还在进行惯性的延长。弃松德赞赞普即位后,吐蕃的变乱被迅速地平息。弃松德赞首先处死叛乱的贵族,籍没其财产,从而巩固王室权力,同时继续推行扩张战争,最大的目标当然还是大唐。反观大唐,“安史之乱”对大唐的打击更甚,唐的衰败显得更为急剧。
TIPS : 安史之乱 : 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治异族,唐玄宗于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且,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 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而怠政,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
是不是觉得有些面熟?
TIPS:盛极而衰:是年,暴雨造成严重灾害,玄宗询问灾情,杨国忠却拿着大个的粟穗子给玄宗看,说雨大但没有影响收成。下边有的官员报告灾情,请求救助,他大发雷霆,命令司法机关进行严惩。杨国忠能力很差,却喜欢处理朝政,正事做不好,坏事很在行,接受贿赂、拉帮结派等应用自如。 朝政混乱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均田制在这个时期瓦解,税收急剧减少,但朝廷的花费却因为玄宗奢侈的榜样而逐渐增多,国库入不敷出。政治的腐败影响到军队,招募的兵士多是无赖之徒。 玄宗对国家的危机丝毫没有察觉,反而不合时宜地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政治腐败与黑暗,激发了将领贪功求官的欲望。为了挑起战争,并在战争中立功受赏,加官进爵,边镇的很多将领肆意挑衅,使得边境战乱不断。初期形成的边境安定局面被打破了,西边和吐蕃的关系恶化,开战后互有伤亡,损害了历来的和睦友好关系。由于边境将领的骄横跋扈,致使本该平息的与西南的南诏国冲突日益升级,结果唐朝征兵和南诏开战。先后战死、病死的唐兵达二十万之多((如前面所述)。 唐朝大伤元气。开元年间的“鼎盛”被挥霍怠尽,只剩下了表面的繁荣。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大军,其中精锐唐朝正规军已达到15万,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意图以讨之名举兵叛唐。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唐朝由盛转衰。
Tips: 攻陷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调河西、陇右、西域等地军队的精锐东援。吐蕃乘虚而入,当地守军力不能支,河陇、西域之地先后为吐蕃所占。唐蕃战争的主要战场东移到今宁夏、甘肃东部、陕西以及四川西北部,唐蕃双方由以河陇、西域两个战场互相策应改为以今陕甘宁一带和今川西北一带两个战场互相策应。吐蕃经常长驱直入唐境,唐都长安也处于吐蕃的威胁之下。公元763年九月,二十余万吐蕃大军一路击败守军,攻入大唐首都长安,唐王代宗匆匆出逃。 (787年),南诏王不堪吐蕃的压迫,开始和西川节度使接触。贞元八年(792年),唐俘获吐蕃将军论赞热;(794年),南诏正式归附唐朝,在神川大破吐蕃;(802年),唐俘获吐蕃将军论莽热,吐蕃由盛转衰。 这一时期,唐和吐蕃都很重视建立反对对方的同盟。起初是吐蕃联合回纥、南诏攻唐,后来唐分化瓦解了吐蕃与回纥、南诏的同盟关系,并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敌,其兵力大半驻在西域,抵御大食的东进。从此,吐蕃再也无力大举攻唐。 唐在西域安西四镇有留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闻中断,后吐蕃猛攻,将士坚守累年,最后兵尽粮绝,全部败亡。吐蕃大举东进大唐与吐蕃争夺西域前后凡120余年,最后吐蕃胜利了,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都成为吐蕃领地。 763年时,吐蕃还攻入剑南道的松、维、保三州。大唐在与吐蕃的较量中全面溃败。
TIPS:祸福相依:但是,历史是有趣的,正所谓祸福相依。弃松德赞取得了他所有祖辈都未曾取得的辉煌,但他也必然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吐蕃在西域和西南诸方向的成功,使它的疆土达到极大,但它周围的强敌也必然增多,这势必使它遇到唐朝初年的相同境遇。在西域的成功,必然与回纥产生矛盾;南方的南诏虽成属国,但仍有归唐之心;东方的大唐依然屹立;更可怕的是,从西方又杀来一支强悍的外来势力——大食!其背后是整个伊斯兰文明。
TIPS:伊斯兰东进:当时,在中东兴起的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中国史称“白衣大食”)被更为强悍的阿拔斯王朝所取代(中国史称“黑衣大食”),阿拉伯王朝正在进行着一场横扫亚欧非的宗教大征服战争,东方的大唐也是大食的目标所在,把遥远的大唐归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一直是阿拉伯统治者们历来的心愿。 早在阿拉伯立国之初,被任命为掌管东方的最高权利者优素福就曾应许他的两员大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公元751年怛逻斯战役暴发,唐将高仙芝大败(大食的指挥官是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从此大唐在中亚的势力圈中退出,中亚的西域各国,在那以后开始臣服于大食,并逐渐经历伊斯兰化的历程。
但是,大食向东方势力的扩展到西域时碰到了占领西域的吐蕃。从此,大食、吐蕃互相攻击,吐蕃一直派重兵防大食,同时回纥在天山南北扩张势力,也同吐蕃交战,吐蕃得西域后反而多面受敌,再也没有力量给唐以大的打击,结果还变相成了大唐在西北门户的守门员,历史弄人啊!
TIPS:藏传佛教盛行:弃松德赞扩张领土到极限后遇到了四周的强敌,但他不是唐太宗,既没有唐太宗的才能,朝中也远没有达到唐太宗时的人才济济,同时吐蕃经济文化的落后,也使国内的矛盾开始加剧,弃松德赞的晚年是吐蕃衰败的开始。弃松德赞极力发展佛教,一方面是自己宗教信仰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削弱了贵族权臣的势力,便于王室集中政治上的权力,并因发展佛教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所以也是第二个被尊为“三大法王”。之前,松赞干布最早引入佛教,第一个被尊为法王。 到牟尼赞赞普时,吐蕃由于长期用兵,国家人民的负担甚重,贵族加增租税,破坏田界,剥夺自由民的土地,自由民逐渐沦为农奴,造成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加剧。牟尼赞赞普为解决这个矛盾,前后发布过三次平均百姓财富的命令,但都遭到失败。牟尼赞赞普强制推行“三均财富”,可见他是想有作为的赞普,但这直接触犯了王公贵族的权益。他在位一年又七个月,即被母后哲蚌氏毒杀。次弟牟如赞普刚继位,即被仇家尚那囊谋杀。三弟牟笛(即弃猎松赞)得到僧人钵阐布的保护,幸免遇难。弃猎松赞在钵阐布的协助下,于公元798年继赞普位,僧人钵阐布的功劳莫大。此后佛教僧侣在王朝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时吐蕃统治阶层分裂,危机渐显。
TIPS:帝国崩溃:此后,吐蕃赞普与内臣相斗,争权夺利,最后还分裂为多个统治集团,因而导致地方势力的崛起,各领兵将帅拥兵自重,成为一方割居势力。王室大军与地方军阀长期混战,苏毗、吐谷浑、羊同等属部常年受迫害,属部人民对吐蕃敢怒而不敢言,此时趁机造反。
吐蕃王朝与军阀长年混战,各自损失惨重,《资治通鉴》记载这场混战的后果是“二千里间,寂无人烟”,“赤地殆尽”,最后,两败俱伤,同归于尽。此内战又大大消耗了吐蕃的国力,倒使当时已不是很强大的唐朝得了便宜。河陇一带的民众,早就盼着归唐(这就是大唐的向心力),乘吐蕃统治崩溃,举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归唐。
吐蕃 这下可惨了!军阀割据互相混战未定,牧农奴起义又相继爆发。如同唐朝黄巢起义一般,吐蕃国内的起义延续了数十年之久,使吐蕃几大分裂政权已无法继续维持,如吐蕃阿里王系俄松之孙尼玛衮,在起义军的追杀下,仅带少数仆从,向西逃至边远的阿里地区。黄巢起义还被唐朝扑灭,吐蕃国内起义则直接将吐蕃政权瓦解。从此以后,以松赞干布时代为标志的大一统的吐蕃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只是宋代的唃厮啰(意为“佛子”),在青海后来建立唃厮啰政权。
大唐军队也没闲着,使被吐蕃沦陷多年的河陇终于回到了祖国人民的怀抱,当年那些沦陷区人民盼望的光复来到了!
TIPS:民族融合:9世纪40年代,吐蕃国政紊乱,吐蕃对陇右、河西的统治瓦解。但唐室也处在悍兵作乱、农民起义的困境之中,对上述收复的诸州,不暇治理, 仅仅\"名存有司\"而已。所以880年还发生原州所辖县城为吐蕃攻破的事情,这里的吐蕃也只是存留在当地的部众 。
此后在陇右、河西、唐、吐蕃、回鹘、党项所属各族人民杂居共处,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互相影响,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唐朝灭亡后,中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吐蕃也分裂为许多互不统摄 的地方势力集团,直到13世纪中原汉地和吐蕃各部先后并入元朝版图。
鉴古知今,预测未来
现在看来, 从国家的发展角度讲,松赞干布时代是吐蕃的一个高峰,大唐也处在唐太宗的“天可汗”时代。弃隶缩赞赞普是鼎盛,大唐则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最后唐蕃都因为农民起义而遭受致命的一击,吐蕃分裂成四个王系,唐朝则进入五代十国。
当然,唐蕃之间最精彩的还是双方的争斗。松赞干布时,吐蕃虽然在上升阶段,毕竟处于西隅一角,还不能撼动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松州之战以吐蕃失败告终。尔后,两国都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吐蕃上升的更快,原因应该是禄东赞三世对吐蕃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了吐蕃的经济实力,大非川之战确立了吐蕃西部霸主的地位。随后两国都保持着极盛的实力,但大唐总是稍微强一点,因为吐蕃地处高原,不利农作,经济发展总不如大唐,同时由于文化、政治、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得国家实力相对处于弱势。
另外,吐蕃扩张方向也有问题,也许是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总不往西南方发展,偏要向强大的大唐上撞。但是,大唐的“安史之乱”使两国的实力翻了各个,吐蕃国内相对稳定,使得军事实力占了上风,攻陷长安就是两国军事实力对比的结果,大唐与其说是让吐蕃超越,不如说是自己毁了自己。然后,两国都在走下坡路,但吐蕃陷落得更快,这是因为吐蕃国土增长过快,遇到的问题就更多,相对当时吐蕃的状况,实际要求超越了当政者的实际能力,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也加速了吐蕃的崩溃。其实大唐也有类似的问题。
当然,双方此时的争斗也不激烈了,基本以和盟为主,因为双方都自顾不暇。这里,两国略有些不合之处,即吐蕃强盛时期比唐维持的更长,约多三四十年,但亡国比唐早五六十年。究其原因,主要是此消彼长,唐出现内乱后,作为主要敌对国的吐蕃自然获益,得河陇后有了肥沃的土地,使强盛得以延续。但大唐恢复过来后,吐蕃采取了劫盟的错误战略,使得四面受敌,终于崩溃。
最后,在文化方面,两国都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唐朝就不用多说了,吐蕃也是在吸收汉、天竺、泥婆罗的文化后,形成了自己的系统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强大,同时也推动了藏民族的形成和确定。不过,吐蕃的宗教力量非常大,还出现了残酷的宗教争斗,大唐在这方面好许多。吐蕃赞普不是信本教,就是信佛教,而且对立相当厉害,吐蕃最后几任赞普的死都直接与宗教有关,大唐则不是这样。
另外,在汉民族中地位颇高的儒教在吐蕃却不盛行,虽然唐朝廷也曾经做过努力,但收效不大,这可能是民族特性和认识观念的区别导致的。我们现在看国际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也是儒家的思想,但往往在国际上不一定得到认同,这其实应该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在元朝时,儒家也不盛行,元朝皇帝甚至说,儒家经典说了半天我一点都不懂,藏传佛教一说我就明白了。不要看不起元朝皇帝没有知识,人家有人家的认识观念,为什么藏传佛教一说人家就懂了呢?难道是藏传佛教浅陋?!现在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来自于基督教,我们又有多少人了解基督教呢?我们的想法未必是绝对正确的,在这多元化的世界,我们更应该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知道人家在想什么,更要了解人家为什么会这样想。
唐代在继承制,宗亲制,相制,地方官制,地方区划制度,兵制,税制上就存在很多结构病,在这些方面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可以说中唐以后唐帝国虽然几经挣扎,但终究无法摆脱衰退命运,和初唐时没解决的这些问题有内在关联。后来宋元明清的政制实际上都是在反思唐代为什么那么糟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我们今天称道唐朝的强盛和巨大版图,但其背后客观上存在穷兵黩武。以玄宗时期的经济实力,穷兵黩武并不至民穷财尽(朝廷有钱任性,但民生总体过得去,税率也很低,比今天天朝低多了)。
今人称道唐人开放的民族政策,赞其不提防外族之类。但彼时的唐王朝却也为任用胡人付出了代价(一次外族雇佣兵的暴恐事件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可能要几代人来弥补,比打仗烧钱更可怕)。
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不能给各民族以文化上的认同,则无论娇纵还是打压均无益于民族矛盾之消弥。
遥想汉唐的强盛,回味宋元、蒙族游牧的反超和强极一世,再到明清的几度浮沉,晚晴民国到中华的苦难兴衰。这乾坤世界滚滚向前,族群、民族、文明不进则退,被边缘、被逼迫、不断退缩、不断迁徒,走向边睡,走向贫瘠的地区。
写到这里,已经不像是游记了,而是自己的重温历史了。这里还参考了:《吐蕃唯一可与盛唐分庭抗礼的政权》,从双方的视角来看事情,还是挺有收获的。
另外,鉴古是容易的,这么多年了各种角度的反思都有的,可以参考参考。知今嘛也隐含在里面了,至于预测未来纯粹是说说而已,这让高人去做吧!!!能看到这里的,是喜欢历史和有耐心的,谢谢欣赏。
本期编辑:王曼茱(更多西部摄影咨询请联系)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