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餐用料广泛,独具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是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等,原料以牛、羊、猪、鸡等肉食,以及土豆、萝卜类等蔬菜。
饮食以米、面、青稞为主。喜欢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调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法。在众多的特色小吃之中,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十种其中最具特色的西藏的小吃:
1.藏族酥酪糕
将提取过奶油的淀粉凉干,用磨磨成粉末,拌入黄油、白糖、人参果、桃仁、葡萄干等,做成圆形或方形,表面有红丝绿丝的表现吉祥、长寿图案的醍面胚,放入笼屉内蒸熟,奶味甜点,有滋补强身功效,为藏胞待客糕点。
2.藏血肠
藏族地区的每宰一只羊,羊血通常不单独食用,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从羊腔中舀在盆里的羊血,一般正好灌满它自己的肠肚。把羊肉剁碎加入调味料均匀搅拌后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制作方法与制作香肠一样),然后将灌好的血肠放开汤中煮,煮到血肠浮起来,肠成白色,大约八成熟时起锅,装入盘内便可以吃了。吃时不碎不渣不脱皮,口感清香软嫩。
3.虫草鱼肉丸
虫草鱼肉丸是拉萨的特色美食。 原料:冬虫夏草10根、鲜鱼1条、盐2钱4克、酥油5两、生姜2钱、野生蒜1钱、鸡蛋1个、豆粉2钱、水拌豆粉1钱。 做法:虫草加少许冷水盛入碗内放在蒸笼中蒸熟。去掉鲜鱼的骨刺和鱼皮,用刀背砸成肉泥。蛋清和干豆粉搅和,鱼肉泥在搅和的豆粉蛋清中做成肉丸子,在化好的酥油中炸熟。从蒸笼中拿出虫草一根根地插在鱼肉丸子上,整齐在摆在菜碟中。用微火把菜锅中的酥油化成液体后加入生姜片、盐、野生蒜、少量水、水搅豆粉,煨成出现沸泡的时候,浇在鱼肉丸子上虫草鱼肉丸这道菜做成了。需要注意的是火不宜过旺,化酥油的时候千万不能烧焦,把固体的酥油化成液体即可用了。
4.西藏生牛肉酱
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拉萨招待贵宾必有的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据说西藏依然是一个让时间凝固的地方,据说千百年来藏人都喜欢在布达拉宫脚下晒太阳,当肚里存着一团火热,再给阳光一晒今天的藏人仍是分外的自乐自足。
5.藏式饺子
以羊肉为主料,和白萝卜、葱末,并且包饺子的方法很特别,饺子所呈现的形状颇像一只小老鼠而被称为“老鼠饺子”,逢年过节、款待亲朋时,家家都会包羊肉馅饺子,仅次于手抓羊肉,成为藏家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
6.香寨
先将煮成八层熟的土豆去皮之后切成小块。将葱段去皮洗净,放入油锅内稍煎后,取出放入石槽中捣烂,放入小碟内。用水把咖喱粉拌成糊,倒入油锅内做成油咖喱。把羊肉剁成块状,放点酥油烹炒,在加水焖煮,加入之前准备好的土豆、油咖喱,在加入盐、生姜、茴香、胡椒、丁香,藏蔻等调料,拌匀煮熟之后就可以食用了。吃的时候可以撒上葱泥。香寨是藏族食用米饭时最佳菜肴,味美色深,调料芳香可口。
7.糌粑
把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后磨成面粉,食用的时候和酥油茶拌和,用手捏成团就可以吃了,也可以用盐茶、酸奶或青稞酒拌着吃。吃法简单,营养丰富,携带方便,充饥御寒。藏民吃糌粑首先在碗里放上三分之一多的酥油茶,然后放上适当的糌粑,用手不断搅匀后捏成糌粑团,即可食之。
8.奶渣包子
新鲜的牦牛奶煮沸以后被藏族人用传统而独特的方式分解,最贵重、最精华的是酥油,其次是奶渣,也就是提炼了酥油以后剩下的渣子。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馅,奶渣包子由此而来。奶渣晒干以后,藏族人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干奶渣汉族人不太吃的惯,不过奶渣包子到是藏汉、老少皆宜。
9.卡赛
用酥油、菜油、猪油等炸成多种面食,类似麻花、油条之类。多在藏历年时食用。分为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赛”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10.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种饮料,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特质酥油放入特制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可。
11.藏式面条
使用比较浓的碱水和面,让和出来的面发黄,然后压成面条,煮熟之后加入适量的骨汤、熟菜油和牛肉或羊肉丁,拌匀之后就可以食用了。口感清淡、味道清香、制作方式简单,适合各年龄层的人食用。
12.酥油
是从牛、羊奶中提炼而来。传统的做法是:将奶汁倒入叫做"雪董"的特制大桶里,用力上下搅拌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表面便浮出一层淡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冷却后便成酥油。酥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藏族群众(特别是牧区群众)日常的热量除了肉外,便靠从酥油中摄取了。酥油的吃法很多,主要是打酥油茶喝。逢年过节,人们炸果子"卡赛"也用酥油。酥油在藏民来说是用处繁多的,它既是砌茶做饭用的主要材料,即使入庙拜神,给神坛油灯添的香油,也是流质的酥油。
13.麻森
在盘子里放上适量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红糖,搅混揉合,盛入一方形小木盒内,用手塞满、压实,既可制成麻森方形糕,其味香甜可口。
14.朋必
在藏区,说起朋必,只有日喀则人才懂的。朋必为藏语,是一种用豌豆面制作而成的小吃。“朋必”几乎成了一种日喀则小吃的象征。做朋必的豆汁是从做粉丝的汁液中提练出来的。做粉丝时,先把豆子碾成沫,沉淀后把最低层的用来做粉丝,而中间较绸的一层汁液是做朋必的原料。加上藏葱或者咖喱,再混一些肉末,口感独特。
15.强木都茶
强木都茶是拉萨藏族特色食品,食用方法是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糌粑用勺搅着吃。
16.吧啦饼
吧啦饼又称吧啦藏饼,为西藏风味的酥油糕点。历史上吧拉藏饼在满蒙地区流传。以后传入北京地区,现已成为京式糕点的传统风味糕点。
17.火烧蕨麻猪
蕨麻猪为甘南草原特产,因当地人所饲养的猪常在草原觅食蕨麻(学名鹅绒委陵菜,其地下茎呈不规则块状,富含淀粉,味香甜,可作干果食用,俗称人参果),故名。此种猪肉质嫩而味鲜美,少脂肪。此菜的特点是皮脆肉嫩,味道特别鲜美。
18.拉萨甜茶
大多数来西藏旅游的人都喝不惯油酥茶,但却喜欢喝甜茶,特别是拉萨的甜茶,在藏区非常有名。
19.凉拌牦牛舌
青藏高原特有的珍贵的牦牛舌,相较普通的牛舌,口感更为细嫩、鲜美,新鲜的牦牛舌切片,蘸着特制辣椒酱食之,特别美味。
20.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称为“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之分,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而高度青稞酒被人称为“高原茅台酒”。
21.四味生肉酱
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据说西藏依然是一个让时间凝固的地方,据说千百年来-都喜欢在布达拉宫脚下晒太阳,当肚里存着一团火热,再给阳光一晒,今天的-仍是分外的自乐自足。
22.煺
在盘子里放上适量的酥油、碎奶渣(稍加水捏紧)及碎红糖搅拌揉合制成称为“煺”的酥酪糕,此糕食之别有风味,乃是食用糌粑的最好伴料。
23.藏式土火锅
牦牛骨熬的汤营养丰富,配有当地特有的牦牛肉,藏香猪肉片等,加上野山菌和各种素菜煮在一起,配上各种药材,要味道有味道,要营养有营养,让您充分的感受高原不同的风味。
24.祛 瑞
将夏天的鲜奶酪装进皮袋内,搁置阴凉处,长久闷存发酵制成奶渣,来年春季取出后,捣碎成小圆块,待用。在锅内倒适量水、肉片、面粉、干辣椒、盐巴,加入圆块的奶渣,烹煮。另用一锅,盛放适量的水煮碎麦片,煮八熟后,既将麦片糊倒入主锅内搅匀,用文火闷煮熟即成。祛瑞是藏族群众、尤其是农区的群众在春季食用糌粑的最好伴菜。祛瑞味甘甜,食之即可暖身。
25.石锅鸡
石锅鸡是西藏菜品。 以手掌参、土鸡等原料,经这种石锅慢火炖制的石锅鸡风味非常独特,汤味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嫩而有弹性。炖鸡用的石锅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制成,加工时要求下手力道匀称,一旦心急,皂石容易被凿穿,这种石锅售价也比较昂贵。墨绿色的云母石锅,保温性特别好。
26.风干牛(羊)肉
藏族喜欢吃风干的牛(羊)肉,风干肉一般在冬天,一般在十一月低做。这时候的气温都比较低,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来,挂在阴凉的地方,让其风干,去出水份。藏民把牛、羊肉割成小块串上,或用竹笼挂在帐房、屋檐下的阴凉处,第二年的三月之后,将早已风干的肉取来烤食或者直接生食,咀嚼时无渣塞牙。在西藏高寒地区,食品不易霉烂变质,去水又保鲜,故时至今日,吃风干牛肉之风仍极盛行。肉质松脆,口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27.炸灌肺
炸灌肺是西藏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炸灌肺,藏语音洛乍,多见于拉萨等地。以羊肺为主料配以酥油、面粉等先煮后炸而成。特点是色泽淡褐,外酥脆里软、味道香美。特点: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28.藏族吹肺
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2、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
29.火车饼
西藏当地的饮食文化当中,十分具有特色的火车饼占有一席之地。火车饼的创始人是刘义吉先生,他巧思广义,十分大胆的将多项与饮食无关的制茶技术糅合到制饼工艺上面来,结合当地海拔数千名所特产茶叶,制造出来的火车饼香味浓郁,唇齿留香,是奋起湖颇负盛名的名产。
30.公婆饼
为什么叫公婆饼呢?原来,现年七十二岁的阿公林德铭,和六十八岁的阿婆萧水,当年结婚后即在此开设饼店,专门制作结婚用的大饼。邻居们随口给它起了个名──公婆饼,这个充满乡土味的称号遂不径而走,如今店龄已近50年。老夫妻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磨米、揉拌、包馅、制饼,全程手工,一天大概能作一百五十个,皮薄而Q,内容实在,馅有芋头、豆沙、卤肉等口味。一般游客皆以为,公婆饼有点像是小一号的汉式肉饼,炭烤焙成,香酥可口。此外,店里皮润料实的草仔?也十分出名,以菜脯、绞肉、香菇、虾仁等配料作馅制成,口味相当道地。
31.酥油炒青稞
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把青稞炒过后磨成面用酥油拌着吃。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作糌粑。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中外宾客的重要食品,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
32.蒸牛舌
蒸牛舌以牛舌肉为主料,经煮蒸而成。特点是入口软嫩,味道鲜美而带椒香。牛舌外有一层老皮。去掉老皮,可以酱、烧、卤。某些市场卖的舌头立即可食,但生的、烟熏的或粗盐腌的舌头常买到,煮后不论热用冷食、加不加调味料都不错。盐腌舌头通常是挤过汁的煮熟切片,一般采冷食,生舌头可加葡萄酒温煮,或水煮后添各类配饰上桌。牛舌和小牛舌最为常见。
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体现了饮食文化返朴归真的时代潮流。
33.西藏三大碗
西藏三大碗是藏式民俗特色佳肴,相传从吐蕃王朝代代相传至今,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经过三百多年的改良,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口味,成为来西藏必吃的美食之一(藏红牛肉、咖喱羊排、杂粮炖牦牛肉)。
34.酸菜面块
酸菜面块是一种特色很浓的藏族传统晚餐。制作原料主要有酸菜、盐巴、海椒,美味油香,吃起来麻、辣、香味俱全。
35.氽灌肠
氽灌肠是一道西藏菜。又称三肠、五肠。以新鲜羊小肠为衣,分别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分称血肠、肉肠、面肠,合称三肠;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别称肝肠、油肠,与前三肠合称五肠。此菜多为藏族同胞在新年时成批灌制,供年节氽食。
36.酸萝卜炒牦牛肉
酸萝卜炒牦牛肉是一道以白萝卜、牛肉、藏红花、野菊花等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食。
这是点单率很高的一道菜,酸萝卜的酸味很柔和,吃起来清脆爽口很开胃。据说主料是白萝卜,不过在腌制的调料里放入了藏红花、野菊花和带颜色的香料,并放在泥罐中腌渍4-5天;牦牛肉吃起来比普通牛肉更鲜嫩,入口即烂。吃法也很特别,因为藏餐的主食多为面食,所以吃这道菜时要将其卷在薄薄的青稞饼中。
37.藏族酸奶
青海省藏族地区是牛奶的海洋,从春到夏,从夏到秋,鲜奶源源不断地流进奶桶。用牛奶制成酸奶,是藏族老少喜食的佳品。 制作方法: 1.将牛奶煮沸,倒入容器内,加入少量酸牛奶作发酵剂,温度控制30~40℃,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 2.随着乳酸酸度的不断增加,牛奶中的酪蛋白开始沉淀,就凝结成嫩豆腐状的酸奶,并产生一种芳香气味,即可食用。 产品特点:色洁白,不仅解暑生津。
38.牦牛肉盖被
做法:先用炭火烘烤高原土豆和牦牛肉,然后将土豆切块,牦牛肉切块,配以葱蒜,最后盖上面皮。重点是注意烘烤土豆和牦牛肉的时间,注意火候,所以建议多试几次,熟能生巧哦。牦牛肉混合了葱和蒜头的香味,很有嚼头。土豆吃起来像酥油烤制的一般,粉粉的感觉,皮很脆。盖被配着牛肉,蘸一点他们自制的辣椒酱,让人食欲暴涨。
39.粑粑包肉
制作粑粑包肉要使用发面,首先将发面和好,然后再擀,在案板上撒一些干面粉。擀发面的时候,因为发面比较松软,力度不能太大,用力要均匀,从中间向四周擀,这样擀出的发面饼厚度才均匀。然后把饼放入烧热的锅中,贴烤半分钟左右取出,再在锅中倒扣一小碗,加入适量的水,将发面饼放入,锅中倒扣的碗将饼的中间顶起,用湿毛巾将饼与锅的衔接处围起来,用手将毛巾按住,利用锅中水开后产生的水蒸气将锅中饼的中部顶起,形成一倒扣的碗状,然后将毛巾拿掉。并盖上锅盖,利用水蒸汽将面饼蒸7-8分钟即可,将蒸熟的粑粑从锅中取出,放入盘中待用。
制作粑粑中的包肉使用煮熟的羊肉,辅料有洋葱、青辣椒、红辣椒片、辣子酱、高汤、蒜末、姜末。
取少许油放入锅中烧热,将事先准备好的姜末和蒜末下锅翻炒几下,然后倒入洋葱、青辣椒、红辣椒片,爆炒,加入适量的辣子酱,再倒入一些高汤,翻炒几下,加入羊肉,炒几分钟后即可出锅,倒入做好的粑粑内,撒一些香菜,粑粑包肉就做好了
40.烤蘑菇
取鲜蘑菇或泡开的干蘑菇,洗净、去柄,将平底锅在火上烧热,然后把蘑菇平铺到锅中,慢火烤,将酥油切成小块,每个蘑菇上放一块酥油。准备切好的香葱,番茄粉、糌粑粉、盐、味精,一边烤一边将这些调料撒到蘑菇上,撒上盐。这种烤蘑菇也是藏区牧民经常吃的食物,一般在野外就地取材,就可以制作烤蘑菇了。要不时转动蘑菇,防止酥油融化后流出,撒上糌粑粉,最后撒上香葱和番茄粉,大概6-7分钟。一锅蘑菇就烤好了。
41.松茸炸牛排
主要原料有:腌制好的牦牛里脊肉、鸡腿菇和松茸。鸡腿菇是一种鲜蘑菇,松茸也是一种菌类,营养丰富、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一种野蘑菇,用之前要用水泡一天。辅料还有面包糠、鸡蛋、淀粉。
首先将牦牛肉切成大小均匀的片状,然后用锤子将肉片上来回锤打,目的是把肌肉纤维砸断,将肉质捶软,以备下面制作使用。取一些鸡腿菇和松茸,加入适量的盐混合。将蘑菇和松茸用刚才准备好的牛肉片卷起来。在牛肉卷的正反面撒一些淀粉,目的是增加粘性,使牛肉卷不易松散,将牛肉卷放入鸡蛋中裹一裹,然后放入面包康中,让牛肉卷的表面粘满面包末。将油烧到七分热,把牛肉卷放到热油中慢火炸,炸的时候不要翻动,以免破损。大概炸到6-7分钟,肉卷表面刚刚变黄就可以了,从油中捞出,稍加修整,这样做出的松茸炸牛排外酥里嫩,清香可口。
42.手撕牦牛肉
手撕藏牦牛肉是西藏的一种传统纯天然绿色食品,经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精致而成,其肉质以高钙、高蛋白、低脂肪著称,口感鲜香味美,回味悠长,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健康、美味、休闲之佳品。手撕藏牦牛肉是传统反古还原,纯天然绿色食品,精选肉质鲜嫩纤维较长的牦牛腿部肌肉为原料,采用藏地数十种植物调味,经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精致而成,其肉质以高钙、高蛋白、低脂肪著称,口感鲜香味美,回味悠长,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健康、美味、休闲之佳品。
43.糌粑砣砣
糌粑砣砣也是藏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是:糌粑粉,就是炒熟的青稞粉,酥油,酥油茶,白糖,自制的酱。
主要制作工具是:羊皮袋。
首先将一块专门的羊皮窝成一个袋状,然后将糌粑面倒入到羊皮袋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酥油,倒入白糖,再慢慢加入酥油茶,不能一次加的太多,一手将羊皮袋口封紧,另一只手在羊皮袋外面揉搓里面的糌粑面,就像和面一样,通过挤压羊皮袋,将里面的糌粑面和酥油茶充分混合,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以可以捏成团为宜。然后用羊皮的一角将和好的糌粑面捏成一个个小砣砣就可以了,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方便,在家里可以做,在野外放牧也可以做,既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作为零食,吃的时候可以配藏式辣椒酱,是藏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
44.酸奶米饭
就是在大碗内盛满米饭,在上面加上酸奶,再把酥油用微火熔化,然后均匀地倒在酸奶上,撒上白糖便大功告成。这样做成的酸奶米饭口感非常特别,地道的西藏酸奶浓香腻滑,整碗米饭都是甜的。
45.人参果哲司
大米煮熟后和白糖同入溶化的酥油中翻炒而成。加入人参果者称为人参果哲司。比较甜,挺好吃。
46.它西粥
它西粥属于一道美食,主要是由大米、粉条、牛肉丝、酥油制作而成。
是西藏的小吃,将大米煮成粥状后,加入粉条、牛肉丝、酥油、食盐等佐料,待肉丝熟后即成。
47.黑肠
羊血与青稞粗面、羊油、羊(牛)肉丝加调料拌匀,装入洗净的绵羊黑肠(牛)肠内,扎紧两端,煮熟。食法同白肠。切片趁热食用,味道浓香,油而不腻。
48.白肠
日喀则白肠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的特产,白肠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特色食品。日喀则白肠顾名思义,外观看起来不是同类香肠的红艳,而是一种类似油脂的颜色。
49.酸奶饼
酸奶饼:您可别以为是用酸奶做的饼啊!这是藏区人们为就着酸奶充饥而发明的一种油炸饼,比油条厚实,比油饼小些。油饼搭配酸奶,口味刚刚好。
50.细奶渣糕
是西藏的一道特色小吃,由细奶渣、红糖与酥油搅拌而成。
奶渣与酥油相伴而生,从牛奶奶中提制而成。把牛奶打制分离出酥油以后,剩下奶水用火煮沸后冷却即成酸奶水,把它倒入竹制斗形滤水留在竹斗滤器中的就是奶渣。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极强的助消作用,外出藏民常带奶渣以防水土不适。用酥油煎奶渣加红糖而成的煎奶渣是藏家人待客常用的一道菜。如今,在迪庆藏区各家食店餐馆均有煎奶渣的菜谱,其制作过程已经非常精,色、味俱佳。
51.豌豆糌粑奶渣糕
豌豆糌粑奶渣糕是一款美味甜品,属于西藏菜系,主要原料有糌粑等,豌豆制成的糌粑、细奶渣、红糖及酥油用力反复搅拌而成。这道奶味甜点,有滋补强身功效,为藏胞待客糕点。
汇总于网络,欢迎关注留言提出宝贵意见,一起探讨!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