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批准9大类共计1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涵盖民间文学17项、传统音乐3项、传统舞蹈9项、传统戏剧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7项、传统美术6项、传统技艺55项、传统医药5项、民俗12项。
然后,然后
吃货小编就被
《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的各地美食吸引了
于是
决定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下
一起来看看吧!
☟☟☟
化隆拉面制作技艺
“化隆拉面”是我国西部特有的民族风味,包含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内涵。“化隆牛肉拉面”是在具有百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回族名厨马保友亲手创造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经过了“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道揉”手工揉和拉制而成。
群科手抓羊肉制作技艺
手抓羊肉源远流长,是生活在我国西北的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青海的手抓羊肉尤其以群科的手抓最为出名。
慕家酩馏酒酿造技艺
慕家酩馏酒是选用青稞、六十多种中藏药,以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的低度养生保健酒, 其酿造历史悠久,慕家村也被誉为"中国酩馏第一村”。慕家酩馏酒与白酒有质的不同,不经任何勾兑,气味醇香,入口柔绵,清爽甘润,回香持久,兼有顺气、和血、调经的功效,许多中药配方,还用此酒作药引,以增进疗效,具有药用价值。
马虎虎酿皮制作技艺
在青海三川地区,马虎虎酿皮可谓人尽皆知,在这方爱喝酩馏酒的土地,人们甚爱在小酌或畅饮之时以酸辣的酿皮为下酒菜,一来酿皮口感独特,金黄的面皮本身散发着香气,经历弥久搅拌的面筋更是筋道有嚼劲,再浇上芥末、香醋、辣油、蒜泥等佐料,风味绝佳,二来酿皮酸辣的口味亦可解酒,这二者导致酿皮行业在三川地区经久不衰,其中又数马虎虎酿皮最受人们欢迎和喜爱。
门源奶皮制作技艺
门源奶皮,因取自优质牧草和雪山泉水养育的牦牛、犏牛的新鲜奶汁为原料,采用回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白中透黄,油花点点,其状似饼非饼、似糕非糕、似酥非酥,美味可口。
玉树糌粑制作技艺
糌粑是酥油拌炒面的藏语音译,它跟酸奶一样使人们难以忘怀。先炒青稞后用小磨加工成粉,所以具有奶粉般的异香。由于调入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酥油、曲拉和奶茶,所以糌粑不仅酥软 香润,而且营养丰富。
河湟油煎饼“狗浇尿”制作技艺
又称狗浇尿油饼。青海地区较流行的一种面食。用青油煎的薄饼。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50年代以前,当地居民厨房灶台上多使用陶制的小油壶盛放青油,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
海西马奶酒制作技艺
马奶酒,是用鲜马奶经过发酵变酸酿制而成的一种酒精含量只有1.5到3度的饮料,最早始于秦汉时代,历史悠久,味道酸辣,被誉为“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时期的宫廷和贵族的主要饮料,相传忽必烈曾以金碗盛着马奶酒来犒劳将士们。
西宁老八盘制作技艺
青海地方风味宴席,是青藏高原河湟谷地独特的宴席菜肴,它以特有的菜品和韵味,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它由“八凉、八热”组成,尤其以热菜为代表炖、烧、炒、蒸、煮、熘、炸为主。
藏式点心
藏式点心的做法十分简单。首先,各取适量煮熟的人参果、碾碎的曲拉、炒熟的青稞粉和白砂糖在稍大的容器中混合搅拌,然后,将适量融化的酥油倒入盛放着主料的容器中,搅拌均匀,直到形成饼状,再将酥油均匀的涂抹在其表面,形成一层金黄色的外壳,并在上面以红枣、葡萄干等干果作为装饰,等到完全冷却后便可食用。
玉树藏茶
藏茶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
地锅焖烤技艺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