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娃娃,血管里流淌着父辈们执着坚韧的血液。他们又是新一代蓬勃向上的青年,性格里浸染着青春奋斗的底色。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们敢闯敢拼,与父辈们一起,共同守护这片生养他们的热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与拼搏,才让我们的乡村更有活力、更有希望。
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青藏高原飞出致富“百灵”》。
别人眼中的他,啥样?
基地厂长这样评价他:政策好、人好、头脑灵活,把我们当作自己父辈一样。
江苏对口扶贫专家金必忠说:“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订单模式,几乎每亩地能增加在纯收益在500元以上。是一个敢于拼搏,有闯劲的,头脑比较灵活的年轻人。”
家人表哥米存库称:“从小时候就有这部股劲。受益挺大的,跟他一块干的话,我也感觉挺好,挺踏实的。”
米存民:我是米存民,今年30岁。我是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自从创业之后,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帮助贫困户去卖产品。虽然扶贫的路很辛苦,但每次卖出去一单的时候,我们的笑容却是最真实的、最美丽的。
青海西宁大通县柳树庄,通向远山的一条小路两旁,间隔种着红柳、青稞和麦子,8月下旬,麦子已经成熟,青稞也低垂了。
米存民和哥哥米存库从县城赶来。兄弟俩的目的地,是离山脚不远的那300亩田地,整片整片被碧绿色的叶子覆盖着,美得像油画。
米存库把一整片叶子拨到一旁,另一只手将土壤掏出一个小坑,一颗暗紫色闪着金属光芒的根茎就在眼前了。
黑金刚土豆是米存民去年起带领贫困户试种的新品种,味道好、销路多、收入也自然翻着倍的涨。
米存民:黑金刚去年高峰一天1000多单,比原有土豆卖的附加值更高。原有一斤土豆可能卖了四毛钱,像黑金刚直接收购价格两块钱。农民收入是不是增加更多了?
大通这地方,是青海的土豆主产区之一,当地人叫它“洋芋”。人们常说“洋芋就蒜,肚子胀烂”,透着对土豆的喜爱和依赖。米存民从小也是吃这长大,深深烙印在童年记忆中的,是一天三顿饭,至少有两顿是土豆。他说,世世代代离不开土豆,还有更主要的原因,是穷。与土豆相伴的,是大山深处乡村生存的艰难。
图为土豆种植基地
米存民:家家户户都是用泥块做的墙、盖的房子,吊顶全是用报纸糊出来的,一到下雨就漏水,每年的话都要至少两次铺塑料。我们这边是脑山地区,意思就是偏远,山地多。土地不平坦,多半以山地为主,靠像土豆、菜籽这些农作物为主。
从创业初始受挫到帮助其他困难户
米存民的梦想一步一步实现
米存民从小的梦想,就是要摆脱贫困,成为一名光荣的警察。可当他警校毕业、分配到西宁市交警支队工作后,每每回到家乡,却发现曾经生他养他的土地还是那么贫瘠,乡亲们的生活也依然没有改变。2013年,他下定决心辞去“铁饭碗”,又一头扎回了农村,为的是实现更多人的梦想——让村里人能和他一样吃穿不愁。
米存民:从小警察对我是个梦想,实现了是不是还要去实现其他的梦想?外面世界再大,但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边,怎么样去改变他们贫困的面貌?
最初,他计划带乡亲们一起养鸡、种土豆,把关品质后,统一品牌,统一售出。可是这路并不好走,第一年,村里没人相信跟着23岁的他能赚钱,米存民就拿着自己的积蓄,再东挪西凑了20万,赊着账盖了鸡舍。
米存民:第一批小鸡仔将近有1万,当时有一部分还没付清钱,我是赊回来的。我一个人体量有限,问题是其他人都不相信的。鸡舍留了将近是8000,村里边谁相信,我先100、50撒点,你先试。第一年,好多技术也不太成熟,但是第一批鸡出来的时候,没亏本,反而效益见了一点点,这让我特别高兴。
有甜头就有了奔头。转年,米存民将鸡苗数量提高了一倍。他打算自己养的这批鸡快上市之前,再给村里的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出栏后直接收购,这样贫苦户有了收入,外卖的货源也有了保证。没成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让希望变成了泡沫。
米存民:到四个月,再养一两个月就可以出栏了可以卖钱了,禽流感基本上全军覆没。当时村里边还没有有挖掘机的人,我跑到上面有一个村,那是他们这个村买的第一台挖掘机,深埋,必须要无害化处理。
禽流感让米存民一下子损失了40万。路刚开始走,就要断了吗?就在他束手无策的时候,县农牧局伸出了援手。这回他又有了动力和干劲儿。
米存民:一个大学生创业这块也不容易,给了我16万的一个资金,雪中送炭。消毒、清理,前期的一些工作筹备好以后,我用这16万资金又去购置了一批鸡苗,遇到困难了你就把自己打趴下,绝对不行的。
新购置的鸡苗顺利上市了。这回大家都相信,跟着存民,真能过上好日子。养鸡的农户逐渐多了起来。
米存民在自己的展示厅
2015年,县里农牧局的人找到米存民,说村里有个贫困户,女主人王春花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十几年前丈夫去世,家里有瘫痪在床的八十多岁的公公,还有两个女儿上学,就连住的房子快塌了,也没钱修补。
米存民说,扶贫既要带动一片,更要不落下一人。他当场拍板,以公司名义,花了六七万块钱,给王春花家里建起了一个鸡舍,又免费给了她200羽鸡苗。让王春花度过了最难的日子。
王春花:那一批鸡五六千块钱,拿那一部分钱,第二年我就买了几个小牛犊子,棚里养了4个月、5个月,然后又卖出去,又赚了3000块钱。
米存民搭上互联网快车
成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在大通县,还有近千户贫困户领到了免费鸡苗、种上了新品种土豆。规模逐渐形成,新的问题又来了:渠道没打开,农产品出现了滞销。脑筋活络的米存民意识到,必须搭上互联网这趟车,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米存民:不光是鸡蛋,枸杞、藜麦特产类的,牦牛肉生鲜类的一些产品,这些都存在滞销的问题。我省外跑得也比较多,人家省外已经发展的就特别成熟了。我们县上来说的话我们是第一家,开始创建、做美工、(做)自己的网站。
产自青藏高原上的绿色食品,城里人都认。慢慢的,走出大通的农产品品类从个位数到近二百种;订单量从一单到每天六七百单;米存民的“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近千户贫困户致富:
图为米存民签下新订货单
米存民:整体形成一个网络体系。去年是带动贫困户给帮他们销售的,利润能达到160万。今年的话我们整个铺开了,再一个是脱贫攻坚年,整个的(带动)贫困户可能在400多万纯利润。
如今,大通县已整体脱贫。米存民又有了更大的梦想,要带着大伙过得更好。
米存民:看能不能把这个盘子就是说做大。去年我去苏州,人家的供货量太大了,牦牛肉一天上百吨,你能供应起吗?肯定不现实,所以说好多东西拿下来咱们就说拿下来的话,拿不下来我们就先发展,在体量、整个运营网络庞大起来以后,再去谈。
前些日子,米存民又去王春花家里看了看。米存民说,等新项目下来,还是继续免费给她一些鸡苗养着,生活不易,但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的。
米存民:今年有个项目从南京引进过来的,到时候直接以你这儿的最大体量,能养多少只,比如说能养100只、500只,饲料全部给你配好,到时候我直接就全部收购……
从大通县城去麻什藏村的路上,有一座小山,是米存民童年时候的“乐园”,也是曾经孕育梦想的地方。现在他也时常爱去看看。爬到山顶的山神庙,太阳强烈,水波温柔,家乡就这样展现在了眼前。他说,看到变化,也就看到了希望。
图为俯瞰麻什藏村
米存民:村庄是村庄,树是树,雾在上面,感觉特别漂亮,早上农村家里面炊烟袅袅的。创业之后是经常去,美景是一方面,当然另一方面给自己打气,原有的泥墙现在变成了砖墙;原有的一层的房子,现在弄成两层了;都富裕了才有钱、有能力去修建自己的家园。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写给20年后的自己》
存民,这时候可能是你最艰难的时候,不论再大的困难、更多的压力,你一定要挺住。你是个小人物,但做的事情却是大事情。回想对村里的父老乡亲,帮他们增收致富,你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请把握好你人生的转折点,坚信你的明天一定会是光明的、可爱的。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宋慧
来源:作者: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