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青海大部分古村落,面对隆务河东岸的吾屯上下庄,第一次感觉无从下笔,搜肠刮肚也无法用恰当的词汇描写出这两个村落所带来的震撼。
去往吾屯的路上,不自觉地又想到了《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孙悟空拿着芭蕉扇一阵猛扇,大地顿时陷入火海,连大山都被烧成了红色,或许当时有零星的火焰被扇到了同仁,把这里的山也烤成了赤红。同仁县的丹霞虽然名声不及坎布拉和贵德,却也有独特的味道,它们散落在清澈的隆务河畔,和河谷地上金黄的油菜花、丛丛叠叠的树木,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也就是在这画卷里,隐藏着让人叹为观止的热贡艺术的秘密。
唐卡是热贡文化的重要元素
吾屯藏语称“森格雄”,意为“狮子滩”。这里曾经是否是狮子的领地,现在已经不再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狮子已经是吾屯唐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吾屯一直被外界称为“唐卡村”,而唐卡就是热贡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唐卡这一太过璀璨的艺术光环下,吾屯寨堡这些土木架构的建筑,都开始显得黯然无色,这让人很快忘掉前来吾屯的目的,仿佛此行我们仅仅就是为了唐卡而来。
在吾屯,家家都有唐卡画师,这一点毫不夸张。在吾屯上庄的热贡画院里,著名唐卡画师娘本除了带我们参观年代久远的唐卡,还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创作团队——他们当中有些画师仅有十来岁。“他们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唐卡,这在吾屯很正常。”娘本说。
佛教绘画可追溯到释迦牟尼时代,五世达赖所著《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一书中记载,藏王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之后,忽然流起了鼻血,于是在文成公主带来的丝绸上面,信手涂出一幅白度母像,相传这就是第一幅唐卡。
唐卡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是藏文化的一朵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吾屯寺被誉为艺术人才的摇篮
热贡唐卡绘画笔法细致入微、画风华丽铺张,类似中国画里的工笔重彩,设色、用金等方面尤为高明。吾屯寺的唐卡闻名于世,有很多闻名的唐卡画家,如夏吾才让。20世纪40年代他曾随师协助张大千临摹过敦煌壁画,他所画《西方广目天王》,大到天王的身形、衣着,小到五官、法器,近到衣饰的纹样,远如云纹、火焰纹,左手中青蛇的斑纹,无不以流畅的线条加以细致入微的描绘,视之衣袂翻飞、风起云涌,天王正要起身降魔。
据说布达拉宫、大昭寺、塔尔寺等寺院需要唐卡时都会到吾屯寺定做。
吾屯寺分吾屯上寺和吾屯下寺,是两座格鲁派寺院,规模并不很大,但是建筑装饰极为华美庄重,寺院的经堂从门媚、墙裙、藻井到梁、枋、柱头,到处都有是卷草、旋花、云纹、水波等浮雕。龙凤鹤鹿、飞禽走兽穿插其中。佛像亦是格外气宇轩昂和金碧辉煌。法器文物、地毯织物,无一不极尽绚丽之美。
吾屯上寺始建于公元1385年,寺内珍藏释迦牟尼头发、法宗大师舍利以及各种塑像、唐卡等文物。吾屯上寺保存有已经绘制了二百余年的唐卡,至今依旧绚烂夺目。该寺被人们誉为“艺术人才”的摇篮,长期以来寺院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高手名家层出不穷。目前住寺僧人中就有画家22人,著名老画家、国家级艺术大师夏吾才让,就是该寺僧人出身的一代名师。
吾屯下寺约建于1645年,寺内有宗喀巴大师和弥勒佛塑像,释迦佛铜制像,存有《甘珠尔》等经卷。
藏传佛教寺院在举行“祈愿大法会”的宗教仪式中要跳“金刚驱魔神舞”,藏语称“羌姆”,蒙古语称“跳布扎”。在青海叫“跳欠”,在北京百姓称为“打鬼”。上、下吾屯寺的“跳欠”也很有特色,主要跳“六臂金刚舞”和“法王舞”。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华丽戏剧服装,手持如意法宝表演护法、赞神、斩魔等内容,节奏很快,动作幅度较大,具有较多的戏剧因素。
民居体现多民族文化内涵
除了唐卡,吾屯人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泥塑。俗称“彩塑”的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是一种雕塑工艺品。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早在2006年,泥塑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欣赏完吾屯唐卡艺术,才有时间去仔细审视隆务河东岸的这个古村落。隆务河流域历史上有蒙古族、土谷浑、藏族、汉族等民族多次来往迁徙,文化交流频繁,不仅多元文化在这里呈现,村落建筑形态也兼具汉、藏、土族各种特色。村内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藏汉特色风格为主题,没有统一规划,随意散布,基本以三合院为主体,院落组织灵活自由。民居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围墙为夯土墙,建筑形式朴实稳重,藏汉结合特色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材料由砖木结构代替了原有的土木结构,但原有的土、汉、藏民族文化特色还很浓厚,充分体现着土、汉、藏文化的内涵。
吾屯村内古寨堡则呈长方形状,南北长165米,东西宽115米,开东西两门,西门有敌楼,古寨堡内现有68户,整体保存良好。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