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观众在青海唐卡艺术技能大赛精品唐卡展上欣赏唐卡艺术作品。新华社发张龙摄
新华社西宁11月11日电(记者白玛央措)彩绘唐卡、掐丝唐卡、青稞唐卡……1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的第三届青海唐卡艺术技能大赛上,来自青海、四川、甘肃、西藏等地的各类精品唐卡进行了集中展示,七十多名年轻的唐卡画师力争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唐卡是在锦缎镶边的布轴上绘画或丝绣的卷轴画,内容多为宗教、藏族风土人情等,被称为藏族的“文化名片”。唐卡与堆绣、泥塑等以“热贡艺术”的名义,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赛选手宽太加来自有着“热贡艺术之乡”美誉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他所在的吾屯上村因“村村有画院、家家有画师”而远近闻名,从事热贡艺术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观众在欣赏唐卡艺术作品。新华社发张龙摄
今年30岁的宽太加从12岁起开始学画唐卡,这次比赛中他现场绘制了一幅“红财神”的唐卡底稿,此外还和其他选手一同参加了包括藏族历史、绘画工序及唐卡流派等内容的理论知识测验。“白描看着简单,但一般要一两年的学习时间,同时还要将上千种佛像、菩萨的身量比例熟稔于心。”宽太加说。
“一个合格的唐卡画师,无论是绘画理论还是实践操作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青海省唐卡艺术协会会长才让三智说。本届大赛为国家级二类竞赛,最终六名成绩优异的唐卡画师脱颖而出,并被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青海省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青海藏区旅游业的兴起与繁荣,唐卡作为一种艺术收藏品,逐步实现了市场化。
现在,内地来青海旅游的游客多了,购买唐卡的人也越来越多。来自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的索南卓玛说,她所创立的唐卡艺术品公司近年来开始加工销售唐卡文创产品,其中手机壳、车挂等很受市场欢迎。
观众在欣赏唐卡艺术作品。新华社发张龙摄
今年43岁的索南卓玛自幼放牧,29岁那年决心学一门手艺,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后终于掌握了掐丝唐卡的技艺。掐丝唐卡是用金属丝代替画笔勾勒作品的轮廓,因为融会了唐卡艺术和掐丝工艺画的特点而被称为“新兴唐卡”。
“技巧可以创新,但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工序和对唐卡的敬仰之心不能变。”索南卓玛告诉记者,掐丝唐卡中的画材同彩绘唐卡中的一致,使用的都是天然的矿植物颜料,历经岁月变迁,色泽仍然艳丽明亮。
“大赛中很多作品展现出了年轻画师们的探索和创新,唐卡背景中的山水花鸟有了不同的风格。”大赛评委、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教授夏吾才让说。
2001年,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成立,其前身为民族研究所唐卡专业本科班。“当初给学生上课时,没有专门的教材,第一项任务就是编写教材。”夏吾才让回忆说。此后夏吾才让参与编写的唐卡专业教材《唐卡线条学》和《藏传佛教唐卡艺术绘画指南》等成为了每一届唐卡班学生的必读课本。
“传统的技艺传授与大学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理论修养。”夏吾才让说,延续上千年的口传身教有自身的优势,民间画师自幼学习绘画,技艺更为精湛。而大学4年的学习时间里,学生不但要学习唐卡绘画技艺,还会接触现代美学、西方美学等,两种学法相辅相成才能让唐卡创作走得更久更远。
夏吾才让认为,唐卡技艺的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而不是脱离传统度量衡的创作。“我们要传承的不只是画法和技艺,而是一幅幅唐卡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岁月沉淀下的‘匠心’。”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