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朋友聊天,一位老弟兴奋地说,待疫情结束,一定要好好狂欢一下,话题自然转到中国有没有狂欢节,这时,我随口说道:社火。
没想到,旁边几位朋友一脸的蒙圈,社火什么东东?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桑巴舞校演员参加狂欢节游行
笔者曾到过南美洲,感受过南美人狂欢节的热烈氛围,让我说,如果一定要跟国外作个类比的话,社火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的狂欢庆典。
社火闹春年味浓
有好事的在手机搜索: 社火(Shehuo)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是西北地区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等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许是因为有在青海工作生活的经历,我对社火有了丁点了解,当然我讲的,也仅限于我在青海的所见所闻。
社火“种皇田”表演
社火:“社”字由“示”和“土”组成,意思就是祭祀土地。“火”先人们认为火有“灵”,将它视为神物加以崇拜。
每逢春节期间,青海各城市、乡村都会张灯结彩,西宁市的主要街道都会搭起形形色色的彩楼,年味十足,而青海社火则把每年的迎春活动推向高潮,规模之大、参与民众之多、内容之丰富、营造氛围之浓烈,如果你不在现场是很难体会的。
西宁城中区社火:2017年2月6日(正月初十)在城南会展中心广场展演,演员规模1100人
社火是青海农村春节期间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一村或几个村,会有一个民间组织,负责一年一度社火所有的制作和排练,事先编排好场面的变化。我曾问过西宁乐都一位负责村社火的会长,他说社火活动经费主要是各家各户的份子钱,给多给少,或给粮食或给现金没有定数。在农村要想组织起一支200多人的社火队,排练,制作各类道具,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社火中的螭鼓舞表演
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七之后(有的地方是从正月初二开始)。在村庙会上举行一个祈祷仪式。然后按照约定的时间表演,有专人负责联系通知。
报儿能说会道,遇上啥人说啥吉祥话,调动现场表演氛围。
报儿,背插五色令旗,是社火队的先行,骑马来回奔驰于各个会场之间。报儿每到一处便会用当地话吟唱定场诗,以表示社火就要到达此地,"报儿报得好,明年柴垛高"。
灯官: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前,致吉祥词,表演时,端坐香桌后面观看演出。
灯官也叫“大老爷”,也就是社火队伍里的总官。一般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担任,一身古代县官的模样,手执一把的芭蕉扇,一髯长须,旁有护卫,鸣锣开道。
胖婆娘,头上戴绿手帕,身着红衣服,身子前后都垫个枕头,大、胖、丑特征表示得淋漓尽致。
开场打道队伍中哑巴,戴了顶的破草帽,反穿皮袄,腰间系着铃铛,脸用锅灰,有人说是抹了鞋油,脸上抹鞋油,我起初是很不相信的,但在青海西宁城里新人婚礼上,新娘的公公婆婆脸上被抹鞋油,那是千真万确的; 还有卖膏药挑着担子,边走边嚷。
青海湟中县千户营的“高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树一帜,高抬中的佼佼者非它莫属。
场子一打开,表演也就开始,二十四个壮汉舞着青龙和黄龙盘旋腾飞。手持银剑的少年带领着狮子玩耍着绣球。船姑娘抬着纱船在音乐陪伴下翩翩起舞。花鼓、太平鼓响起来了,吹打锣鼓音乐伴奏,场面宏大,异常热闹,男男女女扭着秧歌出现在队伍中,俊男靓女参加的现代舞,也穿着民族服饰的藏舞。高跷表演、高台表演也是最常见的。
社火团进行舞龙表演
青海的社火是全国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大融合,看看社火的名目你就了解,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打花鼓、太平鼓、跳秧歌以及八大光棍、拉花姐、罗汉、旱船、竹马、牦牛、高台。打外场的报儿、哑巴、卖膏药、胖婆娘、傻公子等,还有包公、赵云、刘备、赵匡胤等历史人物形象,也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工农兵形象,每一位"身子"都尽情表演,现场笼罩在欢乐之中。听说具体的社火表演形式,青海各地方差异还是很大的。
晚上,一些地方还有“黑社火”。放烟火,人们舞船、滚灯笼。直到晚上二点钟,人们还兴致未尽。
在青海我还感受过“跳冒火”的习俗,正月十五的晚上,有许多家庭在自家门前的小路上堆放一些麦草堆,相近几家的麦草堆往往连成一溜,人们点燃草堆,然后人们按辈分和年龄的大小依次从火堆上跳过去,等大家都跳完就将火堆踩灭。这算是一个家庭的祭祀仪式,祈求全家生活幸福安康。
在会头的带领下,回到村庙敬神,祈祷每个人的功德,祈求神灵明察降福,然后卸妆,一年一度的社火结束。
青海社火活动持续到元宵节后的农历正月十七日左右。社火队回到村庙敬神,村里人准备馒头、蔬菜或火锅,在庙前广场,一起聚餐,报告收支情况,就此一年一度的社火圆满结束。
关于青海社火印象也只能说这些,估计有不少遗漏或错误,如果你发现了,及时指出更正。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