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作者: 时间:2022-09-10 13:45:59 浏览量:

之前从“某球研究所”出的书里买过一本《这里是中国》的科普书,初看时没发现有太大的问题,最近看了其网上疯传的“科普”小视频,才发现其中存在几大逻辑性问题不够严谨:一是“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过于神化,二是“青藏高原‘水塔’对长江黄河的决定性作用”过于夸大(特别是BiliBili视频中的制作人员回复言论),三是“中国从哪里来”的问题似乎答非所问抑或“风马牛不相及”(即便是言及从“地质学”的角度所作的回答)。本文将主要从青藏高原是否存在“抽风机”这一单方面问题进行论述。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笔者所购买的《这里是中国》书样

地理理论模型与地理现象的实际偏差,典型的如:处在北半球西风带上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下的温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从北向南流的河流不存在冰期也无有凌汛;但事实上是处在这一地区的伏尔加河下游却每年有3~4个月的冰冻期,历史案例就有土尔扈特部东归时伏尔加河结冰期延迟,为等待河西部族结冰后渡河一起东归而错过了最佳的返国时间,导致东归路上受到重重的围追堵截、河西部族被迫臣服沙俄统治。另一个案例就是处在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贵州高原上,不少黔北地区冬季照样存在结冰(包括少许外流河支流冰冻),这也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冰期”的理论也有所出入。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2:“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

“ 青藏高原抽风机 ” 理论的前提就是 ——“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层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

但就如历史事件上没有“如果”和“假设”,地理知识(常识)也不存在“如果”和“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诸如地形地貌本身的复杂性、海陆分布热力性质的差异性、空气密度大小的差异性和对流层自身气流运动的多向性等,那种纯理论化的“青藏高原抽风机”假设,前提就站不住脚,其构建的“理论模型”、推导出的“结论”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凡是没有绝对,当然也包括所谓的“理论模型”,凡是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非片面地、单一地、孤立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3:“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模型及其所依赖的纯理想化“行星风系”依据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4:青藏高原“决定”“烟雨江南”的视频截图

从北非、西亚到南亚次大陆的西北地区,的确分布着广袤的沙漠、戈壁,其成因也确实有受离岸的东北信风作用下的下沉冷气流的影响,但“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却忽略了北大西洋东海岸受加纳利寒流的控制,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周边冷气流的下沉和同纬度冷西风的东进延伸;再加之海陆分布的不均,亚非大陆北纬30°一带陆地几乎连成一片,这区域南北两面少有大洋温湿气流的滋润,干旱少雨而形成沙漠、戈壁也自有海陆分布不均的另一加持作用。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5:青藏高原“决定”中国南方“摆脱干旱”的视频截图

中国北纬30°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之所以形成江南“鱼米之乡”,夏季之所以能够“烟雨江南”,那主要是受西太平洋东南季风(台风)强降雨天气影响,以及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带动海水同向运动、受大洋西海岸阻挡转向北流带来的温暖洋流滋润的双重作用之功劳。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6:世界洋流分布图

之所以有东南季风,这是中国大陆和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比热差异导致的必然结果。东南季风西向延伸进大陆的范围能有多广,并非是“青藏高原抽风机”的抽吸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太平洋上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与中国东南大陆上相对的低气压之间势能强弱的两相对比,陆上弱则东南季风(台风)强进,陆上强则东南季风(台风)弱进。从中国东南每年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并不恒定来看,这便是“青藏高原抽风机源源不断抽吸周边气流”的最好反证。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7:太阳辐射强度分布图(视频截图)

图注:视频中错将太阳辐射分布的强度与地表气温混同当成气流上升的成因。

而《中国从哪里来?》视频中及不少围观网民相信太阳辐射就等同于“地面气温”,以“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较大,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吸引周边地区的气流源源不断地上升”,这是一明显的常识错误。

从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的《中国地图集》和《世界地图集》来看,其中不难看出中国的年平均气温、1月份、4月份、7月份、10月份的平均气温中,青藏高原整体都是气温偏低,其地面以“冷源”的形式存在,各图如下: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8:中国全年平均气温图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9:中国1月份、4月份、7月份、10月份平均气温图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0:中国全年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图

从图8、图9不难看出,青藏高原区因其海拔高度较高的原因,其气温明显低于中国同纬度地区,尤其在夏季的7月份最为突出。大家都知道,地面气温的高低也就意味着近地面空气受热的上升气流幅度具有强弱差异,由此也不难看出青藏高原的“热气流上升”并不明显。

然而从图10上中国全年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图来看,青藏高原的全年太阳辐射能量远远高于全国大多数地区,这与全年气温的分布极具反差性。究其原因,是因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太阳辐射路径最短,太阳辐射受削弱程度较低;空气稀薄、少有阴雨连绵天气、全年能见度极高,地面易于直接捕获太阳辐射。正因如此,不少理论专家、学者们热忱地将太阳能辐射与青藏高原近地面的“热源(气温)”等同起来,却忽视了当地客观存在的气温。要知道,太阳辐射能与地表气温在青藏高原上并不像沙漠地区那样存在正相关模式,反而是太阳辐射能全国最大,全年气温除西北、东北外是最冷的高寒地区。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1:世界1月平均气温图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2:世界7月平均气温图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3:世界7月海平面气温分布图

从图11—图13这3张世界1月、7月气温分布图来看,青藏高原因气温偏低都属于冷源

而非“热源”。图13中青藏高原外围7月份气温32,按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6—6.5来 算 , 青 藏 高 原 平 均 海 拔 4000 米 以 上 , 即气温 在 6—8左右,这与图9里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大部分在6—8之间吻合——其东南部因印度洋西南季风推送的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谷地深入而气温略高,这也说明了青藏高原地形、气候(气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4:世界7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从图14世界7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来看,亚洲低压中心点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靠近阿拉 伯海附近——而非在图中标示的青藏高原区腹地,是以“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所言说的“青藏高原是低压中心”不并成立。而青藏高原近地面气压1003hPa(百帕)相对于“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小于997hPa(百帕)而言属于“高压”区,在理论气流运动上是青藏高原的冷气流流向“印度低压”中心,而非在青藏高原内部“受地面‘热源’而膨胀上升”。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5: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环流形势示意图

虽然如上示意图也带有模拟性质,但比起“青藏高原抽风机”的纯理论模型来,其更形象地反映了气流运动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也更接近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环流形势。

青藏高原周边气流运动极具复杂性,青藏高原内部因地形环境的错综复杂(比如冰川、湖泊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局部气流也自是千差万别的,纵然有近地面部分地表“热源”的热辐射增温,其微弱的“上升气流”相对于整体而言冷高压的下沉气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若近地面的“热源”真能如“抽风机”理论模型“上升气流”那般的强盛,那整个青藏高原的夏季几乎可以与江南的气温相媲美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青藏高原的冰川几千万年来依旧存在,青藏高原也没因为“抽风机”理论的泛滥而变成“鱼米之乡”。

青藏高原气流运动的复杂性,套用社会族群的模式来看,就犹如在大的民族族群内部,还有部落族群、姓氏族群,乃至家庭单位族群和单个体的族员,而“姓氏族群”又往往交叉于不同的民族族群、部落族群之间;用哲学矛盾的观点来看,“时时有矛盾(气流运动),事事有矛盾(气流运动),处处有矛盾(气流运动)”,而单一的“行星风系(气流运动)”不存在、单纯的“青藏高原抽风机(模型)”也不存在。

由此可见,江南水乡的形成与“青藏高原抽风机”的作用并不大,主要得力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影响,以及洋流活动中暖流经过而增加的暖湿度。套用网络话语,即“青藏高原在与不在,江南水乡就在那里;青藏高原‘抽不抽风’,东南季风照样存在”。

题外话:

《中国从哪里来?》作为科普性的宣传片,严谨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视频中不严谨的地方有如以下几处: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6:上升气流生成

图注:北半球低压气流的空气由四周流向中心,在地转偏向力向右作用下呈逆时针方向不断抬升形成上升气流,而视频中气流的形成呈顺时针方向(即气旋的反方向)。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7:季风流动方向

图注:北半球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向右转的影响,东南季风应该偏向“东北”而非“西北。”

青藏高原“抽风机理论”真的存在吗?

图18:青藏高原经纬度范围说明

图注:青藏高原经度在73°29′56″E—104°40′20″E,而视频“说明”中的“04°40′20″E”显然是标注失误。

从以上种种不难看出,小视频《中国从哪里来?》明显带有“纯理论化”、片面化的以偏概全,难免不会对一般的地理爱好者、地理求知者们造成片面性的误导作用。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