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武威市天祝县文旅局推出省级非遗精品:天祝土族婚俗。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土族婚俗涵盖了土族文化中礼仪、宗教、服饰、饮食、歌舞等多方面,土族民族文化在天祝县民俗风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
土族分布在甘青两省大通河流域,人口约20万,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是主要聚居区之一,约有1.2万人。主要分布在天祝县石门镇、天堂乡等地。据说土族的族源可追溯到西晋时期的吐谷浑王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土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许多文化都是以口头传承和各种礼仪形式传承而来。土族婚俗综合了土族的多种文化元素,可以说是土族文化的总合。目前土族婚礼较好地保留了清代土族婚礼的原貌。
土族婚俗有提亲、定亲、迎亲、招待嘉宾、送客等环节,至今保留着请媒人“瓦日哇”,才能向女家求婚。娶亲时迎接“那什锦”、改变发式、上马启程、拜天地神佛及谢媒人、招待“红仁切”(送亲队伍)、说彩礼等。谢媒人时,一边说感谢的话,一边给媒人的脸上抹酥油,嘴里喂炒面、灌酒等。这当中,人们可见到敬酒,载歌载舞,以唱赞歌赞颂对方,也可以唱问答歌刁难对方,也可跳起安召舞等场面。土族婚礼热情欢乐、气氛热烈,它既是当地民族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保存了土族传统文化的风格,反映了土族亦耕亦牧的生产形态和历史发展变化。土族婚礼善长以载歌载舞、诙谐幽默的形式表现,从中体现了土族人民在长期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形成的勇敢、坚毅而又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土族婚礼,从中可以领略土族的民俗文化、民族歌舞、酒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等民族特色。
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土族婚俗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传统又明亮,妩媚又个性,吸引着人们去观赏去探索。尤其是花儿演唱、欢快的安召舞蹈以及民俗风情民歌,正是土族人民喜怒哀乐的直接反映。这种充满浓郁生活情趣的民族婚俗,往往让人印象深刻,欢乐同享。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当地民俗专家和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天祝土族婚俗已成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