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其位于中国西北内陆,东部、北部与甘肃相接,南部、西南与西藏毗邻,西北与新疆相连,东南与四川接壤。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先民就已在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一带活动生息,秦汉时期青海地区的羌人部落多达150多个,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汉武帝元鼎六年,汉军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护羌校尉”,开始经略湟中,筑西平亭(今西宁),自此汉王朝开始了对青海东部的控制。汉宣帝时期,大将军赵充国平定先零羌,先后设置7县,青海东部正式纳入中原王朝郡县体制。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位于青海西南边缘的同德县,这里发现新石器遗址,出土文物2.5万余件,刷新了人们对考古的认知。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甘肃省同德县团结村村民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意外挖出了大量人、动物的尸骨和一些陶片,当时村民们立即上报了当地有关部门,但却没有引起重视。此后,村民们将尸骨和彩陶碎片大量遗弃于田间和河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甘肃省文物考古所来到团结村,决定对该村兔儿滩周围的墓葬进行试发掘。考古队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圆形的土窑,里面出土6件未出窑的陶罐和木炭,同时还清理出两座墓葬。考古队员表示兔儿滩遗址共计发掘出土文物25件,包括14个陶罐、8个陶壶和3个陶碗。出土文物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泥质红陶器,共4件,陶质细腻,呈砖红色;一类为夹砂粗红陶系,共21件,陶质坚硬火候高,胎壁薄,其中5件带有黑彩。虽然它们的胎质不同,形状各异,但造型均匀对称,饰纹和谐统一,属半山型早期。
后来,兔儿滩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到上世纪90年代,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对兔儿滩进行再次发掘,当地村民称此地为“宗日”,则将兔儿滩遗址更名为宗日遗址。宗日遗址由兔儿滩东、中、西3座遗址和林场古文化遗址组成。这次发掘的范围包括团结村、班多村和卡力岗村等地区,考古队员们首先对团结村方向进行发掘。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共计清理出土墓葬80座,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2500多件。在对生活区进行发掘时,考古队员有了重要的发现,出土石器、骨器在内大量文物。第二年,考古队又对卡力岗村空地进行发掘,出土了“国宝之冠”舞蹈纹盆和双人抬纹盆。根据考古专家统计,宗日遗址共计发掘墓葬341座,探方31个,灰坑18座,祭祀坑18个,出土文物23000余件。
在发掘的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石头圈,这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注意,在清理石头圈时发现周围有草木灰痕迹,而且石头还有被烧的痕迹。考古专家推测这很可能是古人临时搭建的灶址,因此这个地方可能是古人的居住生活区,而继续发掘又发现了土块建造的灶址,在灶址的边缘同样摆放一圈石头。后来大量地发现这种灶址,证明这的确是灶址,石头是用来当支架使用的。此后,考古队员在遗址中出土一套餐具,其中的骨叉更是精致罕见,骨叉通长25.7厘米,由柄部和叉头两部分组成,这是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第一次发现骨叉。遗址中不仅出土了骨叉,还出土了骨刀和骨勺,要知道刀、叉、勺是西式餐具,为何会出现在5000年前的黄河上游?要知道西方使用餐叉的历史也不过1000年,而早在5000年前的青藏高原就已经出现了。
考古专家表示宗日遗址中墓葬最大的是五号墓,其墓室长约3.87米,宽约2.5米,深约2米,在墓室的南侧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人骨。人骨头朝向西北,左臂上举,为俯身直肢葬,陪葬品的数量十分丰富,人骨颈部有成串的绿松石饰品,墓室中还出土17件陶器。经过实验室检测鉴定,五号墓墓主人是一位年龄大致在25至30岁的女性,根据墓葬的规模专家推测墓主在当时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另外宗日遗址发掘的墓葬中,还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遗址中大量尸骨都是随意摆放,而且残缺不全,甚至有被火烧的痕迹。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青海文物研究所联合河北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对宗日遗址展开综合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近800平方米,清理墓葬、灰坑、灰沟和房址等百余个遗迹,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和饰品等2500余件。
青海宗日遗址历经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唐宋三大发展时期,刷新了我们对传统考古的认知。考古专家表示宗日遗址属于马家窑文化,是该文化在青海境内黄河上游分布得最远点,宗日文化对研究高原早期民族和藏族、羌族的起源历史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交流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宗日遗址的发现,遗址东西分布总长达5公里以上,是目前黄河上游发现的时代较早、面积最大、内涵极为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同时也证明高原腹地在远古时期并非蛮荒之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